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滨水空间案例:这家英国设计公司诠释了“惊艳”!



创意滨水空间 (Creative Waterfront Space)

看到下面这张照片,大家一定在想,英国伦敦泰晤士河上的议会大厦岸边,何时出现了这些水上漂浮平台?

这其实是一个叫做“星光兰”的概念设计项目,带来这么好玩项目的设计魔法师,正是来自英国的——SPARK 思邦。

主创合照△

SPARK 思邦拥有一个充满活力的团队,由覆盖16个国家、横跨3大洲的设计师组成,将国际与本地人才的最佳经验相结合。SPARK 思邦的办公室分布在伦敦、上海和新加坡。

SPARK思邦创始人:Stephen Pimbley 斯蒂芬. 平博理

创始人斯蒂芬. 平博理于1984年作为 Gulbenkian 学者身份毕业于伦敦皇家艺术学院。2000年他在亚洲设立事务所并负责设计了新加坡克拉克码头项目,该项目也获得多项国际大奖。

他经常在欧洲和亚洲范围内发表演讲,并在英国、德国、法国、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多所大学内执教,同时他也是皇家艺术协会的会员。


SPARK思邦合伙人:Wenhui Lim 林雯慧

林雯慧女士是SPARK思邦建筑的合伙人,12年来为思邦主持设计了多个国际级的重要作品。她的设计视野非常开阔,擅长复杂的总体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创作。

林雯慧女士也是SPARK思邦精神“建筑与设计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引领者之一。2017年,她先后受邀在布里斯班举办的亚太建筑研讨会和昆士兰大学发表演讲。2018年起,林雯慧还担任亚洲国际地产大奖的评委会主席。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SPARK思邦创造的10个令人惊叹的滨水空间项目!



 01 

 CLARK QUAY 

新加坡克拉码头复兴项目

关键词:ETFE“天使”天篷、莲花盘、风信子

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来到克拉码头和旨在于提升新加坡克拉码头(Clark Quay)的商业价值,凯德集团选择SPARK思邦作为这个商业复兴项目的设计师。

凯德集团投资4.4亿人民币,致力于用创意设计来带动这一区域的商业和休闲环境,给这一历史河岸码头赋予新的活力和发展契机。

从全盛时期服务于新加坡河上忙乱的贸易而后逐渐破落,加上1980年不成功的商业区改造,克拉码头不但没有被振兴,反而越发破落了下去。

克拉码头拥有150年历史

2002年SPARK思邦被委托对这块3公顷呈钻石状分布的地块进行再生项目设计。

对于SPARK思邦该项目总设计师斯蒂芬. 平博里的挑战不仅是提供一个富有吸引力的街景和河岸景观,也需要应对常年气候问题并设法减轻室外的高温、大雨等不利因素对商业街区的影响。

河岸边区域 ▽

改造前的克拉码头河岸边区域

SPARK思邦将廉价的小饭馆、商亭和混乱的人行道从河岸区搬走,重新规划以传统的排列形式面向新加坡河带平台的商业街。

改造后的克拉码头滨水空间

这些延河岸的用餐平台被戏剧化的被称为“莲花盘”(Lily Pad),而其上点缀河岸的伞状的遮阳篷被叫做“风信子”(Bluebell)。


被称为“莲花盘”(Lily Pad)的用餐平台

新加坡航空宣传海报引用了克拉码头的形象


“风信子”遮阳篷

商业街 ▽

设计师的精心设计将从前闷热潮湿的破旧商业街转变为气候宜人的街景拱廊。

改造前的克拉码头破旧商业街

雅致的天篷设计用以抵挡新加坡的高温气候,为游人提供了维持在28摄氏度左右的温度。

著名的“天使”(Angels),弹性的伞状结构是由钢结构支撑的高强度、轻质的ETFE (四乙基氟乙烯)的衬垫天篷。

ETFE“天使”天篷

在“天使”支撑处像鲸鱼尾巴似的慢速风扇口,可以为街道提供人造新风。

该项目的成功关键在于设计师和工程师针对当地湿热气候,巧妙设计了极具视觉效果和创造环境效益的遮阳和风循环系统。

采用被动式的可持续技术,整个街道可以降低5摄氏度。


项目荣获多项国际大奖,包括Cityscape 2008 “最佳滨水大奖”、Cityscape 2007 “建筑回顾大奖”、奔特利系统可持续社会“商业建筑创新奖”等。

项目建成后,克拉码头成为了新加坡必到的十大旅游目的地之一,每年有1200万游客到访克拉码头。


 02 

 Solar Orchid | 星光兰  

SPARK思邦研究项目

关键词:漂浮熟食中心、太阳能发电天蓬

基于传统延续和未来设计的想法,SPARK 思邦创想了一个名为“星光兰”的漂浮熟食中心项目。

这个设计是一种设备齐全、由太阳供能的漂浮性摊位造型,设计想表达的愿景是修复日渐疏远的新加坡人与其滨水之间的关系,同时宣扬和激活这种当地传统的休闲方式。

在星光兰上远眺新加坡滨海湾花园的超级树(Super Tree)

在星光兰上远眺新加坡著名的金沙酒店

这个项目被想象成将是一个可移动、可重组和可持续的水上漂浮熟食中心,它们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形式绽放。

星光兰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形式绽放

“星光兰”未来方案在原有新加坡街头移动熟食摊位的机动灵活性基础上,加之以可持续的、自给自足太阳能供电的漂浮体概念。

每朵漂浮的“星光兰”都能容纳一至三个个熟食摊位(内置嵌入式排气,水电气及垃圾收集和废水回收)及配套的桌椅。

这个结构的盖顶包含花瓣般的光电管薄膜,它可以跟着太阳光的足迹。

星光兰的盖顶采用花瓣般的ETFE 膜和光电管薄膜

“星光兰”盖顶是花瓣般的ETFE 膜和光电管薄膜,它们形成双曲抛面,由一个三支的机械臂支撑,可以倾斜角度跟踪太阳。如同绿叶的功能,这个盖顶的设计是可以遮风挡雨的,同时可以让表面积最大化以捕捉太阳能。

斯蒂芬.平博理说:“重塑熟食小贩中心的想法来源于普遍存在的一个趋势,那就是传统熟食小贩的生活方式和流行程度正在逐渐衰退。

传统熟食小贩

我们试图重新为这种熟食小贩的类型和概念注入活力,同时保留新加坡最具灵魂的餐饮体验。我们还打算激发小摊位与具体地点空间相结合的潜力和可能性,例如:以“临时性桥”的形式横跨河湖之上的摊位。”

星光兰在新加坡滨海湾花园岸边

星光兰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上

星光兰在纽约曼哈顿海岸边


 03 

 Shanghai International Cruise Terminal 

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

关键词:国际上首个缆线魔幻吊舱、未来科幻

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是SPARK思邦帮助达成了上海市政府对于在市中心建造新型海洋交通设施的愿景,建立了一个吸引当地居民及游客的充满活力的公共空间。

该项目占地超过260,000平方米,横向总跨度长达800米,地处历史悠久、通行极为方便的上海北外滩面江黄金沿岸区域。

项目在任一时间段都能停泊三艘八万吨级的油轮,预计每年旅客迎送量将超过一百五十万人次。

沿滨江的建筑表面提供了第二层幕墙,让朝南的商业办公空间免受强烈光线的影响,同时在两层幕墙之间设置了室外阳台空间以供人们可以俯视黄浦江景。

入夜,栓系大楼表面的鲱鱼骨头般曲度精美的排排桅杆被城市的灯光所照亮,并映射在江面上。

而在其中两栋大楼之间的空隙处— 矗立着一个巨大的玻璃“桌子”,桌子里面悬吊着数个不规则造型的吊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