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镇:10分钟,了解西南村




螺蛳滩的朴树




桐乡最西南的水乡——西南村



湘漾  郁震宏



一、地理



西南村位于桐乡市最西南处,跟我们湘漾村只有一河之隔,“盈盈一水间”,声息相通。西南村本来是两个村,东面的村叫大洋村,西面的叫洽光村,近年合并为西南村。


西南村与湘漾村一样,老底子一直属于德清县,解放前,大洋村范围是大麻镇第五保,洽光村范围是第六保,现在统称西南村。


乡村合并以后的新名字,有多种形式,有的各取开头两字,比如大麻的海华村,是海卸、新华两村合并后的新名字;有的以地理位置命名,一目了然,西南村就属于这种情况。


西南村位于大麻镇最西南,同时也是桐乡市的最西南,是名副其实的“西南村”。她西面与余杭区交界、南面与海宁市交界,是杭州、嘉兴两市、桐乡、海宁、余杭三县交界之地。


西南村的地理环境非常有特色,尤其是东面一片,也就是以前的大洋村范围,过去被称为“鲶鱼头”,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因为从现在镇政府后面的划船漾开始,东西各分出两条河道,一直向南流到西南村的最南端——杨家木桥自然村,村前又有一条河道贯通东西,因此形成了南北长、东西狭的地形,四面环水,这在地图上看就非常清晰,因为这块地形状像一条鲶鱼,因此最北面的就叫“鲶鱼巴”,也就是鲶鱼尾巴,就在镇政府的斜对面,最南面的就叫“鲶鱼头”。“鲶鱼头”就在西南村范围。


西南村就在桐乡的边界线上,以前的大洋村,也就是现在西南村的东片其实就在岛上,大麻水系发达,大大小小的岛屿很多,这个“鲶鱼”形的岛毫无疑问是大麻最大的岛了。过去传说,无论发多大的水,这个岛都不会沉下去,跟大麻清池漾里麻姑墩的传说差不多。


三龙潭的芦苇


二、土话


交界地区的语言现象比较复杂,行政区划与语言习惯不是截然划一的,是两个概念。大麻镇西南村位于两府三县交界之地,她的语言不仅与大麻镇上不一样,即使与毗邻的湘漾村、南星村也很不一样,反而与海宁许村镇、余杭运河镇比较接近。


举例来说,表示完成式的后缀,比如“饭吃好了”,大麻人一般会说“饭吃好特”,西南村(大部分地方)则说“吃好只”,这就与海宁许村镇一样,所以大麻过去有句俗话,叫“许村人开门十八只”,这是一个对地域语言特征的概括性描述,其实细分起来,大麻西南村也是说“只”的,因此,西南村人到大麻镇上,会被误以为是海宁人的。


又比如“做什么”,大麻人一般都说“做【gang】”,西南村则分为两类,靠近余杭的说“做活事”,靠近海宁的说“做活馨”。这样的例子非常多。



三、一个奇怪的姓氏


“羿”姓,是西南村的一大特色。


羿姓是“后羿”的子孙,“后羿”在中国上古史中有两个,一个是神话传说中射太阳的英雄,一个是夺取夏朝政权自立为王的上古帝王,《左传》里就有记载。“羿”姓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但是人口很少,是一个稀姓,在全国也不多见,大麻只有西南村有这个姓,就我的见闻,桐乡地区似乎也只有大麻西南村有这个姓。大麻西南村的羿姓,过去也是殷实人家,民国时候出过羿春泉、羿法龙等几位地方乡绅。


大麻老底子属于德清县,羿姓虽然是稀见姓氏,但在德清,却是名门望族,老底子德清县的羿姓,主要聚居在新市镇,清朝时候出过不少读书人。我的估计,新市羿姓和大麻羿姓应该是同一支。


螺蛳滩



四、西南水乡,避暑胜地


西南村可以说是浸泡在水里的地方,风景宜人。


西南村的东片就在岛上,过去叫大洋村,大洋村这个名字的由来,就是因为村的北面有一个大洋,大洋在大麻非常著名的,民国时期的《德清县志》,记载了大麻五个漾,其中就有大洋,并说清朝道光年间,钱塘江潮水倒灌,大洋被沙土淤塞,后来尽管多次疏浚,但终因工程浩大,不能完全恢复旧貌,因此,我们可以想见,古代的大洋应该比现在的要大一些,“大洋”为什么叫“大洋”,顾名思义,当然是因为她面积大。


大洋是大麻镇非常著名的湖泊,影响所及,旁边的一个自然村也叫大洋里,桥也叫大洋桥。西南村除了大洋,潘家木桥、洽光桥之间的一个漾,面积也不小,其他还有螺丝滩、三龙潭,都很有名。其中,去年夏天,经过懒下楼公众号的推介,螺蛳滩湿地已经为桐乡及周边地区旅游爱好者所熟知,并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五、两坟、一桥


西南村有个地方,叫“劳坟头”,这是崇福镇民利村劳家的老坟,崇福的劳家,是官宦世家,明朝时候出过山东布政使劳永嘉,劳永嘉的外公家,就是大麻的金家。劳家在清朝时候出过左副都御史劳之辨,《清史稿》里列有他的传。


除了劳家,西南村螺丝潭过去还有大麻徐家的老坟,土改的时候被平整掉了。大麻徐家也是官宦世家,与崇福劳家是亲戚。像徐家、劳家这样的官宦人家把墓地选择在西南村,说明古人对于西南村的环境是非常喜欢的,用民间的说法,也就叫“风水好”。西南村地上“风水好”,在天空中大概也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过去大洋里自然村的东面,有一个铁塔,是个航空地标,我父亲小时候已经有了。


大洋桥,是桐乡市文保单位。大洋桥是一座七孔平桥,始建年代不详,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大洋桥,是清朝乾隆年间重建的,民国《德清县志》有记载,大洋桥是大麻现存最古老的桥,即使以乾隆最后一年——1795年计算,大洋桥至少已经有222年的历史了。


七孔平桥,目前在整个桐乡地区也并不多见,大麻镇黎明村的永顺桥,俗称“土桥”,也是七孔平桥,不过年代比大洋桥至少要晚一个世纪左右。 西南村除了大洋桥,还有杨家木桥、洽光桥,现在都已经改建成新桥了。


螺蛳滩


六、老底子的大家族


西南村老底子乡绅人家比较多,像沈家、杨家、潘家、徐家、羿家、金家,都是地方上的大户,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西南村在民国时期是属于德清县湘漾乡的,担任湘漾乡乡长或者副乡长的人大部分是西南村人,比如沈庆龙、沈梓法、徐寿兴、杨芝涌等人。


沈梓法是西南村螺丝潭人,年轻时候在金子久先生家读过书,他是大麻“民国三梓法”之一,以足智多谋著名大麻。


徐寿兴在临平镇读过书,他与沈庆龙都是浙江省党部入党的国民党员,这在大麻镇是比较少见的,当时一般的党员都是德清县县党部的。


除了以上几位,其他还有湘漾乡民政干事沈坤香、民政股主任沈武龙、经济股主任沈庆法、调解委员会委员杨胜群等人,都足以说明西南村过去是经济比较富庶、乡绅人家比较多的地方。


杨家是西南村的大户人家,居住在西南村的最东南,村子叫“杨家木桥”,过桥就是海宁了。


民国时期,杨家的杨怀英、杨芝涌、杨胜群都是著名的地方乡绅,杨怀英是安定中学毕业的,杨胜群是杭州正则中学毕业的,都是名校。大麻靠近杭州,因此过去大麻的乡绅人家读书,一般都选择去杭州,西南村人到杭州接受中等教育的人有不少,除了杨家,还有沈家的沈晋康、沈鹤明。杨家还出过一位名医——杨环荪。杨环荪是德清新市名医吕仿岩、吕莱贤的学生,是中医外科。他后来长期在临平行医,医术、医德有口皆碑,可以这样说,杨环荪与沈庆浩,一个是中医外科,一个中医内科,堪称近代“西南村两大名医”!


西南村,看夕阳



七、沈氏三杰


过去的西南村,乡绅众多,这其中,当然要以沈家为第一。


沈姓是大麻第一大姓,人才辈出,在地方上的影响非常大,明朝成化三年建造大麻望仙桥的沈本源,是沈家在古代大麻的代表人物。到了近代,沈家的代表毫无疑问就是西南村的沈氏三兄弟了。


沈家三兄弟是西南村大洋里人,其实是四兄弟,不过在地方上影响力的是前面三位:沈庆龙(龙龙)、沈庆浩(浩浩)、沈庆昌。


沈庆龙读过十年私塾,是传统的国学教育,过去所谓“十年寒窗”,在地方实际上是比较少的,可以想见沈庆龙的国学水平是相当高的。沈庆龙担任过湘漾乡乡长,他的女婿就是参加过“青年远征军”的抗战老兵郁忠善,郁忠善的哥哥郁子初,也做过湘漾乡乡长。


沈庆龙的二弟沈庆浩,可以说,他是大麻妇孺皆知的人物,大麻人称为“浩浩先生”,他是一位名医,中医内科,是杭县名医徐子谅的学生兼女婿。沈庆浩医术高明,活人无数,在桐乡、海宁、余杭一带都有影响,有关他治病神效的故事在大麻流传很广,大麻镇自金芝石、金子久以后,医学发达,民国时期出过好几位名医,如果以在大麻民间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来说,沈庆浩无疑是排名第一的。


沈庆浩除了行医,还担任过民国湘漾乡以及大麻镇乡镇民代表会的主席。民国时期西南村乡绅的代表是沈氏三兄弟,沈氏三兄弟中尤其特出的是沈庆昌。


沈庆昌排行老三,他在抗战时期担任德清县政工队队长,领导整个德清县的抗战工作,并最终为抗战事业英勇牺牲。


沈庆昌,1914年出生,他十五岁就进入杭州安定中学读书,安定中学是杭州的名校,茅盾、范文澜等都曾在该校读书。沈庆昌成绩优秀,又精通英文,十七八岁时就发表过一篇用英文写的文章,叫《中国的危险》,从中可以看到他对时局的洞察力和胸怀天下的士大夫精神。


沈庆昌在安定中学毕业以后,考入之江大学文理学院,还没有毕业,正值全面抗战爆发,他毅力投笔从戎,回到大麻,从事抗战锄奸工作,曾担任德清县抗敌救援会大麻分会的主席,沈庆昌不仅有学问,而且自小习武,文武兼备,有胆有识,因此收到德清县县长张友才的赏识,由张友才推荐,担任德清县政工队队长,领导全县抗战,据史料记载,沈庆昌担任政工队队长期间,被他镇压的汉奸“不知凡几”,为德清县抗战事业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1940年11月30日,沈庆昌领导的德清县政工队主要成员在现在德清县新市镇开会,不幸被日伪军发现并包围,沈庆昌对队员们说:“杀身成仁,就在今天!”他带领队员经过激战,终因寡不敌众,最后被捕,英勇就义。他牺牲的时候,只有27岁,他的儿子当时还只有几个月大。


沈庆昌牺牲以后,德清县政府为他写了一篇传记,并上报到浙江省政府,当时的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宏在后来的回忆录里,还提到过沈庆昌牺牲事件。沈庆昌牺牲后,德清县诗人陆振寰写诗祭悼,其中写到:“为君忍滴英雄泪,留向黄龙和酒倾。”如今读来,还是非常悲壮。


附及一下,我的高祖母沈氏,即沈氏三兄弟的姑妈。沈庆昌是我曾祖父的表弟,他的儿子沈云平(云囝),又是我曾祖父的寄拜儿子,算是亲上加亲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