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开始第六次战略转移,我国千万要小心(好文,强烈推荐)

请点击上面蓝字免费订阅本账号! 


文/戴旭


战略东移——美国百年来第六次捕猎式全球战略转移,每一次战略转移必以肢解对手为目的!


美国建国之初,由于意识到自己是一个偏居一隅的弱小国家,华盛顿在告别演说中留下了著名的“孤立主义”战略。



其目的在于避开和欧洲列强的正面冲突,同时避开欧洲错综复杂的权力斗争。韬光养晦的同时向阻力最小的方向扩张。


有意思的是,后来美国人把“孤立主义”解释为一种放弃对外扩张的和平主义,却从来不去问一个基本问题:当时的美国靠什么去扩张?不是美国高尚得不去打人,而是美国精明地避免了被人打。


随着国家的不断扩张,美国人开始不动声色地调整“孤立主义”传统。


尤其是到了近百年来,为了实现世界帝国的梦想,美国已经针对性地进行了五次战略转移。每一次转移都是要肢解掉一个敌手,而且都成功了。


第一次战略转移:是从西半球转向两洋


目标在于争夺大西洋制海权,肢解西班牙帝国体系,进而挺进太平洋,准备取代英国全球性的海军力量。


整个19世纪,美国都是以门罗主义为外交和内政信念,牢牢控制美洲和西半球,实行不干预外部事务的政策。


1898年,以美西战争为发端,美国开始崛起。


美西战争


《制海权》一书诞生于这个时代。西奥多·罗斯福认为太平洋是世界强权的枢纽,不遗余力开通巴拿马运河,立誓成为世界强权。

结果,美国海军力量巡弋全球,取得菲律宾,立足远东、虎视天下。获得了参与欧洲列强俱乐部的资格。


第二次战略转移:是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从两洋巡弋到登陆欧洲


19世纪以前的历史,是欧洲征服美洲、亚洲、非洲和澳洲的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终结了这个历史。欧洲列强相互消耗,打得精疲力竭,显示了欧洲霸权衰落的迹象。


在追随老欧洲征服中国的过程中,美国已经尝到通过战争快速富强的甜头。


于是,美国国父华盛顿的教诲被放到了一边。


1917年,就在欧洲老列强双方打得筋疲力尽的时候,美国人带着最多、最好的军用飞机到来了,以一种与生俱来的商人式精明,以最小的人员伤亡,收拾了残局。


结果,美国轻而易举地借着欧洲人的力量敲碎了欧洲。称雄世界300年的英法彻底衰落了。


第三次战略转移:从欧洲一个立足点又扩大到日本和整个太平洋地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迫使美国进行第三次全球战略重点转移,从欧洲一个立足点又扩大到日本和整个太平洋地区。

在欧洲出现德国这个新生帝国的时候,美国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获得的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的优势,已经壮大到无与伦比的程度。


这使得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可以同时在欧亚两个大战场担当主力角色。


利用这一实力,美国轻易地拿走“二战”胜利的大部分果实:英国的殖民地、日本全国和欧洲大部分。


美国成为世界最大债权国,从此奠定全球金融霸权。


这次战略转移的结果,是完成了彻底肢解、征服老欧洲的任务。


美国双腿站在欧亚两个点上。


横行世界的美国航母编队


第四次战略转移:解体华约与苏联


“二战”一结束,美国把战略对手锁定苏联,随即进行了第四次全球战略的转移。


经过漫长的冷战,美国再次获胜。


华约解体,苏联也解体。相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形态,欧亚大陆已经基本破碎。


第五次战略转移:锁定中东伊斯兰世界


世界 帝国 战略转移 欧洲 美国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