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澳洲咖啡之都---墨尔本,要这样喝咖啡?



在墨尔本这个市中心走路就可以逛完,但又可能百米的距离内聚集三四家精品咖啡店的城市里,不喝咖啡是不可能的。


我现在是坐在维多利亚女王市场(维妈)里面,咖啡店Market lane的外面一张长椅。


喝着一杯我甚至叫不出名字的咖啡, Ngamba。但叫不出名字并不要紧,主要是看菜单上,你想要喝带着什么风味的咖啡,然后指给店员看,说我想要这个。


这么一想还是蛮简单的?哈哈,但墨尔本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咖啡店,菜单并不是这么清晰明了。他们的菜单上,只有三种选择:white, black, filter.


patricia


在没有菜单的情况下,主要还是会有我们常见的意式咖啡品类,latte, cappuccino等。名字虽然是通用的,不同的店家或许也会有不同的做法,所以要找到自己最爱的那一款,还是要不断的去尝试。 比如说latte, 不同的店家所用的杯子容量,从170ml到220ml都有(通常外带杯的容量会比堂食的要大),有些会用一份浓缩咖啡(1 shot),有些会用两个shot,或者是double ristretto。


而这当中,每一个shot的espresso的分量不一样,又会在味道上有所变化。真实又简单又复杂,哈哈。希望看完这篇,都可以对墨尔本的咖啡有个基本的概念。


shamble 

seven seed

Black 黑咖啡


不添加牛奶的浓缩咖啡,或者只添加少量牛奶。许多店家会提供不同品种的豆子来做黑咖啡(以及后面提到的牛奶咖啡也是一样),常见的是一款意式拼配(espresso blend),一款单品豆子(single origin),顾客可以根据想要的口味去选择。



Long black长黑/澳式黑咖啡


对于Black最直接的理解,就是黑咖啡。墨尔本最常见是long black, 同样的是水和浓缩咖啡的结合,但long black区别于美式咖啡(Americano)的是,这里的热水(50-100ml)在底层, 浓缩咖啡直接萃取进入杯中,整个金黄的咖啡的油脂(crema)都还会浮在热水的表面,可以更加直接的品尝出咖啡本身的风味,而不至于被水稀释掉。


而这一款咖啡也一定要新鲜制作,一出杯最好马上端到客人手上。(可有时候忙碌起来不够人手的话,咖啡师也会非常着急)


Long Brown就是在long black的基础上加上一点点冷牛奶。在墨尔本很少有人会直接说long brown这个词,大部分的点会直接说long black with dash of milk(或者hot milk)


little avenue


Espresso意式浓缩


我曾经跟一个意大利同学Sergio开玩笑,说我遇到过一个客人口音跟他一模一样,当时点了两杯longblack, 一问名字也是叫Sergio,所以我断定那客人也一定是意大利人。但同学却很认真的提出了槽点,说如果客人点了long black就一定不是意大利人,因为意大利人会点espresso。


espresso是意式咖啡的最具代表性一款,在墨尔本称为short black, 刚刚好对称于long black,蛮有意思的。


通常而言,espresso是一款消耗很快的咖啡,常常会有办公室人士,会到楼下的咖啡店点一个shot,马上怼完继续回去上班。因为它浓郁,强烈,给人一种冲击感,马上振奋。此外爱咖啡的人也会可以从中最直接的喝出咖啡本身的风味。


另外,对于espresso的分量,不同店家也会有不同的标准,有说一个shot是5-20ml, 有说是26-30ml,有说直接30ml,标准不一,都是根据咖啡豆本身的特性而定。


墨尔本式的咖啡店,一般会直接萃取两个shot,所以其实如果要点espresso的话,一个或是两个shot(double espresso 或者是Doppio)都是同样的价格。




Ristretto短萃取浓缩咖啡


这个词语来源与意大利文“restricted”, 有缩短的意思。相对于espresso而言,缩短了萃取的时间,减少水量,相对没有那么苦(bitter),而把味道更多集中在酸味上。


在点单的时候,可以要求single或者是double。


Macchiato玛奇朵


不同于国内的各种糖浆玛奇朵,这里所指的Macchiato,是一种相对更加重口的饮品。Macchiato在意大利文中,有“marked”(标记)或者“stained”(染色)的意思,对于与这个词义,这款饮品,也只是简单的浓缩咖啡,添加一点点打发过的z奶泡,刚好将浓缩咖啡的颜色改变一点点。Short Macchiato是一个shot的浓缩咖啡,Long Macchiato的2个shot。




White 白咖啡


white在菜单上,指的是有牛奶的咖啡。latte, flat white, cappuccino是当中最流行的三款。其余的还会有Magic,piccolo等等。


当中还会有不同的要求啦当然,七分满的,五分满的,strong的, weak的等等,完全看个人喜好。


Caffe latte咖啡拿铁


咖啡拿铁在不同的地域都会有不同的标准,而澳洲的cafe latte 拿铁一般会用玻璃杯为容器,大概170-220ml的容量,通常用一个shot的espresso,与打发后的牛奶融合,奶泡厚度通常为1厘米。



Flat white澳式白咖啡


flat white 一般会用陶瓷杯,大概150-180ml的容量,奶泡厚度基本低于0.5cm。说是0.5是为了方便描述,许多店家,或是咖啡师本人会有不同的出品,为了呈现拉花会做出相对厚一点的奶泡。但也有客人会强调,在点Flat white的时候,是“不要奶泡”(no foam)



Cappuccino卡布奇诺


同样是在一个陶瓷杯里面,奶泡比拿铁要厚一点,容量150-180ml,大部分的店家会放巧克力粉在表面,要么是融合完后撒上去,要么是先加巧克力粉后融合,就可以呈现拉花。


但也有的店会为了呈现咖啡本身的味道,不会加巧克力粉,比如说market lane, 和Patricia。








Mocha摩卡


在墨尔本Mocha的做法是,一个shot的浓缩咖啡,加一个shot的巧克力酱,在150-180ml的杯子里面,加打发后的牛奶去融合,奶泡厚度与latte相似,然后表面再会添加巧克力粉。


跟前面说到的一样,不一定每一家咖啡店都会在cappuccino上加巧克力粉,所以相对而言,Mocha并非他们每家的必备出品,所以在点单前,一般人会问服务生,你们家有Mocha吗?

 

我唯一见过market lane用巧克力的时候,就是他们在做babychino的时候。笑。


Magic  [ˈmædʒɪk]


这一款不知如何翻译,神奇?魔法?魔力?反正Magic这个词所代表的意思只是,这一款咖啡“魅力超群,真真是极好的” 咖啡(哈!)



Magic是墨尔本的代表作。用Double Ristretto作为基底浓缩咖啡,一般是120ml-170ml的陶瓷杯作为容器。但不一定每家咖啡都会有专用的magic杯子,相对的他们会用拿铁玻璃杯来装,牛奶融合至7分满,奶泡厚度与拿铁相似。


这是一款相对重口味饮品,但是短萃的模式又会将苦味挡住,酸度更强烈的浓缩咖啡,跟相对更少量的牛奶融合,大概是对于喜欢酸味咖啡的人而言的magic吧!


Piccolo [ˈpɪkələʊ] 小拿铁/短笛拿铁


缩小版的拿铁。有店家会以1:2的浓缩咖啡与牛奶比例来出品这款咖啡,有些则会以1:1的比例。无论如何,更突出浓缩咖啡的地位,但又不至于像espresso那么强烈。




Cold 冷咖啡


最近墨尔本慢慢入冬了,温度动不动就是个位数,但冬天正好是喝热咖啡的时候,走在墨尔本的干冷风中,枫叶飘舞,走过街头小巷,不知道从哪一家隐秘小店飘出来的咖啡香气,不经意的包围全身,瞬间觉得即便冬天再漫长也没有什么可怕的,这大概是我爱墨尔本的原因之一。而如果你有机会和时间坐在咖啡馆内喝一杯,那真的是一天最最大的事了。(对于我来说是的)


但是!即便是冬天,也会有客人热衷于喝冷饮。


Ice coffee冰咖啡


高玻璃杯,冰块半满,牛奶到七分满,一球香草味冰激凌在顶上,最后淋上两份新鲜萃取的浓缩咖啡。在夏天真的是超级超级爽快的饮品!



Ice latte冰拿铁


同样分量的拿铁杯,冰块半满,将牛奶倒到8分满,一个shot的浓缩咖啡


Ice long black冰澳式黑咖啡


水加冰,加2 shot espresso。


Ice espresso冰浓缩


2 espresso直接萃取出来,落在冰块上。


Ice magic


冰块,牛奶,加 double ristressto


Milk牛奶


为了适应墨尔本刁钻的客人需求,除了最普遍的牛奶之外,各式各样的植物奶在墨尔本也是非常受欢迎的。


Soy milk豆奶


很多人最开始不太适应豆奶,跟浓缩咖啡融合的口感。相对而言,soy milk不会有牛奶那么顺滑的口感,相反还会有点粗糙。但它本身甜甜的特性,刚好可以中和一下咖啡本身的体质。



另外,根据不同品牌的豆奶,甜度也会不一样,现在咖啡界里最流行的都是bonsoy,店家爱用大概是它的豆奶含量属于市面上比较高的,制作出来的咖啡会更有豆奶的醇香回甘。


身边的朋友中,Cloris算是一个soy coffee 的忠实粉丝之一。而每次跟Rachel老师出去喝咖啡,她也是必点这个,扬言说要河边墨尔本的所有soy latte。


而happy happy soy boy这一个品牌的豆奶最近也有逐渐占领市场,说是糖分含量比bonsoy低,合适正在节食的人。


Almond milk 杏仁奶,Macadamia mlik 夏威夷果奶,Coconut milk 椰奶

Oat milk 燕麦奶也是当中很常见的植物奶选择。


而点植物奶就不要期待拉花啦,他们无法像牛奶一样,跟咖啡融合得天衣无缝,相反会很容易分离,所以常常的出品像是月球表面。但好喝就行啦~



有一点对咖啡师的小技巧也分享一下,在处理植物奶的时候,会比牛奶有些许不同,他们的起泡速度会比牛奶更快,所以如果同样在做拿铁,让奶管进气的时间可以减少一般都行。


打完之后,不用着急去融合,可以让它放置一会,5-10秒,再拿起来摇晃一下,会看到顺滑不少。但也不要放太久,这样会导致奶泡分离!


还有一个技巧就是,放一小茶勺苏打水进去浓缩咖啡中,就可以帮助豆奶跟咖啡融合,出来的口感可以更加顺滑,可以变成下图这样的效果!(一茶勺的苏打粉,兑大概两百克水)



三块牛奶最常见使用的是品牌是milk lab。而说到植物奶,就会想起曾经工作过的纯素食咖啡馆Hnadsome her,之后想用单独一篇来写她。 


Decaf [~q~di:kæf] 低咖啡因咖啡


decaf是从咖啡豆而言的。前面提到许多店家会提供两款豆子给浓缩咖啡,但其实准确而言是三款,这第三款就是Decaf。想喝咖啡又不想因为咖啡因而睡不着觉的话,可以点Deacf。(但你确定是因为咖啡因吗哈哈哈)



Specialty dietry requirement特殊要求


墨尔本可以让咖啡店遍地开花,原因之一是这个城市里有无数会喝、爱喝,而且非常有主见的顾客,以上种种标准不一定能满足他们,于是,这里就有了各种各样的个性化定制,每一张订单下面,可能都会有不同的描述要求。(对咖啡师的考验)


一家咖啡店,如果她的标准无法百分百满足你的要求,总有方法去调教。


espresso milk 咖啡 墨尔本 牛奶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