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 2019】LBA3重磅推出——olaratumab联合治疗在STS患者中折戟沉沙

ASCO 2019

美国芝加哥当地时间5月31日~6月4日,第55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隆重召开。本届年会的主题为“为患医治,以患为师(Caring for Every Patient, Learning from Every Patient)”,我们由此可以充分体会,全世界临床肿瘤学家对于患者的关爱之情及谦卑之心。

作为临床肿瘤学界最负盛名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来自全世界共约32,000名肿瘤学家,汇聚于芝加哥麦考密克(McCormick)大厦,分享近一年来肿瘤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交流诊治经验。

本次年会上,超过2400篇研究在会议现场进行了报告,《中国医学论坛报》记者,一如既往奔赴会议现场,携手参会的中国专家代表,为您带来第一手的会议现场报道,精彩不容错过!

美国 芝加哥 6月2日 

Hall B1

当地时间6月2日下午,在备受关注的“全体大会(Plenary session )”专场上,来自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的William Tap教授为我们揭晓了ANNOUNCE研究结果,该研究为“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柔比星联合奥拉单抗(olaratumab)与多柔比星联合安慰剂在晚期软组织肉瘤(STS)患者的Ⅲ期研究”(摘要号LBA3)。

本报记者亲临现场,报道该研究结果及现场专家点评观点,并特邀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依荷芭丽•迟教授对研究结果进行梳理与解读,以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研究及该结果可能带来的影响。

研究简介

William Tap教授在报告现场

题目   ANNOUCE: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柔比星联合olaratumab与多柔比星联合安慰剂在STS患者的Ⅲ期研究

背景

多柔比星是STS首选标准治疗。一项Ⅱ期研究显示,olaratumab联合多柔比星较单药多柔比星可提高总生存(OS)和无进展生存(PFS)。

方法

研究纳入了无法切除的局部进展性或转移性STS、无蒽环类药物治疗史以及ECOG-PS评分0-1的成年患者,按1:1随机分配至olaratumab或安慰剂联合多柔比星治疗组,治疗最多8周期。8周期后,疾病控制者继续使用olaratumab或安慰剂,直至疾病进展或毒性无法耐受。主要终点为ITT和(或)ITT中平滑肌肉瘤(LMS)亚组的OS。

结果

509例患者随机分配至研究组(258例)及对照组(251例)。ITT人群两组中位OS为20.4个月对比19.8个月(HR=1.05,P= 0.69),中位PFS为5.4个月对比6.8个月(HR=1.23,P= 0.04);LMS亚组为21.6个月对比21.9个月(HR=0.95,P = 0.76)。中位PFS为4.3个月对比6.9个月(HR=1.22,P = 0.17)。两组安全性相似。 

结论

对于晚期STS患者,ANNOUNCE研究未能证实,olaratumab 联合多柔比星后继续olaratumab维持治疗,在OS改善方面优于单药多柔比星治疗。

专家点评

现场专家点评

伊拉斯谟大学医学中心(Erasmus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Jaap Verweij教授

对STS患者,ANNOUNCE研究未证实多柔比星联合olaratumab治疗在OS的改善方面优于多柔比星单药治疗

STS是起源于间质前体的异质性恶性肿瘤,在所有恶性肿瘤中的发生率不足1%。根据当前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标准,STS亚型非常多,这类肿瘤的治疗仍然面临挑战。 

Olaratumab是一种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抑制剂。PDGF是1974年发现的,一种刺激组织细胞增长的肽类调节因子。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PDGFR)抑制剂可以降低肿瘤组织间质的压力,从而可能促进与其联用的细胞毒性药物的作用。早前olaratumab获得加速审批是基于Ⅱ期研究的结果。而药物加速审批的条件即是进行适当的后续研究。ANNOUNCE研究是在审批之前设计的,一方面olaratumab没有增加毒性,这点值得肯定;但另一方面,数据显示,olaratumab在2018年第三季度的销售额为2.21亿美元。事后看来,为一种目前没有疗效证据的药物增加了10亿美元的社会总经济负担,这样做是否值得? 

因此,我们认为,多柔比星单药治疗仍然是转移性STS的标准治疗。但仍须考虑到,将OS作为一线治疗的观察终点,易被多种因素干扰。 

未来,我们应该开展更多的全球性合作研究,并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我们建议,下一步应该转向亚型特异性、生物标志物驱动的研究,在开展大型临床研究之前,更好地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仍然非常重要。另外,当我们基于随机Ⅱ期研究结果,探索一线新药联合多柔比星时,也应重新考量合适的加速审批模式。

中国专家点评

依荷芭丽·迟教授

多柔比星单药8周期疗法仍是目前STS标准治疗选择。

本次ASCO 会议上LBA3的报告内容,是在晚期STS患者多柔比星单药治疗基础上,联合olaratumab及后续维持治疗的研究探索结果。

多柔比星是STS标准治疗药物,但长期用药时,药物剂量累积易造成心脏毒性,限制了临床长期用药。既往II期研究证实,olaratumab联合多柔比星较单药多柔比星可提高OS和PFS,尤其在LMS中疗效可观。ANNOUCE研究对olaratumab或安慰剂联合多柔比星治疗,以及8周期后序贯单药olaratumab或安慰剂治疗,进行了前瞻性的疗效对比,主要观察点为两组中位OS和PFS。

结果显示,olaratumab联合多柔比星治疗及8周期后序贯单药olaratumab治疗,与单药多柔比星8周期后无序贯维持治疗相比,并不改善患者中位OS和PFS,LMS亚组也得到了同样结果,其中ITT人群的中位PFS在Olaratumab组更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此项研究的初步结果显示,①多柔比星联合Olaratumab治疗,在中位OS和PFS方面不优于单药多柔比星治疗;②在标准治疗后,Olaratumab维持治疗与无维持治疗相比,并不能延长患者的中位OS和PFS;③在LMS亚组也是如此; 在ITT人群,中位PFS甚至显著低于治疗组。

总之,Olaratumab在STS患者Ⅱ期和Ⅲ期的研究结果差异,有待进一步分析,以查找原因、指导未来研究方向。多柔比星单药8周期疗法仍是目前STS标准治疗选择。 

撰稿 | 依荷芭丽·迟(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编辑 | 崔楠 发自美国芝加哥 (中国医学论坛报)

编辑 | 郝冉(中国医学论坛报)

精彩回顾

【ASCO 2019】首场新闻发布会拉开年会序幕!学术饕餮盛宴敬请期待!

【ASCO 2019】程颖教授:Trilaciclib——化疗的“护卫者”

【ASCO 2019】唐丽丽教授:心理社会肿瘤学纳入临床常规获循证医学支持

【ASCO 2019】郝纯毅教授:ASC联合mFOLFOX作为晚期胆管癌标准二线治疗方案有待商榷

【ASCO 2019】陈敏山教授:射频消融治疗早期肝癌可达到与手术切除同等生存获益

【ASCO 2019】孙凌宇教授:FOxTROT研究的过去、现在及未来

【ASCO 2019】顾艳宏教授:FOLFOX/CAPOX3个月化疗方案在高危II期肠癌中折戟沉沙

【ASCO 2019】朱骥教授:伊立替康在直肠癌新辅助治疗中再立新功

【ASCO 2019】郭晔教授:复发/转移头颈部鳞癌的免疫治疗

【ASCO 2019】王理伟教授:白蛋白紫杉醇联合吉西他滨可能成为胰腺癌辅助化疗的可选方案

【ASCO 2019】中国强音——马骏教授口头报告被选为Best of ASCO同时在线发表于N Eng J Med

【ASCO 2019】中国之声——陈明远教授口头报告:长期随访再次证实诱导化疗联合同期放化疗价值

【ASCO 2019】丁克峰教授:循环血细菌DNA检测有望成为结直肠癌及腺瘤早期诊断新方法

【ASCO 2019】袁瑛教授:RPS评分有望引导结肠癌辅助治疗从“一刀切”走向“个体化”

【ASCO 2019】为患医治,以患为师!2019ASCO 年会盛大开幕!

【ASCO 2019】殷咏梅教授:PARP抑制剂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探索

【ASCO 2019】王殊教授:T-DM1在乳腺癌新辅助治疗中的新探索

【ASCO 2019】LBA1重磅推出——ACA能弥补医疗服务种族差异吗?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