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林志玲,量产罗玉凤?这些车怎么就“长残了”!


“炫酷、前卫、先进···”这些关键词总会伴随着概念车出现,圈粉无数的概念车也许吸引大量“求量产”的呼声。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那些从炫酷概念形象中走出来的量产新车,却时常给车迷们泼冷水,让大家一次又一次地感叹:还是概念车好看啊!


这一种现象并不罕见,无论是丰田全新一代GR Supra跑车还是宝马的新Z4,虽然它们都有着不错的外观设计,但和它们的概念车相比,视觉落差仍然明显。为什么量产车就不能直接沿用概念车的设计呢?


丰田GR Supra


新一代宝马Z4


想要找到这一个问题的答案,我们首先要了解概念车的作用。概念车,就是汽车厂商对于其品牌汽车未来发展方向的展望,是汽车设计团队想象力与产品规划思路、技术发展动态的展示平台。


  概念车有很多种  

  不是每一种概念车都能量产  


在数不清的概念车之中,它们又会被分为三大类别,首先就是大家最为熟悉的以展示设计思路与技术发展为目的的概念车,这些概念车造型设计相对夸张,但是大家能够从其外观造型中窥探该品牌未来车型的设计风格转变。此外,汽车厂商还会重点介绍此类概念车的技术亮点,展示其在技术研发领域的发展方向。


代表阿斯顿马丁高端子品牌Lagonda未来设计思路的All-Terrain Concept。


上海车展期间奥迪以AI:ME概念车展示了奥迪对于未来城市通勤方式的设想。


而还有一类概念车则几乎不受约束,它们的外观设计天马行空,完全不考虑技术研发和实际生产的可行性,仅仅是为了体现设计团队对于某一类特殊车型的构思,或是车厂针对历史经典车型的致敬,与品牌量产车发展不存在太多的关联。


宝马的Hommage系列概念车专为致敬经典宝马车型而设计,不会被投入量产。


奔驰的Vision GT概念车是知名赛车游戏Gran Turismo与众多汽车厂商合作的设计作品之一。


那么剩下的,就大多是为新款车型铺路的带有具体量产目标的概念车了。这一类概念车有着比较明确的量产意图,大多针对单一款车型设计,比如过往的丰田FT-1 Concept、奔驰的Concept X-Class、奥迪的Le Mans Quattro等等,它们最终都成为了单一款量产新车。


丰田FT-1 Concept最终成为了新一代的GR Supra跑车。


奔驰的Concept X-Class是奔驰最新的皮卡系列X-Class的前身。


炫酷的奥迪Le Mans Quattro最终成为奥迪旗下首款中置引擎超级跑车:R8。


  概念车怎样变成量产车? 


但是对于大部分的概念车来说,从概念走向量产是一个相当漫长且复杂的过程。首先,在确定量产计划之后,设计团队需要与工程团队进行沟通;作为以展示为目的的概念车,其相对激进的外观设计虽然看起来很炫酷,但是一旦进入实际生产阶段,将会使整车制造成本大幅提升。因此针对生产难度较大的设计,需要进行修改。



此外,概念车身上一些并不符合法规要求的设计,比如车身上不符合行人保护的尖锐造型、不符合法规要求的大灯设计、无后视镜设计以及难以通过安全测试的无B柱车身等都将根据量产需求进行改动。


概念车常用的无B柱设计,由于侧面碰撞安全性极低,因此也不会出现在量产车身上。



据悉,现款别克君越的内饰在量产化修改中因方向盘中部无法容纳安全气囊,致使方向盘中央部分被拉长,这就是设计向工程妥协的一个典型例子。


在经过众多修改之后,概念车才会进入原型车制造与测试的阶段。在此期间,概念车设计初期提及的各项技术革新与性能指标将会得到落实,原型车将会在实验室以及开放道路上接受针对动力系统、底盘以及电子系统等多方面测试,此外还将会继续对部分设计细节进行微调。


亮相古德伍德速度节的丰田GR Supra伪装测试车。


最终,当原型车测试工作完成,量产版本设计最终定稿后,新车才会正式发布,此时它的外观与概念车相比,已大不相同。当然,市面上也有像雷克萨斯LC系列跑车、宝马i8等几乎完全沿用概念车设计的车型,但是从它们非一般的售价便能看出,炫酷外观的背后是惊人的制造成本。


Concept Z4身上众多激进设计被修改,其中除了降低制造难度之外,还需要为行人碰撞安全、动力系统布置等内容进行妥协。



  结语  


从概念车到量产车,外观与内饰的改变是设计向生产技术和成本的妥协,这是每一款新车都要经历的过程;至于其最终的成果如何,量产车能否如概念车一般俘获消费者的芳心,那就得看设计团队的功力,以及新车自身的产品力了。


车品教授 外面下雨,车内大雾?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