魔兽、指环王和冰与火之歌,这些不相干的故事,竟有同一个世界观

 

请点击蓝字,关注并标星我们


从《指环王》中的中土世界到暴雪公司创造的魔兽世界,几乎在所有的奇幻世界当中,正邪大战、光明与黑暗的斗争都是永恒的主题。虽然这些故事都是现代作家的创作,但是其核心世界观却来自于一个古老的宗教思潮。 


一、光明与黑暗


在很久很久以前,我们的宇宙还没有诞生,世界万物都不存在,有的只是光明与黑暗这两种力量。然而突然有一天,光明和黑暗发生了碰撞,这种冲突产生了巨大的能量,宇宙因而产生。但是光明与黑暗的斗争并没有结束,作为这场战斗的副产品,在世界上产生了生命。于是光明与黑暗力量依托于世间的生命继续展开了战争,战斗从宏大的宇宙转移到了人间,世界的全部历史也就是光明与黑暗的斗争史。


这样的故事听起来是不是非常的耳熟?仔细想想看,我们熟知的很多故事都以光明与黑暗的永恒斗争作为背景,而这个故事本身往往就是这场永恒大战的戏剧当中的一个场景。在《指环王》系列当中,创造世界的众神与黑暗的恶魔之间存在着永续的战争,而阿拉贡和弗罗多等人对抗黑暗魔君索隆的故事虽然是《指环王》三部曲的主线故事,却不过是整个黑暗光明大战当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指环王


在《星球大战》系列当中,宇宙当中存在着原力这种能量。原力有光明面和黑暗面,它们分别是以天行者卢克为代表的绝地武士和以西斯大帝为代表的西斯武士。整个星球大战的故事不过是原力的两个位面谋求平衡过程当中的一次跷跷板游戏而已。

魔兽世界的故事则是建立在光明泰坦萨格拉斯堕落为黑暗泰坦的基础之上的。在魔兽的宇宙当中同样存在着有序的世界和扭曲时空之间的对立。导致萨格拉斯堕落的恶魔就来自于扭曲时空,它使得萨格拉斯最终成为黑暗势力的领袖。兽人与人类的战争和天灾军团的降临也不过是萨格拉斯为了毁灭有序的宇宙而发起的无数战争中的几起而已。


萨格拉斯


风靡全球的《冰与火之歌》,其黑暗与光明斗争的背景似乎并不清楚,因为乔治·马丁并没有为冰与火的世界塑造一个神话世界观,而是立足于中世纪的政治特点塑造冰火的历史。但是死者与生者之间的对立似乎也是光明与黑暗的永恒斗争的一个翻版。以一种长时段的眼光来看维斯特洛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七大王国的历史、坦格利安的征服以及《冰与火之歌》涉及的主要历史事件,在死者与生者的永恒战争当中,也只不过是一小段插曲而已。


《权力的游戏》中的夜王


其实,这样的奇幻作品我们还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例如,《龙枪编年史》中存在着正义与邪恶的永恒较量,《地下城与勇士》当中则是天族与魔族的战争,《时光之轮》当中则存在着创造至上之力的真源与黑暗之君之间的较量。似乎所有这些奇幻作品在构建一种神话世界观的时候都免不了要如此设定。人们在思考这种设定的时候所能够想到的第一个类似的神话体系似乎是北欧神话。在北欧神话当中,阿瑟嘉德神族维持着人类世界,而霜巨人和炎巨人所在的世界永远在威胁着人类世界。


北欧神话也是影视改编的热门素材


不错,很多奇幻作品当中的设定,诸如矮人、精灵、地精和巨龙等都和北欧神话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我们仔细想想就会发现,北欧神话当中的阿瑟嘉德神族也好,霜巨人和炎巨人也好,乃至后来背叛众神的洛基所率领的众恶魔也好,都很难说谁代表着绝对的正义或是绝对的邪恶,光明与黑暗,秩序与混乱这样的词汇用在北欧神话当中斗争的双方都不成立,这些势力不过是各为其主各自为战罢了。很多奇幻作品不过是借用了北欧神话当中的种族和魔法,这种正邪截然对立的世界观其实是另有出处的,那就是曾经在欧亚大陆上风行一时的诺斯替主义。


二、诺斯替主义:二元对立的世界观


诺斯替主义(Gnosticism)之所以被称之为一种主义而不是一种宗教,是因为它其实是一种思潮,并且最后衍生出了很多的分支。这种思潮的核心观点其实还并不是光明与黑暗的对立,而是肉体与灵魂的对立。在诺斯替主义的体系当中,灵魂的得救是最重要的事,我们的灵魂所属的世界才是真实存在的世界,而肉体和物质世界不过是束缚我们囚笼。诺斯替主义者将这一信念认为是最重要的知识和智慧,因此他们也被称之为“灵知派”。《新世纪福音战士》当中的核心设定就是“人类补完计划”。这个计划的理论基础就是人的肉体是束缚,是使得人和人之间产生隔阂的囚笼,该计划的最终目标是要依靠第三次冲击来实现所有生命重归于一,可以看出这一设定有着非常明显的诺斯替主义的色彩。


《EVA》中的卡巴拉之树来自于一个诺斯替主义的犹太教派


既然灵魂的世界才是真实且有意义的,肉体不过是束缚灵魂的囚笼,那么创造灵魂和肉体的一定不是同一个神。因此从诺斯替主义的“灵魂——肉体”的二元对立理论中,就能推出宇宙中存在着善和恶的对立,以及最终推论出善神与恶神之间的对立,即灵魂来自于善神而肉体来自于恶神。基督教早期的很多信徒都受到了诺斯替主义的影响,他们认为肉体是邪恶的和应该被摒弃的,这也就是中世纪基督教禁欲主义的来源。但是这种极端摒弃肉体的主张和基督教的原理根本就是矛盾的——基督教认为上帝创造了一切,肉体和物质也是上帝创造的,不能轻易否定。因此在基督教那里,诺斯替主义最终成为一股暗流而非主流。


早期基督徒禁欲苦修的阿索斯山


诺斯替主义的众多思潮当中成气候的就是祆教和摩尼教。祆教就是由伊朗的琐罗亚斯德教发展而来的,又称拜火教。拜火教认为,世界上有两个神,光明之神阿胡儿马自达和黑暗之神阿赫里曼。善恶二神为了争夺宇宙进行着永恒的战斗,这是典型的诺斯替思想。拜火教的历史要早于诺斯替思潮,然而早期的拜火教极有可能是没有这种二元对立的教义的,拜火教的这种光明与黑暗的对立可能是受到诺斯替主义影响的结果。可以确定无疑的是受诺斯替主义影响而产生的宗教是摩尼教,也就是中国人熟知的明教。明教认为人的灵魂来自于光明之神,肉体是光明之神打败了恶魔之后用恶魔的血肉创造出来的,人要向往光明就要摒弃肉体的欲望。《倚天屠龙记》当中这样描述明教的信条:


熊熊圣火,焚我残躯。生亦何哀,死亦何苦?为善除恶,惟光明故。喜乐悲愁,皆归尘土。怜我世人,忧患实多!怜我世人,忧患实多!


摒弃肉体,信奉光明,这是典型的诺斯替主义。张无忌的信仰可以很好的解释他圣人性格的来源。摩尼教(明教)是最后一个受诺斯替主义影响而产生的宗教,其最终灭亡之后,诺斯替主义在古代世界也就几乎消失了。


张无忌的信仰可以解释他为何能做到四女同舟而坐怀不乱


三、永恒的战争


看到这里读者一定要问了,为何这么多的奇幻作品,甚至游戏和动漫都要使用诺斯替主义的世界观?当然,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的神话体系,但是诺斯替主义在设定上有着一个突出的特点:善神与恶神,光明与黑暗进行着永恒的战斗。


在基督教等一神论的宗教体系当中,上帝也好,真主也好,都是惟一至高的存在。在这样的神话体系当中,邪恶永远是注定要失败的。中世纪有一部非常著名的骑士史诗叫做《疯狂的奥兰多》,按照这部书的说法,受到上帝祝福的奥兰多一个人就能打败全部伊斯兰教的军队。这样的故事当然也可以有戏剧冲突,比如奥兰多突然疯狂了丧失了信念于是敌人就得势了,但是只要他坚持自己的信念就立马能够靠一个人来扭转全局。这样的主人公往往是人见人爱,但这种故事读起来很像龙傲天爽文,看多了就会感到乏味。


然而在一个诺斯替主义的神话体系当中就不一样了,由于世界上存在着善神和恶神,那么即便代表正义的一方能够暂时获得胜利,但邪恶的力量仍会源源不断的涌现出来。并且在诺斯替主义的世界观当中,整个物质世界都是由黑暗的力量构成的,那么黑暗和邪恶的一方往往拥有着比光明和正义的一方更为强大的物质力量,而正义的一方想要获得胜利只能依靠正直的品质和纯洁的灵魂来对抗邪恶。这也就意味着正义的一方在最开始几乎都是处于劣势的,甚至常常是失败的。


圣盔谷之战


同时,在这样一种设定下,最终战斗的结局并不是注定的。在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理论当中恶魔是不可能胜利的,但是在魔兽世界、冰与火的世界以及其他的奇幻世界当中,萨格拉斯、黑暗魔君索隆或是荒野之地的夜王,他们随时都有可能消灭光明和秩序的世界,让黑暗永远笼罩大地。


更为重要的是,在诺斯替主义的世界当中,黑暗并不是光明的陪衬,黑暗和邪恶是宇宙秩序当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这也就意味着,黑暗与光明的战争永远也不会结束,而人间不过是见证这两股力量永无止境的战争的永恒战场。即便萨格拉斯被消灭了,魔兽世界当中的扭曲时空还是会存在,还是会不断地产生与秩序世界对抗的恶魔。而在《星球大战》当中,其设定干脆就是原力的黑暗面和光明面之间存在着一种平衡,那么当代表光明的绝地武士们日益发展壮大的时候就必定会有代表原力黑暗面的西斯武士来反抗他们,从而使得宇宙的秩序达到和谐。


《星球大战》中的西斯大帝


战争永远不会结束,每一个故事都是永无止境的正邪大战当中的一个插曲,而故事也因此可以永远的讲下去。


四、光明与黑暗的共生体


任何精彩的故事都少不了人的参与,而在古代的神话体系当中,诺斯替主义所定义的人是最复杂的。我们知道依据诺斯替主义的主张,灵魂和精神的世界才是值得追求的,而肉体和物质的世界是肮脏和邪恶的。但是一个人恰恰是由灵魂和肉体所共同组成的,这也就成为人的独特之处——从灵魂上人拥有与神一样的性质,但是人的肉体却是由黑暗物质造成的,所以光明与黑暗的永恒斗争的一个最重要的战场就是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我们时刻都要和自己的恶念进行斗争,而斗争的结果却并不总是胜利的。因此,相比较于任何一种古代的宗教和神话,诺斯替主义对人的看法和我们今天的人对人的看法最为接近——今天的人们绝不会推崇任何一种简单的“性善论”和“性恶论”,而是会承认人性的复杂,我们在追求善的同时也不会去刻意否定和掩饰恶的存在。


甚至,在这些有着诺斯替主义色彩的奇幻故事当中,我们常常能看到每一个人在善与恶的斗争当中的苦苦挣扎。如果没有弗罗多在魔戒的诱惑之下几乎被腐蚀的故事,那么《指环王》不过就是一个邪恶必败的老套故事而已;《星球大战》当中人气最高的一直都是黑武士达斯·维达,他虽然黑化成了邪恶的西斯武士并且几乎导致了绝地武士集团的覆灭,但是在他身上正邪之间的交锋一直没有停息,最终他放弃了西斯武士的身份并且杀死了西斯大帝,从而完成了对自己灵魂的救赎。


黑武士达斯·维达


在展现人的灵魂的自我冲突和撕裂的程度上最为空前绝后的一部作品恐怕非《新世纪福音战士》莫属。这部作品当中的每一个主角——碇真嗣、凌波丽和明日香等人,其灵魂都在极度的痛苦和扭曲当中。这样的状态正揭示出了“人类补完计划”的核心——每个单独的人的灵魂都是孤独和痛苦的,因此需要共同回归到生命的起点以实现生命的完满,也就是所谓的“补完”。


新世纪福音战士


人们都知道《新世纪福音战士》吸收了很多宗教的因素,但是却很难说出个所以然,这是因为其核心并不是基督教的灵魂观,而是诺斯替主义的灵魂观。在基督教的灵魂观当中,灵魂的罪恶是不能被容忍的,上帝就代表着光明,罪恶意味着对魔鬼的妥协;然而在诺斯替主义的灵魂观当中,虽然要求信徒摒弃肉体和物质,但是由于肉体和物质是人不可分割的部分,所以人在事实上是不可能远离罪恶的,于是在诺斯替主义那里反而对人的罪恶有着更大的宽容。这种宽容让我们能够理解碇真嗣有时候难以克服的内心冲突——他常常因为无法压抑内心的欲念而痛苦,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熟悉而又真实的人物。


文史君说


很难说乔治·马丁、托尔金和暴雪公司在创作他们的作品之前是否参考过诺斯替主义,然而很多影响可能是在潜移默化之下产生的。系统的诺斯替宗教在中世纪就已经消亡,而诺斯替主义的思潮却显然有着更强大的生命力。不过更有可能的是,当我们需要创造一个奇幻世界的时候,我们需要更具悬念的戏剧冲突,复杂多变的人物,以及一场从宇宙蔓延到人世间的正邪大战,而这些正是诺斯替主义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马小鹤:《光明的使者——摩尼与摩尼教》,兰州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2、张新樟:《“诺斯”与拯救》,三联书店2005年版。


3、约纳斯:《诺斯替宗教》,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


4、金庸:《倚天屠龙记》,三联书店1999年版。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

为方便读者粉丝们交流,我们建立了【微信粉丝群】,大家可以添加【sdsdfzh】为微信好友,申请加群。这里有更多的青年学者和历史爱好者,大家可以畅聊感兴趣的历史话题。

同时,我们也有qq资料群,群号:856649920,群内有大量文史类电子资源分享。

本号作者以文史类博士和青年学者为主。我们的宗旨是: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让有趣的内容有深度。欢迎长按二维码关注。

同时我们也略备薄酬,欢迎广大文史爱好者惠赐稿件,具体投稿要求可在公号首页点击“联系我们”查看。

投稿邮箱:haoranwenshi@163.com。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有趣内容

喜欢我们,就点个在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