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 伦敦留学生最后悔的7件事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懒人游记


昨天和一个在伦敦创业的中国妹子,用微信语音聊得很开心。


社交媒体虽然让我们的时间越来越碎片化,却也有一个好处:连接起了相似的人们



聊起强度极大的腐国一年制的硕士学习,聊起写Essay那种「脱层皮」的压力,聊起我们都如此专注于读书而无暇感受伦敦……


忽然有一种奇妙的感觉:就像《时空恋旅人》那部电影描述的一样,虽然回到了上海,我却能够一秒钟就返回伦敦那种氛围里。


- 1 -


在英国,能带来幸福感的,是一些简单纯粹的快乐。

这点,跟上海很不一样。


大家都觉得留英生涯影响了自己很多。妹子说她到了腐国之后,变得没那么急躁了,更能沉得下来,连说话语速都比以前慢了。


而我呢?我语速还是像「打机关枪」那么快,但是到了伦敦一段时间后,仅存的一点焦虑感也消失了。


■ 伦敦真是个很治愈的城市,尤其专治焦虑症。


伦敦让我惊讶的一点是,人们从事Part-time工作的比例非常高。


很多伦敦人不喜欢做固定的、长期的工作,仿佛那会抑制自己的天性。他们更崇尚兼职的工作,更喜欢自由的时间和安排。


而像上海这样的地方,我们的价值观倡导的是:找一个给得起高薪的职业,打一份朝九晚五的工。然后尽快有自己的积蓄,买车买房,结婚生子。


如此,方可算是达到及格线的人生。


- 2 -


「996」模式大概会吓坏所有的欧洲人。


一周工作70小时?!在伦敦人看来,绝对是匪夷所思的事情。他们一周工作40小时都嫌累。


这样的工作模式,赚钱多吗?答案是:当然不多。


而问题就在这里。钱多与否,是判断一个人生活质量、社会地位乃至幸福感的主要标准吗?


我们系的教授Michael,骑一辆半新不旧的自行车上班,午餐吃自己带的色拉,车上绑一个大大的蓝色环保袋——其实一般的英国人都是这样朴素低调


他是个很接地气的学者,曾经在东欧呆了好几年研究吉普赛民族,一手创办了我们这个专业和一个纪录片电影节。


■ 有一次在校园里偷拍的


我曾经八卦过他的简历。他最早居然是我的同行——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几家报纸工作。接着去剑桥做初级研究员,并在剑桥兼职教了一段时间的书。


又到巴黎大学和LSE读书,在LSE拿了博士学位。然而并没进入教育界,而是去BBC和iTV各工作了一段时间,折腾了将近20年,才到UCL,从临时讲师「Temporary Lecturer」开始做起。


其中一以贯之的,是他对社会人类学研究的热情,和对媒体工作、尤其是影像领域的兴趣。


我不知道教授身家几何、富有与否,不知道他是租的还是买的房子——其实这都不重要,我只是挺喜欢这样随性的人生。


■ 今年夏天欧洲热浪滚滚,腐国男男女女们就这样扎堆坐在河边享受阳光


当然追求高薪并没有什么错,持续稳定也并不一定意味着无趣,但当这些成为唯一的标准时,就难免有点乏味。


- 3 -


赚钱不多而依然能过不乏味的人生,也是需要一定硬件条件的——伦敦就满足这样的条件。


坐地铁到南肯辛顿站,这里接连有三大博物馆,从V&A,到自然历史博物馆,再到科学博物馆,全部都是免费的,三天也逛不完


离UCL步行距离的大英博物馆,或者再走远一些到特拉法加广场的国家美术馆,也都不用买门票。


5磅可以买一张莎士比亚环球剧场的《哈姆雷特》站票,15磅可以在国家大戏院看一场《麦克白》,20磅能站在和本·威士肖直线距离只有15公分的舞台旁边看他出演《尤利乌斯 · 凯撒》……



上海的文化资源算得丰富了,从博物馆到美术馆到音乐厅再到剧院……但是,跟伦敦的世界顶级水准相比,还是差一小截儿。


且不说West End的戏剧品类之多、水准之高是上海无法企及的,就说博物馆吧,上博是免费开放没错,可哪次进馆不要排长队?


而每次我闲逛走进根本无需人挤人的泰特美术馆,或者国家美术馆,随便一个展厅里面就是梵高、塞尚、雷诺阿,不免感慨:名作多、人口少,伦敦的人均文化资源真丰厚啊!


有时候,人生有意思的时刻,也不过如此吧。


- 4 -


在伦敦的妹子昨天聊起说,打算45岁后继续读书,想学欧洲艺术史——事实上,周围有好几个留美、留英的朋友都对艺术产生了兴趣,包括我自己。


伦敦让人想要去修艺术史,而魔都让人想去追寻年薪百万的工作——这大概就是两座城市的根本不同。


然而,我觉得我没有Make the most of London.


我很少后悔什么事,因为执念很少。


但现在,我真后悔没有多去几次国家美术馆;

后悔没有在世界杯的夏天,多去本地Pub喝几杯;

后悔没有在甜茶还不是大红大紫的时候,去伦敦电影节守他的签名;

后悔没有更多地打卡伦敦那些小而美的书店和咖啡馆;

后悔没有去剑桥瞻仰霍金的葬礼;

后悔没有去温莎当皇室婚礼的吃瓜群众;

后悔没有去伦敦市中心看英国皇家空军成立100周年的飞行表演;

…………

后悔的事情真的太多太多了。



然而,这些还不是最重要的

最后悔的,其实是没能留在伦敦

所以!主页君为了助力英国留学生顺利留英

给大家带来更新、更精准的求职信息

建立了伦敦地区专属求职群

↓↓↓


免费入群方式

扫码回复暗号【伦敦+你的学校

立即了解入群方式

本次第一批社群限量500人

限时!48小时!报名!


- 5 -

进群你将获得


更有针对性的专业求职信息

最新岗位、行业干货、免费福利、金牌实习

不间断大放送!


线上切磋,线下面基,让求职变得简单

还有可能在群里偶遇我们的大神导师哦~


所有信息及权益

均覆盖金融/会计/咨询/等各领域,包括:

Goldman Sachs、JP Morgan、Barclays、HSBC

EY、PwC、KG、DTT

MBB、Accenture

……




- 6 -

入群尊享福利


群内免费尊享福利

抢先看

▽▽▽

一手爆料,即时掌握

最新Job Openings

实习&内推

求职卡片分享

面经更新


爆款讲座&训练营,免费畅享

一年硕 求职规划

财务报表技能班

4天 Excel提升

3天 PPT制作精讲

MBB咨询训练营

4天咨询案例班

*仅展示部分场次,更多训练营入群可得


50+G福利库,任意提取

简历模板

笔试真题

估值建模福利

Data 求职福利

Excel 福利礼包

面经福利


英国各大城市求职群

绝对是大家源源不断的福利补给站

工作不等人

你加入了吗?

↓↓↓


扫码回复暗号【伦敦+你的学校

立即了解入群方式

本次第一批社群限量500人

限时!48小时!报名!


了解更多课程

添加英国求职 Tutor,回复英国求职

即可免费咨询课程详情

↓↓↓



本文为DreambigCareer职梦旗下英国求职转载自:懒人游记。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等存在问题,请于本文刊发30日内联系微信ID:dreambigcareerPR6进行处理,并就版权问题联系相关内容来源。DreambigCareer非常欢迎品牌的推广以及战略合作,请发邮件至partners@dreambigcareer.com
2019 DreambigCareer职梦 保留所有权利


听说经常点“在看”的人

都是拿到了超级棒的Offer↓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