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属狼!

点击上方蓝色字关注我们~

学习能使你成长

来源:网络

编辑:乔叔

5月16日,美国商务部发表公开声明,对华为展开全面制裁。

 

将华为及70个关联企业列入美方“实体名单”。

 

简单来说,就是智能手机、通讯产品的供应链上所有公司,都禁止和华为做生意。

 

这意味着,华为每年向美国采购110亿美元的核心技术性产品,将瞬间断供。

 

时隔三年,美国再一次对“外国对手”采取防威胁措施。

 

要知道,上一次遭到制裁的国内公司,业务近乎全面瘫痪。

 

这让相关从业者惊出一身冷汗。

 

面对如此严厉的禁令,华为总裁任正非泰然自若。

 

他声称:“美国禁令对华为影响不大,我们已经为此做好了准备。”

 

禁令发布第二天,华为子公司深圳市海思总裁何庭波就向员工群发邮件:

 

“华为面对美国打压,将启用多年来自主研发的芯片‘备胎’,实现‘科技自立’。”


这则消息震惊了全世界。

 

原来,华为早在多年前,就做出了极限生存的假设。

 

当美国技术不可获得,自主打造的“备胎”,可以在一夜之间全部转正!

 

所以,即使外国供应商不向华为销售芯片,华为的状况也不会有问题。




01

落后就要看人脸色,这是市场规则


华为的强力后招,让外界惊叹不已。

 

要知道,芯片技术从来是中国的弱项,多年来被美日韩进口技术扼住咽喉。

 

制造出来的电子产品,甚至被国人都骂得一无是处。

 

谁也没有想到,面对这次围剿,华为不仅能屹立不倒。

 

甚至淡定突围,为中国争得一席江山。

 

回想10年前,华为是那么不被认可。

 

那时候,只要说起国产电子产品,都是一片嘲讽。

 

华为手机?简直是笑话!

 

只有三星,诺基亚,苹果手机,才是消费者追捧的对象。

 

这不是崇洋媚外,消费者的选择骗不了人。

 

作为普通消费者,对一部手机的期待,无非是信号好一点,上网快一点、拍照好一点,电池容量大一点、充电快一点、发热少一点、使用顺滑一点……

 

这样,才对得起自己花出去的钱。

 

可当时的国产手机,根本经不住考验。

 

一进厕所就没信号,网速慢如蜗牛,电量不经用。


玩5分钟游戏,机身就热得能煮熟鸡蛋。

 

有次买了部500万像素摄像头的手机,还没有外国200万像素的清晰。

 

同等价位,国产手机用一个月就开始卡顿,进口的2.3年还能保持顺滑流畅。

 

其实也不难理解,因为任何一点看似“简单”的体验效果,背后全是硬碰硬的技术。

 

而那时中国所有的信息、通信、技术产业,都“缺芯少魂”,完全依赖于外国的供应商。

 

不要说自主研发,要是供应链有一丝差池,国内手机商就能倒一大片。

 

在极其悬殊的技术和性能差距下,人们普遍对国产不抱希望。

 

想超越国外?100年不算多。

 

所以,当时国内的电子产品市场,丧失定价权,不得不长期忍受近乎讹诈的价格。

 

无论有多少品牌,广告打得多漂亮,外观多精美。

 

缺乏核心技术,就得看别人脸色,这是残酷的市场规则。




02

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有话语权

 

这个现状,让身处通信行业的任正非十分焦虑。

 

2004年,危机感席卷了他全身每一个细胞。

 

他意识到,如果没有任何准备,一旦失去进口芯片,必受重创。

 

没有核心技术,华为只能永远活在他人的遏制下。

 

于是,任正非早做布局,将芯片研发任务交给何庭波。

 

“我给你每年四亿美金的研发费用,给你两万人,一定要站起来!”

 

在那个年代,华为刚刚发展起来,敢每年烧掉4亿美元,投入两万技术人才。

 

是何等远见和魄力?

 

小小的芯片技术,就是昂贵得这么匪夷所思!

 

动辄需要数百亿级别的研发投入,否则一点效果也没有。

 

注意,不是效果不明显,而是为0。

 

曾经小米研发费用三十多亿,被人嘲笑没在研发上投钱。

华为 技术 核心技术 研发 芯片 芯片技术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