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旧金山跑向世界,从世界跑回故乡

某天,我收到一位姐妹发来信息:“师姐,我们一起去报名跑广马吧。”在旧金山的家中,突然收到关于故乡的这份“邀请”,我激动不已。自2004年起,我就迷恋上了跑马拉松,美国大大小小的马拉松,甚至世界上的马拉松,我都参加了好几十个,但从来没有回来故乡广州参加马拉松。多少次梦里,我都想着回到故乡的土地参加一次马拉松。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个愿望一直没有实现。难道这次真的可以梦想成真吗?


说起跑马拉松,大家可能以为我的身体一定很棒,很能跑。其实我从未觉得自己是一个跑者。在广州读书的时候,从小学到大学,我的身体都比较虚弱,体育科目的成绩总是刚刚到及格线,那时候不要说跑马拉松了,田径场400米一圈,我都跑不下来。大学时还因为体育成绩没达标,差点影响了毕业。


▲邝泉(左)参加广州马拉松全程比赛,赛后与暨南大学侨联名誉主席林伟农(右)合影


2004年的一天,我与一位朋友聊天说起因生活、工作压力大,导致身体不太好的事情。朋友说我运动量不够,介绍我去参加美国血癌研究学会下属的一个训练团队——Team in Training。这个训练团队专门为想从零开始参加极限挑战运动的学员,提供妥善的体能训练计划以及训练和赛事中的各种支持服务。后来我才知道,这个训练团队里的教练、队长及后勤人员都是义务为学员服务的。他们希望学员在为自己的身体健康锻炼的同时,也为美国血癌协会筹集善款。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他们徒步马拉松的小分队,从此开启了我的马拉松之旅。


虽然我的运动神经本来就不好,且不说挑战极限运动了,一般的运动我都做不好。不过无知者无畏,我对徒步42.195公里的概念一无所知,也就没顾虑太多,心态很积极地开始了训练。朋友听说我要参加徒步马拉松为血癌基金筹款,都纷纷解囊支持,不到1个月,我就筹集了6000多美元的捐款。第一次训练,在教练们“不经意”的安排下,我走了41.5公里。接下来就是每周周末的训练。在教练的指导下,循序渐进,每周增加3公里左右。队员里有不少癌症患者,有时候我觉得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是他们顽强训练的毅力鼓励着我。与他们在治疗过程所受的煎熬相比,眼前的徒步挑战也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经过15个月的训练后,我和我的队友们一起站在了Nike Womans Marathon(耐克女子马拉松)的起跑线上。那天,在风景优美的三藩市,在教练和队友们的鼓励下,我用6小时58分钟的时间徒步走完了42.195公里。那年,我们的队友一起为血癌治疗研究筹集了150万美金的经费。接下来我参加了每一年的Nike Womans Marathon(耐克女子马拉松),连续12年,我和队友们共为血癌协会筹集了1.8亿美元的研究经费。我们不但为社会做了一点贡献,也使自己变得更好,身体更健康。我也从团队的队员变成了带队的支援者,从马拉松徒步者慢慢地变成了马拉松跑者,马拉松的成绩也从刚开始的7小时提升到现在的5个半小时。在参与马拉松的过程中,我学习到很多人生道理,让我在面对生活和事业时更加坚强,勇于挑战,永不放弃。



2018年12月初,我从侨居了30多年的旧金山湾区回到了广州,专为广州马拉松而来。这一年广州马拉松赛事的周末正好是我的高中母校华南师大附中140周年建校纪念日,不少校友们也早已相聚广州,准备以跑广马的形式来庆祝母校的建校纪念。虽然我已有15年的跑龄,曾先后参加过夏威夷檀香山、纽约、巴黎、柏林、三藩市等地的马拉松赛事,已经不再是当初的运动“小白”了,但面对这次广马,我的心情还是很激动。这次广马,不但是我在祖国参加的第一次马拉松赛事,还能与高中母校的师弟师妹们一起跑,这对于在广州长大的我来说,意义非凡。


而我的大学母校——暨南大学的同学们知道我为广马而回的消息后,在比赛前为我准备了加油的牌子。


比赛当天,寒风冷雨,但我的心始终温暖。因为沿途,有暨南大学的同学举牌为我加油,华附跑团的师弟师妹们给我送上热姜汤,我的妈妈、姐姐等亲友也在加油助威的队伍中给我鼓励。


近年来,我每次回广州,都发现广州人对跑步健身很是热爱,常常在珠江边、白云山、公园湖边遇到不同年龄的晨跑晨练人群。这次广马赛事,虽遇风雨天气,但三万名参赛者的热情没有被浇灭。从花城广场到海珠广场,从猎德大桥到人民桥,蜿蜒在珠江岸边的是长长的看不到头的穿着桔红色赛服的跑步队伍,沿途两边还挤满了同样热情地给运动员高声呐喊加油的观众。广马的激情在珠江两岸蔓延燃烧,场面蔚为壮观。



赛程从天河体育中心开始,在猎德大桥和人民桥之间珠江两岸来回,一路上的风景,见证着广州改革开放四十载的发展变化。当年读书时候偏僻的石牌村、员村变成了今日繁华的花城汇;以前的荒芜滩涂上耸立着现在广州的新标志性建筑“小蛮腰”……


我沿着赛程一路重温了老广州的古典,也感受了新广州的活力。这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古朴而芬芳,时髦而先进;这里的人们,务实而勤奋,勇敢而奋进。


这里,正是我的故乡,我魂牵梦萦的故土。



作者:美国旧金山华侨  邝泉

主编:刘迪生

副主编:钟敏仪

主编助理/排版:赵阳欢

欢迎来稿,邮箱地址:gdqlhx@163.com

本社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体育东路140-148号广东侨联大厦6楼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