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名越南新娘在中国过着怎样的生活?“明码标价”的跨国婚姻背后,代价超出想象

来源:《精英说》(ID:elitestalk),

转载已获得授权。


不知从何时开始,“花20万买个越南老婆”,成了一些单身男青年口头的玩笑话。


在这些人眼中,年轻、貌美、温顺、顾家,或许就是越南新娘的同义词。哄不好丈母娘,买不起学区房,干脆买个越南媳妇,老婆孩子热炕头、相亲相爱到白头算了。 


有关越南新娘的小广告

“保证处女,三个月内包娶到家,跑一赔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可玩笑归玩笑,事实上,我们对这个游走于灰色地带的庞大人口产业,一无所知。


为了一场“明码标价”的异国婚姻,人们要付出的代价,也往往超出想象。


这次,让我们走进越南新娘买卖背后的世界,光鲜幻象背后,多的是心酸与绝望。




“来娶老婆的?”


“你有没有老婆?没有正好带一个回去。”


“要是有老婆,再娶个小老婆也没关系。”


在越南胡志明市华侨聚居地第11郡的大街小巷,以上对话时有发生。搭讪者,常是当地通晓汉语的“婚姻中介”;被追问的,则是顶着华人面孔的外来男性,无论年龄。


越南胡志明市

(图片来源于公路商店,版权归作者所有)


这,可以说是越南跨国婚姻移民潮的缩影。


与广西、云南接壤的越南,在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上,与中国形成了某种奇异“互补”。


48.8:51.2,这是越南2014年人口普查后得出的男女比例。由于从上个世纪以来的多场战争,越南男性人口比例一直低于女性。


也正是由于战争因素,长久以来,越南男性在家庭中普遍缺席,女性不得不在社会中扮演生产者的角色,供养长辈,照顾孩童。


可在亚洲传统父权观念的影响下,女性虽然赚钱养家,劳心劳力,地位却始终很低。


这种社会特征,也一直延续至今。


美丽贤惠的越南女孩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而中国的情况,却呈现出倒错的景象。


由于我国曾深受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影响,中国男性人口长期处于过量增长之中,也因此导致了严重的性别比例失衡。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为108:100,之后持续飙高,近几年,这个比例稳定在了115:100。


另一方面,女性的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

高校学生的女性占比在数十年内不断提高

并在2009年首次超过男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美国学者胡德森曾在《光棍:亚洲男性人口过剩的安全意义》一书中指出,因中国各地流产、弃婴等原因,1995年以来,中国每年消失的女性人口约100万,到2020年,因此而消失的青年女性将高达3000万人。


换句话说,中国3000多万单身适婚男性可能会打光棍的缺口,也就此深深埋藏。


过剩的男性数量,来自长辈、组建家庭、传宗接代的压力,使中国男性尤其是来自农村的男性,急切地寻找门路结婚娶妻。


男性单身人口过剩

可能会成为未来几十年社会面临的最大危机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一多一少,一男一女,使彼此通婚的现象在风俗语言、生活习惯都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两个接壤国度,成为一种极易理解的现实。


在越南,还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


“天堂太远,中国太近。”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越南人民目睹了中国的崛起,一度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6年,中国人均GDP为8866美元,那时,久未从战争创伤中恢复、又遭遇金融危机的越南,仅为2215美元


足足四倍的差距,让人很难不动心。


嫁人,嫁离得近又富有的中国人,成了越南姑娘摆脱穷困的捷径。在难以用教育改变阶层、用奋斗创造财富的越南,“穷则思嫁”,是她们对家族所能尽的最大责任。


一名中国台湾男子娶到一位越南新娘

女方比男方小20岁

(图片来源于界面新闻,版权归作者所有)


对于一些中国男性而言,越南新娘没有太多“想法”,连眼光都没同层次的中国女人那么高。在深受国内高昂彩礼、有车有房等要求所苦的情况下,迎娶她们,性价比最高。




事实上,自90年代而始的通婚浪潮开始,中国男人有多种方式可以娶到越南新娘。


而人们正常所理解的“跨国婚姻”,不过就是像何氏欢及其中国丈夫刘卫华一样,在平凡的生活中相知相恋,步入婚姻殿堂。


河南林州市临淇镇苇涧村

太阳下山后何氏欢带着孩子在家门口玩

(图片来源于剥洋葱people,版权归作者所有)


何氏欢与丈夫刘卫华是在越南宁平相识。


多年前,家境艰苦的河南小伙刘卫华赴越南打工,本是想多赚钱,回老家娶媳妇。


到了那边他才惊讶地发现,他的“工友”大多数竟然都是越南女孩,后来他才明白,原来这就是盛行于当地“婆养汉”的风俗习惯。


何氏欢是刘卫华的工友之一,性情活泼、干活勤力的她,吸引了他的爱慕。他时常开玩笑般地敲敲女孩的脑门,比划着:“我们,mai(越南语,音,‘去’的意思)中国?”


两情相悦之时,结婚成家,似乎成了理所应当的事。和国内有点不一样的是,刘卫华娶妻所花的彩礼,只有1000万越南盾,折合人民币约3000元。然而,刘卫华所担忧的被岳丈家“嘲笑”的情况,始终没有发生。


越南乡下的咖啡屋都是茅草堆起来的

(图片来源于界面新闻,版权归作者所有)


在一个被更大贫穷所侵袭的家庭,看到何氏欢能嫁给喜欢的中国男友,家人十分感动。他们祝福着女儿,盼着她能过上好日子。


然而,像何氏欢这样通过自由恋爱而外嫁的新娘,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则是像阿塔这样,在反复相亲的过程中,被中国人挑中。


越南姑娘阿塔

(图片来源于界面新闻,版权归作者所有)


正当妙龄的阿塔,生活在“养妈”家中。“养妈”,是越南人对婚介的一种称呼。他们往往集中管理着待嫁的年轻女孩,教她们说中文,讲解中国的风土人情,吃、住、行均由婚介承担,但是所有行动都要听婚介安排。


一旦出现有心娶妻的中国男人,女孩们就会被安排着轮流相亲。虽然男女双方名义上是相互选择,但由于经济地位的悬殊,女方可挑选的余地更少。所以最终,可能有嫁不出去的女方,几乎没有娶不到老婆的男方。


一些中国男人为了“相亲”远道而来

下榻于越南的酒店

(图片来源于界面新闻,版权归作者所有)


来自江西县城的大龄青年张代,在支付了8万元人民币给婚介后,开启了这场像极了旅游的相亲。当初他来,得到的承诺就是保准挑到合适的新娘,期间吃住费用由婚介承担,中介费也好彩礼也好,都包含在内。配对成功后的一应签证、材料等,也会协办。


“比在国内娶媳妇划算多了。”张代嘟囔着。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张代才终于选上了心仪的越南女孩阿塔,用张代的话来说,阿塔“温顺,话少”,看着样子“好生养”。


阿塔的婚纱照

(图片来源于界面新闻,版权归作者所有)


随着阿塔的相关材料、签证等陆续办好,她挽起了头发,穿上了婚纱,准备在越南家人身边举行完简单婚礼后,就随丈夫回国。


提起认识才没几天、语言不太通的丈夫,阿塔娇羞地低头:“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等待在前方的新生活是未知的,但阿塔似乎已经打算接受一切或好或坏的结果,而这其中有一种可能性正踩着岁月的脚步缓缓前来,那就是从新娘“升级”为媒婆。


许多越南女孩在嫁往中国后

会慢慢开始为自己家族里的女孩做媒

(来源于凤凰卫视纪录片《冷暖人生:越南新娘》)


也是通过相亲才结婚的吴丽便是如此,嫁到中国后她生了个男孩,在家里越来越“受宠”。现在,她随丈夫在绍兴某家制衣厂打工,两人月薪合计8000元,孩子留在老家。


深觉在中国过得还不错的她,动起了为家族里年轻妹妹们介绍中国老公的心思一来是为了“肥水不流外人田”、“亲上加亲”,二来也为了赚几笔介绍费,改善生活条件。


这些转型升级为媒婆的越南新娘,无形间为更多越南女孩来华开辟了渠道与机遇,一带十、十带百,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


不过,以上这些都还算是“正规途径”,走“非正规途径”的越南新娘,或许会遭遇难以想象的晦暗艰辛,比如偷渡,比如被卖。


站在中越边境的桥上

北仑河远处正有人坐小木船偷渡

(图片来源于界面新闻,版权归作者所有)


走这些渠道的越南女孩,在中国没有合法的身份,她们是游走于阴影之下的“黑户”,人身权利无法得到保障。即便结婚生子,下一代未来的户口问题,也会像一颗定时炸弹。


隐约知道自己会面临着什么的21岁越南姑娘阿何,还是义无反顾地离开了400万越南盾(约合1200元人民币)月薪的工作,离开了在第11郡的家,偷渡到了中国。


先在中国打工挣钱,有机会就嫁人,这是她的计划。然而现实,永远比理想残酷百倍。


图片截取自网络


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选择偷渡的“阿何”,本以为自己是奔向新生的勇敢者,却不会料到极易落入不法分子精心编织的网络,被买卖,被毒打,沦为性奴……在异国他乡的她们,或许连死亡都是无声无息。


在电影《盲山》中被拐卖的女大学生白雪梅

(图片截取自影片)


通过拐卖成型的婚姻,更难以有幸福可言。越南新娘们的境遇,未必比电影《盲山》中被拐进大山的中国女孩好很多,虽然没人愿意承认,但这也确实构成了中国男人娶到越南媳妇的方式之一,充满了血色与悲情。



对于中越通婚的家庭而言,幸福的婚姻也许相似,不幸的,却各有各的不幸。


仅靠简单肢体语言交流的男男女女们,大多都没有经过自然恋爱,刹时间就宣誓成为了要“厮守终生”的夫妻。但结婚只是第一步,剩下的人生岁月,无人敢保证,尤其,当一场婚姻还建立在谎言与利益关系之上。


图片来源于相关新闻报道截图


48岁的越南妇女郑明霞,早几十年前就通过“相亲”嫁给了家境仿佛不错的中国丈夫。没想到跟丈夫回村后才发现——丈夫家里穷困潦倒,简直和自己的越南婆家不相上下。


娶她的彩礼,不过是当年七拼八凑起来的借款,最后还是得靠自己干活来还。


多年来,她干着苦活累活,过得饥寒交迫,很多时候只能用盐拌着粥吃一顿。中国丈夫喜欢说甜言蜜语却好吃懒做,因为郑明霞没生下一儿半女,动辄就对她拳脚相向。


<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