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武则天、慈禧以外,还有一个女人能跟她们媲美,并且很少有人骂


春秋·孔丘《尚书·牧誓》中有“牝鸡司晨,惟家之索。”一说。“牝鸡司晨”自古以来是用来比喻旧时妇女窃权乱政的。北宋·宋祁,欧阳修等的《新唐书·后妃传上·太宗长孙皇后》中也有这样一句:“与帝言,或及天下事,辞曰:牝鸡司晨,家之穷也,可乎?”

因为,政治需要摒弃七情六欲,可是,女人往往都是感情的奴役。譬如:吕雉、武则天、慈禧等等站在过权力制高点上的女人,都被指责为残忍暴戾、泯灭人性。殊不知,同样的事情放在男性统治者的身上,就会成为刚毅果断的美谈。




所以,我们说:中国历史对于女性是极其不公平的。

但是,有这样一位女性,她可以很好地平衡作为前朝执政者和后宫太后的双重身份。坐在朝堂上的时候,她可以指点江山,辅佐幼主,杀伐决断。但是,当其退回深宫大院,她又是母仪天下的皇太后,温柔贤惠,宽容大度。

她就是北魏冯太后,拓跋濬的皇后,献文帝拓跋弘的嫡母,孝文帝元宏(拓跋宏)的嫡祖母。很可惜,历史上没有留下她的闺名,只有姓氏成为我们称呼她的唯一方式。殊不知历史上有过无数的冯氏,但是,我们说起冯太后,却多数只可以想到她的身影。


在她还不是太后的那些年里,她也是被养于深宫的。那个时候,她的祖父是北燕的皇帝,她是名正言顺的北燕公主。只不过,在公主出生前的六、七年,拓跋焘就已经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至此,北燕不再是独立的国家,公主也不再是真正的公主了。

她的前景并没有因为做不了公主而黯淡,反而,她的后半生远比做公主要光彩夺目得多。

当然,莫大的荣耀来临之前总要经历过莫大的折辱,不知道是拓跋焘忌惮她那个曾做过北燕王子的父亲,还是父亲确确实实有不臣之心。总之,这个无辜的公主因为父亲的“谋反”受到了牵连,最终,她被被没入拓跋氏的后宫为奴。



可是,就算亡国,她的骨子里也带着高贵的血统。豆蔻梢头二月初的冯氏,被刚刚登基的新皇看中,从此,飞上枝头变凤凰,成为了文成帝拓跋濬的贵人。拓跋濬极其宠爱冯贵人,所以,对于她来说,陪王伴嫁的生活是极其美好惬意的。

至少和幼年时的经历相比,那段日子可以说是冯贵人最不忍心忘却的回忆。

公元456年的时候,刚刚走过及笄之年的冯贵人成为了拓跋濬正位中宫的皇后。在此之前,她并没有为拓跋濬生儿育女,至于拓跋弘,他则是文成帝拓跋濬与梁国蒙县人李氏所生的儿子。太安二年二月,也就是冯氏被册为皇后的第二个月,不足两岁的拓跋弘则被立为皇太子。



但是,按照道武帝拓跋珪当年所定的规矩:凡是后妃所生之子被立为储君,生母皆要赐死,以防母以子贵专擅朝政,这也就是所谓的“立子杀母”。所以,当李氏被赐死之后,冯皇后便就担当起了养育拓跋弘之责。她将拓跋弘视若己出,竭尽慈爱,使文成帝也深感快慰。

贵为皇后的冯后,深深地理解文成帝为国操劳的艰辛,尽力为他排解各种烦闷与不快,特别在生活上给他以温存体贴。每次文成帝出征、巡幸归来,冯后都以她的百般柔情化解皇帝的一路风尘。在冯后身边,文成帝仿佛忘却了朝廷上大臣的争斗,忘记了柔然、刘宋于南北的威胁。

总之,冯后与文成帝的后宫生活是美满和谐的。



然而,天公不作美,冯后做皇后尚不到十年,这种偕鸳效鸯的生活就画上了休止符。和平六年五月十一日,被誉为“有君人之度”的文成帝竟英年早逝,崩于平城皇宫的太华殿,年仅25岁。这一下,使得拓跋氏的江山无疑完完全全地压在了冯皇后还不太成熟的肩膀上。

彼时,她也只不过是个二十四岁的少女。但是,幼主、国家、千万臣民等不得不让她渐渐地成熟。所以,她必须穿上华服当一位年轻的太后,做这个国家的主心骨。新皇并不是她的儿子,她虽然受尽了拓跋濬的宠爱,却来不及有个他们自己的孩子。

拓跋弘是庶出,生母在他被立为皇储的那一年就被赐死了,所以,他们成为了名义上的母子。



在前朝,冯太后的政治才能没有一个人可以置以微词。可是,她的这位庶子没有逃过和父亲一样早殇的命运。公元476年,拓跋弘也没有迈过二十五岁这个门槛,撇下了不满十岁的太子撒手人寰了。自此,刚刚走过而立之年的冯太后又成为了太皇太后。

她又要拿出辅佐儿子的那一套,再辅佐一次孙子。在孝文帝元宏的心目中,祖母是这个世界上最慈爱的人。因为她不仅关心自己的生活,而且宽容待下。

有一次,冯太后的粥碗里不知为何突然捞出了一只虫子。侍奉在一旁的孝文帝勃然大怒,扬言要将厨师处以极刑。谁料,朝堂上杀伐决断的冯太后却一笑了之,无罪释放了那位厨师。孝文帝亲政之后,有一次也在粥碗里吃出了小飞虫,想起当年祖母的宽容,自己也便作罢了。



由此可见,她的慈爱并没有纵坏了孝文帝,反而让他变得异常宽厚。

太后不仅宽容,而且亲民,有一次,冯太后同孝文帝协群臣百官、蕃国使者、诸方渠帅行幸方山,席间觥筹交错,一片其乐融融。酒过三巡,孝文帝在席间翩翩起舞,众臣也纷纷为太后上寿。冯太后借着三分醉意,在席间引吭高歌。

如此真可谓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这次飨宴成为了君臣之间的一段佳话。可以说,冯太后加入北魏管理层多年,以个人智慧实现了北魏两代人的顺利交接,北魏太和改革前期是由冯太后实行的,她辅佐三代帝王,为北魏王朝的政局稳定做出重大贡献。



在公元490年,为北魏殚精竭虑了一生的冯太后去世了。她的一生并不算太长,只有短短的四十九年,却辅佐了三位帝王。她生前最满足的事情,就是看到自己的孙儿已经长大成人,可以独当一面了。或许她并没有什么经天纬地的理想,只是想替她爱过的人守着这一片大好江山。

虽然,她从头到尾都知道,母国是怎么灭亡、父亲是怎么死的。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

可能还喜欢:

人类禁区!被原始人射死的美国青年

看一看光绪皇帝的妃子,你就知道他过得多凄惨

中国历史上这四件事,现在越看越有问题?

100个历史典故,让你读懂半个中国的历史!建议收藏,细细研读

盘点九位改写中华史的“小人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