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一千零一夜:超市收银员莉莉、公主邮轮、和买楼花计划

在美国去市场买菜,或者在药妆店、便利店买东西,大家都很可能遇到下面这种典型的美式收银员:

动作慢吞吞;

碰到桃子要问隔壁收银台的同事:“咦?这颗是李子还是什么?”;

收了现金找不对钱,或者不能理解你多给他几个钢蹦的意思是:请找回我一张整钞;

经常按错键钮、输错货品;

装袋子时把重重一磅牛奶压在松软的面包上,瞬间把你的方包给压成三角包、鸡蛋碎得流汤;

该打折的东西不给打折,等客人提出“咦?酸奶不是半价吗?”,他/她还要举着货品端详一番,又问隔壁同事:“酸奶打折了?啊你也不知道啊,哦,那我去看看哈”——一头雾水的跑去奶制品柜,等他/她回来,队已经排得老长,而正结账的客人已经恨不得自扇耳光:是我不对,我干嘛要手贱拿了这杯酸奶,赔上二十分钟功夫?

只有一个例外:

华人超市。

华人超市的收银员姑娘们,是有口皆碑的伶俐、专业。

扫描货品和手动输入的速度真叫一绝,而且不管队伍排了多长,都有大将之风:手快而心不乱、有条不紊。

我从来没有遇到华人超市的收银员把钱算错过。更加没有过不认识货品、不知道货品价格、不记得折扣这些凌乱情况。

而且,不啰嗦。

不聊天——既不跟客人聊,也不跟同事聊,默默低头做事。

装袋子的时候一定是把生鲜肉食、冻柜的东西跟日用品分开装的。每一袋子的重量也会相对合理分配。

什么是专业素养?这就是专业素养。

我每去一次纽约的香港超市、德昌肉食公司,就由衷感叹一次:所有零售店都雇华人收银员就对了,那么整个城市的运转速度、市民的心情指数都能提高不少。

真应该组织美国连锁超市的店主来集体参观一下,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是怎么做事的。

莉莉,就是纽约唐人街超市收银员中的模范人物。

她那时经常站香港超市的5号柜台,就是靠近中药材那一条收银通道。

小小的瓜子脸,总是干净利落的把头发扎在脑后,戴着小水滴形状的翡翠耳环。

不但双手不停的扫描货物、装袋,还能余光一瞄,对身后企图“偷”塑料袋的客人敲打一声:“请您少套几个吧,我已经给您装双层了,注意环保哈!”

看着她忙碌而有条不紊的高速运转,仿佛有八手八脚一样,简直是赏心悦目。

既然她忙成这样,又不聊天,我怎么会认识了这位明星收银员呢?

因为:买楼花。

那是我入职律所不久,参加义务法务援助时。

一般,各州的律师协会都建议律师们做一定小时数的“pro bono”,就是无偿的专业法律服务,相当于回馈社会、慈善活动这类的。纽约州的律师协会则是要求每位会员律师每年做够50小时的法律援助。

唐人街有一个针对移民的社区法律援助点。

我去那里做义务咨询时,有天见到一个熟悉的面孔——这不是香港超市收银员莉莉么?

她头发放下来了,趁的脸庞更加小。我还是第一次见她不梳辫子,头发披肩的样子。真是个清秀干练的女子。

她一看到我也愣了一下,大概我每周都差不多同一个时间去买菜、还都戴着同一顶鸭舌帽,她也对我略微有印象吧。

“原来你是律师呀!我一直还当你是学生呢。”

(听听!这话说的,多让人心花怒放!)

“您太客气了。有什么问题我能帮您的么?”

来唐人街这个咨询点的客人大多数都是问一些移民类的问题,不然就是交通罚单、或者房东房客纠纷类的。

莉莉却从包里掏出一份打印的整整齐齐的英文合同文件。

“每青律师,这个,是我同事给我的,她的表嫂在卖这个大楼的楼花,我想落单买一份,你帮我看看,这买卖合同有没有什么问题?没问题我明天就去签字了。”

我接过来一瞧,是很基本的地产买卖合同没错。上面描述的物业尚未开始动工兴建。

“你有没关于这个楼花整体项目的介绍?”

“有的!你看——”

她又拿出一份彩色印刷的折叠宣传册。上面的物业照片当然是设计模拟图,美轮美奂;说是预售楼花超过全部单元的七成就开始动工,预计两年内建成。

宣传册里大字写着“投资回报率:200%”,“轻松赚钱”这些中文字样。

我马上就觉得不对了。

(亲,相信我,当有人跟你说,“投资回报率:200%”【在市场平均回报才3%的大环境下】,“轻松赚钱”,什么“稳赚不赔”这种话的时候,你需要做的,不是听他/她讲这个项目,而是:举报他/她。极有可能,这是一场非法融资的骗局。)

“每青,这可是个很难拿到的项目,我同事说的。要不是她家亲戚在做,然后她看我做事勤快、加班也多、又不乱花钱,她都不会拉上我一起赚这一笔的。你瞧,投十万块,到时候能卖至少二十万。”

仔细看了一下这“大楼”的地址,是在纽约上州。我马上查了一下,那是一个偏远半荒废了的城市。宣传册上面所说的“环境好”,“靠近景区、大型水面”,“临近高速路”——这些都是事实。而且,美国绝大部分地区都能套用如上形容。

哪里环境不好?

哪里没有个山林、公园、湖泊、河流的?

哪里不通高速路??

是的,曾经是“大纽约工商业地区中心”,但是早已经没落了。再一查,这楼,在当地房屋局连个立项都没有呢,别说开工了......

“莉莉你看,这个项目讲明了是要融资到‘七成单元’都已经预售完毕才能开始动工。我问你哈,如果他们融资不顺利,一直没能预售到70%的程度呢?那怎么办?要拖多久?你的钱放在‘项目’里拿不回来,连个百分之零点几的利息都没有。而且,就算开工了,真的两年能完工么?再退一步说,就算它如期开工也如期完工了,在一个那么偏僻的地方,卖的出去么?”

“我想,到时候卖二十万一套的房,还是挺便宜的、总会有人买的吧?”

“买房得看刚需——对比纽约市的房价来说,二十万是便宜;但是那是一座空城啊。没有工商业大雇主,大公司和政府部门早都退出了,简直就是一座落魄鬼城。房子本身再好再便宜,没有这个需求,也不会有人去买的。是的,是有可能有朝一日会重新繁荣起来,但是你的钱如果投在里面十年拿不出来的话,也真没什么赚头了,还不如存个银行定期来得稳正。”

其实,最重要的是,能写出这种宣传语、这种售楼资料的公司,根本就不可信。这种打包票、口花花的宣传单,简直满纸都散发着骗新移民辛苦钱的气味。

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负责任的专业团队是一定会把风险摆在明面上讲清楚,而不是画着大饼、靠这些虚无的未来收益可能性来“引诱”不懂行的投资人,尤其是爱买房的中国投资人。

我真是,看见这种楼花投资骗局就气不打一处来。

还要说些什么“一共就没几个单元,我看你是我同事/朋友,才拉你一把带上你一起发财”这种话,简直就是传销嘛。若是真的一共也没几个单元,那您自己一家人都包了不就完了?还跑出来“融”什么“资”呢?

不过,当时也不想说的让她太难过了,“可能你同事也不懂吧。——所以,你这个合同本身没有问题,但是这个项目,对不起,恕我直言,问题太大了。咱们认识一场,我实在不想你跳进这个坑里。莉莉,你还是好好考虑一下,不然去正规大银行做做理财,虽然收益没那么多,但是风险小多了;或者就存个定期,都至少能保本吧。你投到这个‘项目’里,是有相当的可能要血本无归的。”

“血本无归?怎么会呢?这不是有合同么?”

“是有合同,但是归根到底,对方是个公司。到最后公司一倒闭,你没有任何个人可以追。就算,这笔债能归结到某个个人头上,你难道想天天打官司去追讨?最后,即便你官司打赢了,也不过是手里拿着法院判决的一张纸。实际上能把钱要回来多少还是不一定的。对方有太多、太多种方法可以转移财富。”

“天哪..... 太可怕了。嗯,你说的对。我怎么没有想到呢。我回去好好考虑一下。多谢了,每青。”

一个星期以后,我又去超市买菜时从莉莉的柜台结账,她飞速的小声叨念了一句:“我不炒那个【楼花】了,你放心。”

“太好了。”我长出一口气,立刻觉得无比安慰。

两年后的秋天,我有一次去唐人街的大班饼店买月饼,很巧的莉莉就排在我前头!

她说起来自己的新计划:“我啊,上次真是给吓到了——都不知道原来那个人跟我们好几个同事都宣传了这事,还叫每个人都保密!结果真的有人上当去投资了,到现在,说要盖的楼还没个影子呢!他们想转手又卖不出去...... 幸亏当时你拦住我呀!现在,我也想开了,手里有钱嘛,就去旅游,多长长见识!你看——”

莉莉掏出一张公主号邮轮的行程来。“我下个月休店里的年假一周,要去巴拿马!”

“坐邮轮?好主意!”

“是呀,又舒服,自己又不需要计划什么。吃住都安排好了,带上眼睛去看就可以。我都想好了,明年要去阿拉斯加线!”

“真好!阿拉斯加是特别适合坐邮轮去的。”

“每青你去过?”

“我去过几次,都是自驾游,但是阿拉斯加太大,还远远没有玩遍。而且水路多,所以你坐船去其实更方便。”

“那还有什么适合邮轮去的地方?”

“嗯,加勒比海、加拿大、北欧这几个路线都不错的。你要是喜欢邮轮旅行的话真是可以计划好,一条条的都去玩一遍。”

我由衷支持这个灵巧能干的女孩子多去旅游,多多看这个世界。

钱财嘛,生不带来,死不带走的,自己开阔了视野,呼吸了海风,说不定还能结识到新朋友,这才是对一年来努力工作最好的奖励啊!比攒钱买楼花有意思多了。

(房子其实真的没有这么神奇,一向也没觉得它是人生的必需品。而“没有房就不能结婚”这种观点更是令人费解的——没有爱才不能结婚呢吧...... 

这就好像,“钻石”一样:本来几千几百年来,也没有过订婚需要钻戒这个事情的,而钻石更不是什么天然稀缺物——南非有得是大量钻石矿藏;直到DeBeers钻石公司垄断了渠道和价格,然后通过最好的广告策划宣传,让女明星在大屏幕上千娇百媚的说“钻石是女人最好的朋友”、什么“一颗永流传”之类的——才逐渐洗脑了市场,弄得好像没钻石就没法求婚了一样。还越弄越大,难道不嫌做事、打字、敲门、拉门时碍手碍脚的不便利??)

与其买房买包买首饰,真的还不如出去看看不一样的世界,长长见识,或者多买些好书来读读,以养性情。

莉莉能有这样热爱旅游的情致,我听了真是特别替她开心。看着衣着素净,戴着小巧翡翠耳环的她,真心祝福这个棒棒的女孩子一路玩的开心。

最近这一、两年来,我没有在香港超市再见到过她了,大概不是跳槽了就是升职去了超市办公室做管理吧,再不然就是嫁了人“升级”成全职主妇或者妈咪。

也不知道她有没有去成阿拉斯加。

不过我感觉,不管莉莉在哪里、作何职位、是何身份角色,都会是很有责任心、应对得体、干的出色而漂亮的。

【最后再唠叨一句哈:当有人叫您去炒陌生地方的楼花的时候,真的要全面调查、三思而后行。虽然是有“富贵险中求”这句话,但是具体要担多大的风险,咱们总得事先尽量估算好嘛,对吧。不然,把本来能用来旅行的钱都困在一座钢筋水泥的楼宇、甚至海市蜃楼里,不是太憋屈了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