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不到百天当了一秦一汉两朝皇帝,后因灭唐失利不慎掉进地窖里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曾有句名言: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这句话好像激励了不少人。在古代,皇帝做为一种顶级职业,自是许多英雄豪杰的终极追求。比如项羽、刘邦、刘备、朱元璋、李自成等,都相继为当皇帝而奋斗,只不过是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败了,有的人刚当了几天,皇位还没暖热就被人赶下去了。今天讲的这位就有很大的皇帝瘾,此人不到百天便建了两朝,当了两朝的皇帝,一秦一汉;当了皇帝后,就想统一天下,他首先就要灭唐,但历经坎坷,难以如愿,最后失利不慎掉进地窖里。那么他最后成功了吗?掉进地窖后又怎么样了?欲知详情,本期分解。

一、他被弟弟拥立为节度使,后又被弟弟出卖

此人叫朱泚(cǐ)(742年-784年),幽州昌平(今北京昌平南)人,是唐朝中期的一位著名将领。史载此人本是凭借父亲的关系从军,武艺并不出众,外表宽厚,但内心却很残忍。不过他有一长处,就是为人大方,像宋江一样,不吝惜钱财,喜欢施舍。他每次打仗得到的奖赏都会慷慨地分给手下将士,因此颇受部下们的拥戴。 

朱泚早年是唐朝藩镇割据头子李怀仙的部将,李怀仙曾跟安禄山起兵叛乱,安史之乱之后他任幽州卢龙节度使。公元768年,李怀仙的另一个部下幽州兵马使朱希彩为了节度使之位,谋杀了李怀仙,朱泚也曾参与这场谋杀,帮了朱希彩的忙,所以他的到了朱希彩的信任和器重。

772年,取代李怀仙任卢龙节度使的朱希彩又被部下杀死。当时,任经略副使的朱泚驻兵在外,其弟朱滔统帅牙兵,想拥立哥哥朱泚当节度使,于是就暗中派人到将士中煽动说:“节度使非城北朱副使担当不可!”此时朱希彩刚死,群龙无首,于是将士们便一同推举朱泚为节度使。但朱泚这人比较谦虚,并没有立即上任,而是派人呈报朝廷,表示听从朝廷安排。朝廷认为朱泚这人还挺忠厚,于是便任命朱泚为幽州卢龙节度使等职。这样,朱泚名正言顺地成了卢龙节度使,也显示了他效忠朝廷的一面。

开始朱泚确实对唐朝廷很忠诚的。773年,朱泚命其弟朱滔率兵到泾州(今甘肃泾川)防御吐蕃。自从安禄山造反以来,幽州军队很少为朝廷效力,朱泚此举得到唐代宗李豫的赞赏。

774年,朱泚升任检校户部尚书。当时,河朔三镇虽然归顺朝廷,却从来不入朝觐见皇帝,而朱泚率先上表,要求入朝。唐代宗大喜,专门命人修建房舍等待朱泚来朝。但事不凑巧,朱泚走到半路,行至蔚州(今河北蔚县)时,突患急病。当时帐下将领都劝他返回幽州治病,等病情好转后再动身进京。朱泚道:“不,入朝觐见吾皇,是做臣子的本分,就算我死了,也要把我的尸体抬到朝廷去!”诸将都大为拜服。数月之后,朱泚终于到达长安,京城百姓听说朱泚带病入朝,都很惊讶,忠臣啊!于是都纷纷来看望朱泚。唐代宗也很感动,亲自在延英殿设宴款待,并大大赏赐了他。

但令朱泚没有想到的是,他这边正受皇帝表扬,后院就起火了。其弟朱滔趁哥不在家,夺了朱泚的兵权,要自任卢龙节度使。消息传来,朱泚自知被兄弟出卖了,知道回去也没有好果子吃,于是干脆不回去了,自请留在京师,跟着皇帝干了。山高皇帝远,唐代宗知道这事也不好办,也来了个顺坡下驴,遂任命朱泚之弟朱滔为卢龙节度留后;这边也得安排,也得给朱泚弄个美差,于是让朱泚统辖汴宋、淄青的边防军队了。

二、朱泚平叛,效忠唐室

之后的朱泚也是平步青云。公元776年,朱泚被加封为同平章事,出镇奉天行营。第二年,朱泚又升任凤翔陇右节度使;接着再升,一年后朱泚又被封为遂宁郡王。30多岁的朱泚可谓春风得意。

公元779年,唐德宗继位,加封朱泚为太子太师、凤翔尹。780年,泾州守将刘文喜起兵叛乱,朱泚终于有表现的机会了,不能空顶一个大唐名将的帽子,得露一手。于是朱泚出任四镇北庭行军、泾原节度使,出兵讨伐刘文喜。还别说,老朱还真有些水平,一出手就把刘文喜给摆平了。泾州之乱平定后,朱泚进封中书令,又回到了凤翔,接着干陇右节度使。之后朱泚又加封太尉一职。 此时的朱泚按说已经进入人生辉煌期。

要不是发生下面的事情,可能朱泚的人生就这样了,身兼太尉和一地的节度使,也是很牛了。可是这件事,竟让朱泚有了当皇帝的机会。

三、朱泚趁火打劫,建立秦朝,当上秦朝皇帝

公元782年,朱泚之弟朱滔在幽州造反,还想让其兄一块干,于是派人送密信给朱泚,结果被河东节度使马燧截获,奏知朝廷。朱泚知道后,感觉不妙,这个小滔,这不坑你哥嘛,你想反我也不拦着你,可你不能也拉我下水吧?你看这冤不冤?于是他非常惶恐,便主动向朝廷请罪。唐德宗也是个明白人,听了朱泚的申诉后便很大度地说:“朱爱卿,这不怪你,你兄弟二人相隔千里,他犯事跟你无关,朕知道你是忠臣。”

好悬,朱泚吓了一身冷汗,没事了。不过德宗皇帝终究不放心,万一这兄弟俩日后真联合起来造反,也是很恐怖的。于是给朱泚来了个明升暗降,让他不用回凤翔了,不必到基层受苦了,直接留在朝廷上班,并增加了他的食邑。等于说是从地方调到中央,还涨了不少工资,只是节度使一职与你无关了,也就是说,给朱泚来了个加薪释兵权。

过了不久,唐朝历史上又发生了一件大事,即泾元之变。公元783年,泾原节度使姚令严率军进入长安,因治军不严,军中士兵发生哗变,围攻朝廷,唐德宗为保命遂弃京逃到奉天(今陕西乾县)。当时被免去节度使的朱泚正闲居在长安晋昌里。

在皇帝逃走的当天夜晚,泾元节度使姚令严看到朝廷空虚,士兵们在京城大肆抢劫,恐怕这天下要乱,就想控制一下局势,于是对部下叛乱的诸将说:“如今朝中没有天子,正好朱太尉幽居在家,我们可以奉他为主,则可成大事也。”虽然是姚令严的部下发动的叛乱,但他本人似乎并没有反心,如果有,就没有朱泚什么事了。

于是姚令严派人到晋昌里迎接朱泚。当夜,朱泚命人举起火把,在叛军们的前呼后拥下进入朝廷含元殿。次日,朱泚移居白华殿,出榜安民,大意是说,泾原的将士们因长期身居边疆,不知朝廷礼仪,现在随便进入宫中,使圣上受了惊吓,出走巡幸了。如今为了大局稳定,朱泚朱太尉暂且统辖六军,临时主持朝政。并通知说,所有禁军将士以及文武百官,应当全部去追随德宗皇帝,若不能前往的,可到本官官署来报到。如果超过三天,凡查出谁不去追随皇帝,又不来报到的,一概斩首!

这不是明摆着为难大家嘛,皇帝早窜了,我们哪里找去?于是百官无奈,大部分都只得去见朱泚,来这个临时朝廷报到了。

本来朱泚之前也没有当皇帝的奢望,此时既然大家都拥护他,他也就突发野心,俗话说,皇帝轮流做,今天是不是到我家了?但称帝也得有理论支持,不能就这样稀里糊涂就当了,事后让人瞧不起。

正巧,来了位善于察言观色的人。曾任监察御史的源休出来给朱泚解决了这个难题,他陈述古今成败之理,征引符命之说,劝朱泚称帝。正合我意!朱泚大喜。不久,地方割据头子李忠臣、张光晟等相继前来,还有凤翔泾原大将张廷芝、段诚谏也率军来京投靠朱泚。朱泚自以为众望所归,遂下定了称帝的决心,任命源休为京兆尹、判度支,李忠臣为皇城使,并对久失兵权的司农卿段秀实非常信赖,准备重用他。

不过朱泚还觉得此时称帝多少有点不地道,有点趁火打劫的味道,因为大唐皇帝向来对自己不薄。于是他便假惺惺派出三千精兵,去迎接德宗皇帝。表明我也是万不得已才暂时主持朝政的啊,现在还请陛下回来就职,您一回来,我立马让位!他打着迎接皇帝的旗号,实则是去攻打奉天,要把德宗跟彻底收拾了,要不自己的皇位可是坐不稳,毕竟这大唐已经深得民心了。

此时朝中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想跟着朱泚干,比如忠实于唐德宗的段秀实和刘海宾,二人要密谋诛杀朱泚。他们找了个机会去见朱泚,陈述应当效忠朝廷的道理,这时刘海宾从靴子里抽匕首。但他被战将出身的朱泚发觉了,刘海波的匕首被夺;这时段秀实又夺过源休手中的象笏,挺身猛击朱泚,并大声喊道:“反贼该碎尸万段!”朱泚立马举手护住脑袋,此时李忠臣飞跑上去护驾,叛军也一拥而上,将段秀实乱刀杀死。

朱泚经过这场谋杀之后,终于下定决心,一不做二不休,于公元783年十月八日,在源休、姚令言、李忠臣、张光晟等人的拥立下,进入宣政殿,正式登基称帝,定国号为大秦,改元应天,接着他大封百官,立侄子朱遂为皇太子,遥封其弟朱滔为冀王、太尉、尚书令、皇太弟。至此,朱泚的野心彻底被激活,他为了断绝人们对德宗的幻想,干脆来了个狠的,直接杀死了没来得及逃跑的唐朝宗室,共杀死郡王、王子、王孙等七十七人,留在长安的唐朝宗室基本被诛灭殆尽。

四、朱泚再建汉朝,当汉朝皇帝

朱泚做了大秦皇帝后,没有直接进入后宫享受,而是雄心勃勃,要一统天下。而想统一,首先得把老皇帝唐德宗给收拾了。于是在 783年十月十日,朱泚御驾亲征,统兵直逼奉天!其声势之浩大,阵势之威严,完全是皇帝的标配。他使用的天子仪仗、随从、车辆,塞满道路,兵卒如蚁群般聚集,气势汹汹也!

不过他的军队看着威严,实际上不经打,在奉天城下很快被唐军的将领浑瑊、韩游瑰击败,只得退到奉天城东三里的地方扎营,大修攻城器械,准备攻城。之后,朱泚的秦军跟德宗的唐军展开了一系列战斗,秦军多次受挫,唐军占了明显的上风。朱泚于是逼迫百姓填护城河,并于夜晚偷袭攻城,但仍无法破城,只得撤退。 

783年十一月,秦军造成云梯,大举攻城。唐将浑瑊命人挖掘大坑,做成地道陷阱,又燃起大火焚烧云梯,这时风向转变,大火扑向秦军,朱泚兵士大乱,唐军趁机从三个城门一起冲出,大破朱泚。不久,朔方节度使李怀光从河北率军来援唐军,朱泚军队很快溃败,奉天之围得以解除。

十一月三十日,朱泚逃回长安。当时,姚令言在城里设置防御措施,并训练民兵,试图为朱泚保卫京城。朱泚返回后,却命令姚令严全部撤除防御,并说:“打仗的事我自有办法。”接着他就制造秦军胜利的舆论,每隔三五天,朱泚就派人假装从前线回来,满城地喊叫:“奉天已经攻克。”以此来安抚民心。

784年正月,朱泚也许以为短命的秦朝不太吉利,于是改国号为汉,改元天皇。这样不到百天,朱泚就建了两朝,一秦一汉,当了两个朝代的皇帝,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独有。

这时,前线有变,局势的发展似乎对朱泚开始有利。一个多月前,到奉天解救德宗的朔方节度使李怀光企图反叛德宗朝廷,派人到长安跟朱泚和谈结盟。正在危急时刻的朱泚遂满口答应合作,并称其为兄长,双方约定,两军合作平定关中后,各自建国称帝。

本来这是对朱泚有利的,但已经当了两朝皇帝的朱泚这时有点贪心了,想一个人独霸天下。于是当李怀光正式背叛唐朝廷后,朱泚却以国君对待臣下的礼仪对待李怀光,屡次强行征调他的兵马。李怀光恼羞成怒,你耍我不是?说好了双方平等合作的,你倒好,当上我的主子了?于是他愤而出走,带着自己的军队返回河中府了。

这下朱泚惨了。不久,唐朝官军李晟部、骆元光部、尚可孤部纷纷进兵长安,朱泚部下的韩旻、宋归朝、张庭芝等将先后被击败。783年五月二十八日,唐将李晟等人收复长安。朱泚不得不与姚令言、张庭芝、源休等人西逃,其余党羽大部投降唐朝朝廷。

五、朱泚灭大唐不成,溃逃时不慎掉进地窖里

朱泚逃难途中,兵卒沿路偷跑许多,等逃到泾州,只剩一百多人了。泾州守将田希鉴紧关城门不接纳他,朱泚对田希鉴道:“我曾授予你节度使官职,你为何忘恩负义?”田希鉴就叫人把朱泚授予的旌旗符节投火烧掉。朱泚无奈,只得再向西逃,在一家客店休息。

朱泚部将梁庭芬来到泾州城劝守将田希鉴道:“您当初背叛朝廷,归附朱泚,如今即使再归顺朝廷,日后也免不了遭受惩罚。不如打开城门收留吾皇,一起成就大业。”田希鉴一想,有些道理,就勉强同意了。于是梁庭芬赶到客店告诉朱泚,朱泚非常高兴,就让梁庭芬带他再去泾州。梁庭芬趁机向汉皇朱泚求取尚书、平章事官衔,但此时的朱泚又摆皇帝架子,“你要挟我不是?本皇要是不同意呢?”

呵呵,啥时候了,还摆这臭架子!梁庭芬也不计较了,但是拒绝再带朱泚去泾州。他们走到宁州(今甘肃宁县)彭原县西城村,对朱泚彻底绝望的梁庭芬决定背叛朱泚。老朱这时已经是穷途末路,众叛亲离了。

梁庭芬和曾经是朱泚心腹的朱惟孝一起用箭射朱泚。朱泚逃跑时,不小心掉进一口地窖里。此时大家都想到大唐朝庭邀功,于是朱皇帝的随从韩旻、薛纶、高幽嵓、武震、朱进卿、董希芝等几个人来了个关门打狗,瓮中捉鳖,直接把地窖里的曾经的秦皇,如今的汉皇朱泚给解决了,然后把头一割送到附近的梁州。可叹朱泚,这位自封的秦汉两朝“开国皇帝”就这样活了43岁走向了历史。

纵观朱泚一生,本来效忠唐室,朝廷也挺赏识他的,却因一时糊涂,利欲熏心,趁火打劫当了皇帝,结果还想赶尽杀绝,灭掉唐朝,也是太自不量力了,最后落得个尸首分离,也是咎由自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