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朋友圈岁月静好,却在生活里苦苦挣扎


 寻找那些诗意的古人,为今人采集样本 

丁衍庸


  点击收听  ▾


两个孟浩然


为你读诗:朱卫东 | 主播


有两个孟浩然。更多人知道的是岁月静好的那个。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李白《赠孟浩然》 


这是李白的诗。作为第一粉丝,李白喊出了他对孟浩然的爱:这是一座只能在脚下跪拜,赞美高洁山。


作为隐士的孟浩然,常年住在老家湖北襄阳。这里,以盛产隐士而著名。而曾经最著名的一位是庞德公。他是东汉末年的隐士,诸葛亮都很看重他。庞德公隐居在鹿门山,采药而终。孟浩然很崇拜他,在庞德公隐居的地方附近,也建了一个小屋居住。


孟浩然写道: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夜来去。

            ——《夜归鹿门歌》 


在傍晚,别人回到人烟稠密的村庄,独有孟浩然回到孤寂的鹿门山去。他享受这种孤单,这种宁静。“惟有幽人夜来去。”这是庞德公的精魂,也是孟浩然自己。

 

孟浩然还写了一首名为《夏日南亭怀辛大》的诗,也给人遗世独立的感觉: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夏日的骄阳如此厉害,但它却忽然落下去了。池塘的月亮,慢慢地升到高空。那炙热、烦躁的白日世界结束了,美好的夏夜随着月亮一起升起。


孟浩然把头发都散开了。他打开窗户,躺卧在这夏日的夜晚。


在炎热的夏夜,不能没有风。果然,风来了,而且是轻轻地吹来,吹过池塘的荷叶,吹过竹林,送来荷花的清香。而竹叶上的露水摇晃着掉下,发出清幽的声响。


这是一个多么潇洒的孟浩然。

 

在古代,散发通常不被提倡,被认为是疯子的行为。就像我们现在形容一个人样子不端正,就说他“披头散发”一样。那时要把头发束起来,仔细修饰。它和人的性别、年龄、阶级、职业、身份都紧密相连。

 

但“散发”也是对古板、僵化生活的一种反对,它告诉人们要遵循自己的内心去生活。在一个人放浪形骸的外表下,有一颗更值得重视的心去关照。

 

而正是因为孟浩然的这种隐逸潇洒,使得诗仙李白也敬佩起他来。

 

可是,还有另一个孟浩然,杜甫眼中的孟浩然。


吾怜孟浩然,短褐即长夜。

赋诗何必多,往往凌鲍谢。

清江空旧鱼,春雨余甘蔗。

每望东南云,令人几悲咤 。

            ——杜甫《遣兴》 


这却是一个破衣烂衫、贫病交迫的孟浩然。在冬天寒冷的夜晚,连被子都没有,冻得不能安眠,于是披一种叫“短褐”的粗布衣服坐起来,眼睁睁在漫长的夜里等待天明。


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孟浩然呢?

 

孟浩然在年轻时,真有一种悠闲的情趣在。他喜欢花草树木,喜欢鸟鸣,喜欢在自然中散步,在隐居生活中自得其乐。


但三十岁以后,他对自己的怀疑越来越多。“遑遑三十载,书剑两无成。”“三十既成立,嗟吁命不通。”他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他不知道自己以往的坚持是不是正确的。


他的一个好友,叫张子容,曾经一起做隐士,如今出山去长安应试,考中了进士,当官施展抱负去了。


他的另一个好友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耕种维持生活,后来也去参加考试,一举登第,授为秘书省校书郎。


而他呢?还在襄阳这个三线城市里做着隐士,穷困潦倒,空有一身写诗的本领。他的父母虽然爱他,但对他都有世俗的期待。


于是,公元728年,大唐开元十六年, 四十岁的湖北人孟浩然第一次来到长安,他也打算参加科举考试了。


遗憾的是,孟浩然虽然诗写得好,但考试却不行。他落榜了。他到处找关系,托朋友帮忙,给大官写摇尾乞怜的诗,却于事无补。他打算离开长安,临走之时,给朋友王维留下一首诗,作为最后的告别: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留别王维》 


他真的是这么做的,他遵守了诺言,回到家乡,从此再也没有去过长安。他彻底地成了一个平民,一个隐士,一个幽人。他死在了襄阳。


人是矛盾的,因为矛盾才更显真实。我们喜欢简单一点,纯净一点,但现实生活里,我们却太世俗,太功利了。我们希望,有一个人能代替我们去纯净地活。如果没有,我们甚至要塑造一个。


于是,我们常常记住的,是一个岁月静好的孟浩然,而忘却了那个一直在生活里苦苦挣扎的孟浩然。


但其实,如果我们理解了孟浩然四十岁时那次去长安的心跳经历,那种挣扎和矛盾,也许才能更懂得英国作家奈保尔的一句话,“生命和人是谜团,是人真正的宗教,是灰暗和灿烂。


本期内容由「为你读诗」诗意生活研究院供稿

 



孟浩然(689—740),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40岁时,举进士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后人把孟浩然与盛唐另一山水诗人王维并称为“王孟”。

灵魂是一只鸟

留言:你有没有安静地听一次鸟鸣?

 

夏天的飞鸟,

飞到我窗前唱歌,

又飞去了。

——印度诗人泰戈尔


有一首简单的诗,很可能是你来到这个世界接触的第一首诗


春眠不觉晓,

去长安 夏日 孟浩然 李白 长安 隐士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