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就拍留学生活纪录片,他用镜头记录最真实的美国梦


C


清柚学员:Markk

本科院校:迈阿密大学 

本科专业:Integrated Digital Media

GPA:3.3+    TOEFL :100+  

申请方向:Communication

目前录取:

纽大 Tandon-digital media

波士顿大学 Communication

石溪大学 Media Arts


同学们好,本期学员故事如约而至,Markk同学作为19spring春季转学的学生,已经进入纽大学习了将近半年的时间,这半年他都经历了哪些故事?他又是如何走上春季转学道路的呢?


问:首先说说你在纽大Tandon学习的感受吧,肯定是大多数同学都想了解的~


我在Tandon已经学习了差不多有半年的时间,这段时间里,我对NYU和Tandon学院最直接的感受就是“实用”,所学的知识不论对于未来找工作,还是直接应用在岗位,我认为是完全够用的。相比迈阿密大学的传媒有用很多,全都是干货。

 

而且IDM专业很友好,因为我之前没有工程的背景,突然开始学技术还是有点吃力的,但是慢慢学习后,发现学习基础和专业课是可以慢慢地入门的,这对于新生来说还是比较友好的。


对于我来说,IDM专业可以让我把有关传媒的相关技术都接触一遍,其实我认为四年的本科学习是来不及深入了解和掌握某个领域的,但是它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入门的机会,可以把皮毛全都粗浅的认识一遍,然后未来再去选择去什么领域进行具体的钻研和学习。

 

问:可以看出来你对传媒是深深热爱的,能分享一下你的故事吗?是什么让你如此热爱传媒呢?

 

那得从小时候说起了哈哈,我从小就非常喜爱看书和写作,在我十到十五岁期间,阅读了大概四十多本书,恐怖小说、玄幻小说、科幻小说、悬疑小说等等,总之一切我能接触到的,我都会尝试去看。


然后书看的多了,你懂的,我就开始尝试自己去写,我差不多写了15本小说,虽然现在来看比较幼稚(笑),但是我非常享受创作的过程,每次在写作的时候,脑海里就像一个巨大的放映机,播放着我想象的画面,而我的手则不停的描述着精彩的一幕幕。

 

所以我觉得是我的爱好带给了我无边的想象力和创作力,也得益于我的爱好,在我日后的电影拍摄中,对故事和镜头有了扎实的基础,文字和画面对我来说紧密相连,可以说这是我热爱的开端吧。

 

(Markk作品《MAYFLY 蜉蝣》微电影截图)


上了高中后,因为我高中是在美国读的,第一年就发现在美国学习并不轻松,所以我每天早上睁开眼睛都会看一遍励志视频,我也喜欢分享喜欢的励志视频和文章,希望能够激励到身边的同学。


渐渐的我脑海里萌生了一个想法,我想拍摄一组纪录片去展示留学生在美国的真实生活,同时也可以鼓励留学生坚持自己的梦想。


当时用了三个星期的时间,完成了我人生第一个电影作品《ON MY WAY》,成品出来后,反响很大,优酷播放10000+ ,这股动力驱使我不断挑战自己,在第二年,我又完成了第二个电影作品《MAYFLY》,鼓励抑郁症患者坚强的和病魔作斗争,作品出来后反响很大,被bilibili评为最佳外语片,被北京尚善慈善基金会转发并在公益讲座中公放。

 

当我的付出获得了一部分人的认可时,那么我的付出就拥有了意义,这也是我热爱传媒的原因,我可以利用这个形式讲述和分享我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我想要表达的一些东西。当我和别人分享我的想法时,我是发自内心的开心。

 

问:能仔细说说你拍摄微电影的细节吗?当时身为高中生的你是如何做到的?这对于当时年纪的你是个不小的挑战吧。

 

拍摄《ON MY WAY》留学纪录片的原因之前也提到过,第一,我希望能够给在中国的学生展示一个真正的美国和留学生活;第二,我希望通过纪录片去传达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激励正在异国努力奋斗的留学生。

 

2014年年初,我和我的朋友一起向学校申请拍摄一个纪录片,主题就是关于留学生在美国的生活。我依稀记得我们四个坐在木地板上,大家不停的在纸上写着画着,解释着自己眼中的美国,在经历一个星期的头脑风暴后,我们把基本的框架和故事情节定好,带着“边拍边体会”的心态我们开始了留学纪录片的拍摄。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拍摄电影,我的朋友J和K之前都有过相关经历,很多具体拍摄和技术的问题他们都完成的非常好。很多惊艳的镜头都是在室外零下几十度的情况下拍摄的,他们都是非常有天赋的电影从业者,对于镜头和剪切有着自己独到的想法。


组员E担任男主角,他以“半真实半表演”的形式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影片,由于他刚开始的英语很差,我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和他一起录旁白。当时我朋友J问我,为什么我不亲自录旁白,我告诉他这是E的故事,他生涩的英语能够让人体会到他的努力。E没有辜负大家,在无数次录音后,把最好的效果呈现在了荧幕前。我为团队里每一位感到骄傲和自豪。

 

(Markk作品《MAYFLY 蜉蝣》微电影截图)


问:当时内心一定是非常激动的吧!

 

是啊,很多留学生发邮件告诉我们,这些年大家都认为留学生在美国过着光鲜亮丽的生活,但内心深处的孤独和艰苦却鲜为人知,而我们的纪录片详细的描述了这样的生活状态。


当时还有很多中国的家长和学生通过我们的纪录片,更加客观的了解了美国和留学生活,大量的留学机构的公众号转发我们的纪录片,还有不少的学校课堂上公开播放我们的纪录片。

 

当时面对这样空前的反应,我们整个团队都开心到不行。我们知道我们成功的激励了那些漂泊海外的留学生,也把最真实的美国学习生活展现给了那些即将实现“美国梦”的学生。当时作为一个高中生完成了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我们团队庆祝了整整一个晚上。

 

问:那么,你所理解的美国梦是什么?

 

这个问题我当时有认认真真的思索过,在美国梦面前,是没有所谓的平等的,每个人的起跑线都不同,每个人的人生轨迹也永远不会相同。


但美国梦之所以会梦想成真靠的是每天的坚持和热爱,不管别人比你多优秀,不管别人比你多聪明,不管别人比你多有钱,永远永远不放弃努力,因为你要知道你一旦放弃了,那你就什么都没有了。


美国梦不会保证你努力了就会有结果,但它警示,如果不努力,你连机会都没有。


很残酷,但还是有这么庞大的人群每天为此奋斗努力,这注定是一个艰辛漫长的旅行,你会质疑自己,你会孤单,会失落,你不必每天都在跑,但你要确定你在正确的方向前进。我想这就是我们的纪录片想传达的。

 

问:所以正是这种力量让你产生了转学的想法并促使你决定转学吗?

 

我最直接的想法就是,我认为我当时就读的学校并不能满足我学习的需要吧。


在迈阿密的学习生活很有趣,但随着学习的深入,我渐渐开始觉得这里缺乏一些我想要的东西,我渴望能接触到更多传媒前沿的科技,想要更多挑战。我希望可以学习一些实用的东西,可以用来实践的东西。


还有就是“纽大”,纽大对我来说有着无穷的吸引力,我的成绩并不算突出,但丰富的课余经历让我以另一种形式探索传媒行业,这是我转学的原动力。

 

(Markk作品《MAYFLY 蜉蝣》微电影截图)


问:能跟我们说说你的转学经历吗?

 

首先我的标化成绩在申请中并不是特别突出,虽说美本转学相对容易,但想转入竞争激烈TOP30的纽约大学,我心里其实很没把握。


多方打听下我认识了清柚教育,跟顾问老师聊了很多,最后决定让清柚辅助我的申请,我一直很向往纽约的文化氛围,而且纽约作为金融和文化中心,传媒业的整体发展也非常迅速,所以我的选校集中在纽约以及波士顿地区。


春季转学申请时间比较紧张,顾问老师为我做了一份完整的时间规划,确保我能在最短时间提交申请,这是我当时印象很深刻的一点。

 

文书上来说,我的背景很丰富,但是可能对于大部分经历丰富的学生来说,都面临着一个比较困难的点是,我不知道该如何挑选,也不知道该如何最大化地突出亮点。


很感激清柚老师一直和我保持着密切的沟通,多次跟我电话帮助我梳理文书思路,花了大量的时间讨论如何筛选加工我的经历,也挖掘到了很多埋在角落里的细节。


这是我之前没有想到过的,他们完完全全的把重点放在了我身上,隔着时差,就这么一天一天的商量,讨论,否定再讨论,最后我的文书出来后,心里是满满的感动。后面的申请就很顺利了。

 

问:通过这次申请,你有什么想告诉其他同学的吗?可以给其他准备转学的学生一些建议吗?

 

我想告诉同学们的是转学要趁早,大部分学校大一的课程相对基础,这绝对是提高GPA的好机会。同时早转学也能让你更快达到新学校的学分要求。如果你跟我一样有转学的想法,最好在大一下学期或者大二上学期就转学,该痛快的时候就痛快一些!


本科学习的负担很重,我说真的,不要小看国外大学的教学,再加上身为国际生的压力,我身边很多同学都会觉得自己没精力参加课外活动。但我觉得只要自己有兴趣,就要积极找机会去实现。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最后,让我们以Markk同学拍摄的励志留学生纪录片《永不言弃》 来结束今天的访谈吧~愿所有的留学生在自己的道路上勇敢前行!







这里“阅读原文”,查看更多留学信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