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越南,香港,温哥华——一个西关小姐的迁徙路线


温哥华的印象之一,是越南餐厅遍布大街小巷,是温哥华这个“亚洲美食之都”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实,许多我们熟悉的人物,都是越南裔,如电视剧《上海滩》中丁力的扮演者吕良伟,香港歌手许志安,还有“庙街歌王”尹光等等。


历史上的越南与中国山水相连,民族同根,文化同源,以“南天小中华”自称。走在大街上,几乎一模一样的亚洲面孔,我很长时间都傻傻分不清谁是中国人,谁是越南人。


与中国华侨一样,大量的越南人也定居在温哥华。在他们恬淡宁静的生活背后,却折射着往昔风起云涌的大时代——我的邻居妙姨,就是这样一个好例子,只是她的经历更曲折一些。


越南自古代建国以来,就一直处于高频战争状态


说起来,我跟妙姨认识,还真是缘分。


有段时间,我要每天在家门口的巴士站等车,然后倒车去上班。


恰好妙姨也在那里等车,见到我总是友好地用英语问候搭讪几句,于是我也回应一番“今天天气呵呵呵”之类——典型的加拿大式陌生人相处模式。


虽然每次只有几分钟,但相谈甚欢,一来二去,也就慢慢熟络了。


有一次,另一位阿姨也过来等车,见到妙姨就是blabla一通广东话,妙姨也叽里呱啦用广东话爽快回应着——字正腔圆,犹如珠落玉盘。


我一听,只觉下巴都快掉地上了——原来大家是老乡啊,害我瞎掰了一通英语。


她调皮地哈哈大笑:“你皮肤白,像北方人,我不会讲国语,只能讲英文咯!”


其实除了广东话、英语,她还能讲法语、越南话、日本语,当个小型联合国会议翻译卓卓有余。


当然这种能力来之不易,背后的故事一箩筐——不过说起来都是泪啊。

 

妙姨祖居西关——对,就是那句著名的“东山少爷、西关小姐”俗语里的广州西关。


清朝中叶以来,广州作为对外通商口岸,经济持续繁荣,富贵人家多聚居于西关。家住西关,曾是身份象征。


伴随对外开放的,是新式学校的日趋完善,西关小姐也就有了与男子同样受教育的机会。


作为最早接受欧风美雨熏陶和洗礼的女子群体,西关小姐打扮入时,锦心绣口,学贯中西,是时髦的代言人,更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线,风头一时无两。

 

及至20世纪四五十年代,国内战乱不断,经济恶化,妙姨家道中落,加之食物短缺,一家人只能破釜沉舟,一路跋涉,迁居南洋。


在越南安定下来后,妙姨父亲重操商人旧业,短短几年内,倒也混得风生水起,三餐无忧。


年少的妙姨,在异国他乡里,又重新过上了好日子。 

 

无奈大时代的洪流之下,小市民只能挟裹其中。


1955年,越南战争爆发,并一直延续到1975年直至西贡陷落。超过100万越南人在战争中死去,大量越南人流离失所。


好不容易盼到国家统一,1979年却又爆发了中越战争,政府实行排华政策。

越南华侨被没收财产,剥夺权利,生意也被迫中断,无以为继。


大批华侨不得不扶老携幼,冒着生命危险投奔怒海,乘坐大大超载的木船到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寻求难民庇护。


他们,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越南船民。


在经历了茫茫大海的饥寒交迫、一批又一批的海盗、随时随地爆发的疾病和死亡之后,船民中,只有少部分人能幸运地抵达目的地。


然而,这些国家很快便关闭了难民通道。


海上漂流的越南船民,要求允许靠岸


所有的路都被堵死之下,只有当年的香港,向走投无路的越南华侨敞开大门。


年少的我,没少听香港电台用越南语广播的“不漏洞拉”船民政策。


尽管船民问题困扰香港近20年,但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人道救援壮举。


仅1979年,香港就接收了74,000名越南难民,其中包括了妙姨一家。


稍后,日内瓦“关于处理越南难民”国际公约,将香港列为第一收容所。


只要到达第一收容所的难民,就可以申请第三国的庇护。于是英国、加拿大、美国等各国政府的难民署,纷纷派特使到香港接收难民。


这段时间,约有200万至300万越南华裔被迫离开越南。由于越南的排华政策,当中大部分是越南华侨。


试想,几百万人倾家荡产,投奔怒海逃离越南,是什么样的悲壮情景!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人道主义灾难啊!   


基于人道立场,加拿大政府于1979年,与国际慈善组织“门诺派基督教救助中心”达成了一项开创性的协议——以民间担保的形式接收越南难民。


具体方式是,教会或家庭出资,担保难民来加拿大,并负责他们第一年的所有开支。政府则给予他们永久居民身份。


之后,陆续有近40个教会团体和慈善组织效仿参与救助难民,总计接收了约65000名越南难民。


九死一生的妙姨一家,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在经历了各种颠沛流离和海上惊魂之后,来到了加拿大温哥华。

 

门诺派基督徒国际救助中心与加拿大政府签订协议


说起这段劫后余生的往事,妙姨总是心怀感恩。


刚到加拿大时,他们的日子过得很艰难。在加拿大没有亲属,语言不通,又恰逢加拿大经济低迷,找不到工作,生活难以为继。


还好,他们被安排住在唐人街,语言和生活还算便利。与当地华人也是同宗同源,大家守望相助,一起挣扎向前。


慢慢地,年轻一代的他们学会了英语和法语,经济上也逐渐独立起来,小日子过得越来越有滋味。他们的第二代,很多还成了栋梁之材。


是啊,温良恭俭让的人们,到哪不可以落地生根,安居乐业呢?

 

他们,生逢乱世,亲历人如蝼蚁、命如草芥的惨烈,所以更懂得珍惜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他们,挣扎求存,砥砺前行,最后云淡风轻地告诉世人——我们,并没有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只是,我们侥幸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里。

 

本文系加美必读读者投稿。

 

  • 本公号欢迎读者来稿,采用即有优厚稿酬,稿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海外华人关注的热点分析;

    华人在海外的生活感悟与奋斗故事,本人亲历与采访他人均可;

    移民留学亲历过程与经验教训。

  • 稿件要求真情实感,不能做假,也不可有歧视言论

  • 投稿邮箱:672169141@qq.com

  • 加交流群请先加投稿微信ID:yiqijianada 转发必读文章并截图,验证后可入群。


商业推广需求请发邮箱:672169141@qq.com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