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风“摩洛哥 西班牙 葡萄牙 安道尔” 之行(1)

采风“摩洛哥,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之行(1)

天气晴朗五月里,出行采风好时光。

开启“摩洛哥,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之行......

出发之际的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大厅内“模特秀”格外热闹,预示着我们此行亦会有个不错的好兆头。

登上“阿联酋航空公司”的这架(波音787)飞行器……


阿联酋航空公司的空姐服务上乘;波音787飞机每排九座,宽敞明亮洁净。


从上海浦东起飞,空中飞行约九个小时,机舱外的景物已经清晰可见......

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至阿布扎比距离约七千公里。

飞机平安落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阿布扎比国际机场。


在阿布扎比换机……办理出入关;候机、转机,在阿布扎比机场,差不多又花了四个小时。


2017年赴埃及也曾在此转机。因那航班时间无缝对接,未及仔细端详,


这一次细瞧,还真有些亮点……

阿布扎比国际机场是全球客流量、新航班增开数量和基础设施投资发展最快的机场之一。

“土豪之都”阿布扎比名不虚传,商业繁荣......

阿布扎比机场的候机大厅建筑也是别具一格,浓浓的阿拉伯风......

再次登机飞抵摩洛哥首都拉巴特,空中飞行时间也得近九个小时,拉巴特与上海时差()八个小时,

依然乘坐“阿联酋航空公司”的(波音787)飞行器......

飞抵摩洛哥首都拉巴特机场。我们的“摩洛哥,西班牙,葡萄牙,安道尔” 之行,第一站选择了摩洛哥首都拉巴特。


拉巴特是历史名城。位于该国之国境的西北部,濒临大西洋。

 这里既是历史名城,这里也是各国电影人“趋之若鹜"前往觅景之地……

充满艺术与魅惑之感的天然电影外景地……


拉巴特气候宜人沙滩细软。旧城具有中世纪阿拉伯式风貌,四周有城墙。

乌达亚堡位于拉巴特老城以东,布雷格雷格河入海处,濒临大西洋,为一古城堡建筑群。始建于12世纪柏柏尔王朝,后为阿拉伯王朝所用,曾被葡萄牙人和法国人占领。

现存乌达雅堡对外开放区域分三部分,花园;博物馆;还有高空平台等,供人们参观。

乌达亚堡,堡内保留着柏柏尔民居和街道。

面朝乌达雅堡的拉巴特街景。摩洛哥人口总量为3322万人(2013年统计)

乌达雅堡入口处,这小女孩在走已被网络炒作的“网红之路”。

摩洛哥全国城市人口占总人数的1/2以上。西撒哈拉人口4.2万,定居的有3万人,其余多为游牧民,主要是摩尔人和阿拉伯人。首都拉巴特,人口约165万。卡萨布拉卡人口563万,非斯人口178万,乌季达177万,马拉客什117万,梅克内斯100万,丹吉尔91万。

我们在此晚餐的拉巴特饭店,阿拉伯穆斯林风格的建筑与装潢。


来到摩洛哥拉巴特,第一次品尝摩洛哥餐,品味与质量都还有很大的提高之空间。

这是我们在摩洛哥拉巴特下榻的HELNAN酒店。

本月为摩洛哥当地伊斯兰教(穆斯林)之“斋月”,信徒们均得“白天不进食;不喝水”(夜晚可以进食喝水)

以此考验信徒们的坚定、虔诚度......带来的直接效果1、缓解堵车 2、由于白天都饿着肚子干活,气都不顺,各行业的服务质量明显下降。


前往 卡萨布兰卡 & 哈桑二世清真寺

哈桑二世清真寺

落在摩洛哥首都西部最大的海滨城市卡萨布兰卡,距首都拉巴特90 公里。该寺三分之一面积建在海上,是为了纪念摩洛哥的阿拉伯人祖先自海上来。

整个清真寺可同时容纳10万人祈祷,是世界第三大清真寺排在沙特麦加和麦地那清真寺之后。

该清真寺分主体大殿和露天广场两部分全部占地面积9公顷,洁白的大理石墙壁精雕细琢,

殿内外回廊玉柱气宇轩昂。主体大殿内可容纳2.5万名穆斯林祈祷,广场上可以容纳8万名穆斯林同时礼拜。

主体大殿屋顶可以遥控开启闭合,25扇自动门全由钛合金铸成,可抗海水腐蚀。正门重35吨,据说只有国王来了才会打开。正门不用钥匙,而是使用一组密码,否则就是撬也撬不开。

大殿内的大理石地面常年供暖,冬季气温降低时,地板可以自动加热;夏季室内温度过高时,屋顶可以在5分钟内打开散热。

宣礼员还可以乘电梯直达宣礼塔顶,从这里发出的诵经声可以传到市内的每个角落。

为建造这座清真寺,摩洛哥举国捐赠,筹措建筑资金5亿多美元,其中3/5是国内外的捐款,其余由政府出资。工程由一家法国公司承包,19878月正式动工,

据统计,3万名工人和技术人员移沙填海,日夜奋战,用掉了30万立方米混凝土、4万吨钢材和6.5万吨大理石。经过5年的施工建设该清真寺建成并从此成为卡萨布兰卡的新标志。

对设计者、建设者们油然而起敬意。

宏伟建筑前,我们合个影……

 卡萨布兰卡(Casablanca)位于摩洛哥西部大西洋沿岸,是摩洛哥历史名城,全国最大的港口城市、经济中心和交通枢纽,

       

卡萨布兰卡因其同名电影而闻名。同时又被誉为“摩洛哥之肺”、“大西洋新娘”。

卡萨布兰卡市,是摩洛哥最大的城市,北非最大最重要的港口,在非洲无论从济还是人口数量上都是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卡萨布兰卡在西班牙语中原意是“白屋”。

《北非谍影》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位美国人雷克.布莱恩(Rick Blaine)在卡萨布兰卡开了一家非常受欢迎的夜总会。玩世不恭的雷克拥有两张宝贵的通行证,纳粹少校史特劳塞(Strasser)因追踪捷克地下阵线领导人维克多.拉塞罗(VictorLaszlo)而来到卡萨布兰卡,当地警察局长雷诺(Renault)竭力取悦纳粹少校。雷克偶然发现维克多的妻子伊丽莎(Ilsa)......于是,故事就此展开......

我们来到卡萨布兰卡市区的“里克咖啡馆”,这家咖啡馆亦然因好莱坞电影《北非谍影》而为世人所认识。

这虽说是好莱坞制片人虚构的场景,仍不影响人们络绎不绝来到这里。

时光荏苒,到了2001年,一位来自美国的忠实影迷凯西-克拉格,他在卡萨布兰卡买下一幢别墅,

凯西-克拉格仿造电影中克里咖啡馆的装潢,在卡萨布兰卡建起了这家RICK~q~ CAFE CAFE,让喜爱这部影片的人来这里,订座是需要提前预约。

卡萨布兰卡圣人区是在20世纪30年代由法国人建立的,当时的目的是解决住房短缺问题。

圣人区的建筑风格结合了摩洛哥传统建筑与现代设施和法国的风格,包括清真寺的朝向等要素。

圣人区一旁有个不错的集市,在这里有许多工艺品商店,面包店和咖啡馆。

鸽子广场,即 哈桑二世广场是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市中心的一个广场,因为有着无数起落的鸽子

而鸽子咕咕的鸣叫声,当地人也习惯地称它为鸽子广场。这是当地人们休闲的场所。

广场上不乏身着各式服装的男女,与和平鸽一同沐浴在阳光下,

观赏着自由自在飞翔的鸽子和散发着雾气的喷泉;

端详着广场上大声叫卖招揽生意的商贩;凝视着步履蹒跚的孩子追逐鸽子的身影。

卡萨布兰卡的海滨大道往南转弯处,因为有一家当地知名的咖啡厅“迈阿密”,因此就以“迈阿密”命名了这条大道。

迈阿密咖啡馆坐落在高高的堤坝上,两边临海,坐在露天的院子里,眼前可见一望无际的大西洋。

海滨大道树立着摩洛哥现任国王穆罕默德六世及其全家的像片。

离开卡萨布兰卡之前,我们在海滨大道大西洋畔合个影。接着,驱车约100公里返回拉巴特。

拉巴特的摩洛哥皇家宫殿及办公区域。拉巴特皇宫,位于拉巴特市中心,

该皇宫始建于1785年,占地2平方公里,是典型的阿拉伯宫殿建筑。

宫殿式样各异,其中要数里雅德宫最为宏伟壮丽。皇宫的防务戒备森严。

同在皇宫大院里的麦克苏尔清真寺,是专门提供给皇室成员们去做礼拜的。据介绍,麦克苏尔清真寺也与当地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摩洛哥皇家宗教活动中心都是在麦克苏尔清真寺举行的。

当皇室有人去世或者有孩子出生,也都会在麦克苏尔清真寺举行。麦克苏尔清真寺周边的景色及其园林也很出彩。

麦克苏尔清真寺是做礼拜的伊斯兰教建筑群体之一,有时也会在麦克苏尔清真寺举办一些宗教功课,譬如:宗教的教书以及宗教宣传等等。清真寺在摩洛哥也被叫做礼拜寺。


在这里,瞬间一切万物都会安静,时不时地可以听到古兰经的吟诵声与虔诚的祈祷声在回荡,亦然会让人们能够享受到安宁的氛围......

穆哈穆德五世陵寝 拉巴特还有一个重要的建筑就是穆哈穆德五世陵寝,它仅但规模很大,

更重要的是它建在了拉巴特的象征即哈桑塔和摩洛哥最古老的哈桑大清真寺的遗址旁……

  穆罕默德五世陵墓位于拉巴特市中心。穆罕默德五世国王于1956年领导摩洛哥走向了独立,他1961年去世后开始修建国王墓,历时9年建成。

内部由大理石装饰,地板为花岗岩,室内装扮的金碧辉煌,体现阿拉伯穆斯林优美的建筑工艺和摩洛哥特有的建筑装饰艺术,是摩洛哥建筑的杰出代表。

穆罕默德五世陵墓建筑整体为现代阿拉维王朝建筑风格,外观为白色轮廓,屋顶为典型的绿色瓦片屋顶,建筑庄严雄伟,风格典雅。

这是穆罕默德五世陵墓大门出入口的骑马卫兵在执勤。

拉巴特运动帆船集聚之地。画面中两帆船左侧,是一家当地小有名气的西餐厅。

我们在这海湾餐厅里享用了一次较为正宗的“摩洛哥"式西餐。

前往梅克内斯  离开拉巴特,车行240多公里,抵达梅克内斯(古罗马北非遗迹)这里的气温已超35摄氏度......

梅克内斯系摩洛哥四大皇城之一,现为摩洛哥第五大城市,是摩洛哥橄榄油、葡萄酒主要产地。

罗马古城废墟 沃鲁比利斯 在梅克内斯以北30公里,是有名的罗马古城废墟。据历史记载,公元一世纪时这时是繁华城市,

这里留有保存完好的凯旋门、剧场的白石圆柱。甚至成的街道、剧场、住房、油房、公共浴室、市场等亦清晰可辨,

人们 建筑 摩洛哥 清真寺 鸽子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