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省变天 加拿大整体转右?

 本文首发于2019年4月25日第643期《七天》周报

七天记者 颜宏


 

继安省、魁省、阿尔伯塔省之后,爱德华王子岛(Île-du-Prince-Édouard)的省选也变天了。在423日结束的省选投票中,Dennis King率领的进步保守党(Progressistes-Conservateurs)战胜执政12年的自由党,赢得了12个席位,但由于该党的席位未能超过半数的13个席位,只能组成少数政府。原先执政的自由党,本次选举中只获得了6个席位,沦落到第三的位置,党魁Wade MacLauchlan甚至输掉了自己的选区。注重环境的绿党(Parti vert)拿下了8个席位,第一次成为官方反对党。

爱德华王子岛是加拿大面积最小的省份,人口只有15万,与三河市(Trois-Rivieres)人口相当,但小小的爱德华王子岛却是全国各类选举投票最踊跃的地方,比如2015年的省选时投票率高达82%。这次选举的竞争非常激烈,提前选举的投票率就已经达到36%。今年的选举除了各个政党使尽浑身解数外,还出现了一些意外。先是在投票日的前四天,也就是419日下午,绿党候选人Josh Underhay在和5岁的儿子划独木舟(Canoe)时意外身亡,给投票前最后时刻红红火火的拉票活动投下了阴影,还导致其所在选区Charlottetown-Hillsborough Park没有进行投票。接着是在投票日当天,首都CharlottetownStratford大街上的投票点又因为受到炸弹威胁而被迫关闭,以便皇家骑警进行调查,最终是虚惊一场,该投票点在确认安全后重新开放,关闭时间也相应地延后以补回损失的时间。


爱德华王子岛的这个选举结果,可谓既在意料之中,也颇令人惊讶。说它在意料之中,是因为选前的民调都显示保守党领先,所以该党赢得大选一点也不意外;而说它令人惊讶,则是自由党落败的速度太快了。从2007年开始到现今的12年中,该省一直是自由党执政,而且是连续四届的多数政府。而该省的保守党则处于混乱状态,过去十年中换了67届领袖,现任党魁Dennis King,还是在大选前两个月前才选上的。这样一个“坡脚鸭”似的进步保守党,竟一举击败了执政超过10年、根深蒂固的自由党,是不是很令人惊讶?其实在很多人看来,这里的政党由红转向深蓝其实早有预兆。

 

阿省终结新民主党


因为就在不久前的416日,阿省选举揭晓,华人熟悉的原哈珀政府时期的移民部长康尼(Jason Kenney)领导的联合保守党(Parti conservateur uni)大获全胜,赢得87个议席中的45个,组成多数政府,自由党在该省颗粒无收,原来执政的新民主党只获得18个席位。


康尼在2015年放弃了角逐联邦保守党党领的机会,选择辞去国会议员回到阿省参加进步保守党(Progressistes-conservateurs Albertains)领袖的竞选并于2017318日以75%的得票率成功当选。2017年,在康尼努力下,两个右翼政党进步保守党与野玫瑰党(Parti Wildrose)合并组成联合保守党,康尼也顺理成章地出任新党第一任领袖。


阿省今年省选的关键议题依然是经济,上次省选时阿省新民主党一直对当时的进步保守党省府单一能源产业捆绑政策持猛烈抨击态度,但是真正上台后却发现阿省经济无法完全和能源业脱钩,不得不承诺会继续和石油能源企业保持良好关系,但由于油价持续低迷再加上输油管道扩建计划受阻,新民主党政府平衡预算的许诺迟迟无法兑现。同时阿省的经济形势并没有在新民主党的领导下好转,平均失业率已经达到8%,全职工作机会也大幅减少;财政预算赤字和政府负债已达史上最高水平。


因此在省选一开始,康尼就明确表态要让阿省人重返工作岗位、为阿省人创造更好的生活以及为阿省争取更多利益,具体做法包括废除联邦开始执行的碳税,扩建更多的输油管道,强力施压阻挠输油管扩建的卑诗省,为阿省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向联邦施压并全力削减赤字等。


可以说阿省选举的结果不仅决定今后数年这个能源省份的走向,还将对今年10月份的加拿大联邦大选产生重要的影响,因为它的好多政策都和特鲁多的执政理念相左。

 

CAQ开辟新纪元


 

再往前数,2018101日,魁省省选落幕,右翼的魁北克未来联盟(CAQ)在大选中胜出,以37.4%的支持率赢得省议会125个议席中的74个,出人意料地组成多数政府,取代了原先多数席位执政的自由党。说这个结果出人意料是因为CAQ 的执政理念偏右,甚至比其他省份的保守党还保守,选前就因为倡议限制移民数量、要求外来移民难民融入以及接受主流社会价值观、禁止公务员佩戴含有宗教标识的服饰主张引起广泛的争论。


魁省自建省以来,一直是由中左翼的联邦派政党魁省自由党(PLQ)和主张魁北克独立的魁北克人党(PQ)轮流坐庄,尽管近年来魁人党声势日衰,选前大多数观察家仍然认为魁省政坛的“红蓝之争”(PLQ标志色为大红,魁人党为天蓝)大格局不会动摇,但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人们估计CAQ会比上次省选多获得一些席位,但没想到会进步如此之快;更没有想到的是老牌执政党魁省自由党会败得如此迅速,原来的68个席位被拦腰切一半,只获得34个席位,几乎丢掉了除蒙特利尔以外的所有选区,再次成为官方反对党;传统的独立派PQ更是遭遇“政治雪崩”,议席从30个锐减至9个,得票率更跌至17.1%的低谷,创下1973年省选(仅获得6个议席,1970年是7个)以来的最差纪录。由于魁省议会构成正式党团的资格线为至少12名当选议员和至少20%得票率,因此魁人党实际上丧失了省议会党团的资格;左翼新兴政党、上届仅有3个议席的魁北克团结党(PS)则获得了16%的得票率和10个议席,在议席上还压过魁人党一头,尽管同样未达组建省议会党团的资格,却崛起为魁省政坛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魁省政坛变天除了民心趋向保守、魁省自由党自身的问题外,还和以特鲁多为首的联邦自由党有很大关系。联邦自由党的一些政策,如难民政策、大麻合法化等引发省内很多保守派人士的不满;而在加拿大同美国进行自由贸易的谈判中,特鲁多政府不惜牺牲魁省奶农的利益,换取合约的签订,也引发省内农民的不满。

 

安省自由党黯然下台

 

时光再往前推,201867日,加拿大第一大省安省的选举中,以道格·福特(Doug Ford) 为首的保守党大获全胜,一举赢得76个席位,同样组成多数政府,新民主党则获得40个席位,成功晋级为官方反对党,而原来执政的自由党兵败如山倒,只获得7个席位,从曾连续15年执政的多数政府执政党沦落为议会配角,不仅议席数量比上届大选时缩水了33个,其党领Kathleen Wynne虽勉强保住了自己的议席,但也在选举结果出来后很快宣布辞职。


获胜当选的福特省长是前多伦多市长罗伯特·福特(Rob Ford)的哥哥,后者以清廉敢言、雷厉风行名噪一时,但也因不拘小节、不讲“政治正确”阴沟翻船,因癌症而于2016年过世。道格·福特虽是哥哥,但在政治上资历较浅,到2010年才成为所在选区市议员,在2015年多伦多市长选举中败北,直到20181月才在安省进步保守党党领竞选中以微弱优势惊险胜出。


他在政治风格上颇有其弟遗风,旗帜鲜明地打出精简政府、削减入息税、平衡预算、提高行政效率、取消非居民“房地产调控税”、废除碳税、恢复制造业活力、废除“新式性教育教材”等传统保守派政纲,同时因其经历和主张都颇似美国总统特朗普,被誉为加拿大版的“特朗普”,他的“反政治正确”言论,也同样招致主流媒体的非议和声讨。


舆论普遍认为,安省保守党和福特的上台,意味着安省乃至加拿大政治,都将掀开新的一页。积极推进大麻合法化、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开展同性恋教育、深度干预经济的激进社会政策,将得到一定程度遏制,安省政策将走向低调、务实、温和。

 

特鲁多玄了

最近几年世界主要西方发达国家的政治格局变化让人看不清,在经历了08年的经济衰退,不断扩大的贫富差距以及右翼在社会事务和民族问题上的不欢迎立场等,代表社会中低层阶级的左翼政治力量并没有取得胜利。相反,世界范围内,中右翼政治势力越来越受欢迎,从欧洲到美国接连选出了保守、甚至极右翼的执政领袖。加拿大这几大省份的选举结果也都显示右翼的保守派政党获得民众的显著支持。著名时政杂志《麦克林》曾推出了加拿大保守派的全家福,并指出包括阿省省长康尼、隔壁萨斯喀彻温省长莫尔(Scott Moe)、曼尼托巴省长帕利斯特(Brian Pallister )、安省省长福特再加上联邦保守党的谢尔(Andrew James Scheer)组成的、一个新诞生的保守派联盟将是特鲁多的噩梦。

 

就联邦层面来说好,魁省的CAQ上台给保守党赢得魁北克选票带来了获胜的希望:这里原本是自由党的票仓,一旦保守党在这里能够收获任何一个席位,都将意味着自由党将会在这里少一席。


更值得一提的是爱德华王子岛的选举并没有像魁省、安省、阿省那样,是民心思右的结果。右派的保守党,只组成了少数政府,而左派的绿党、自由党,加起来仍是多数,可见该省居民仍以左派为主,但是左派选民宁愿投票给绿党,也不肯投票给老牌的自由党,就说明自由党的政党理念和执政出了问题,导致选民的不信任。


从去年至今,加拿大原先皆由左派政党自由党、新民主党执政的魁省、安省、阿省纷纷变天,选出右派的政党执政,对联邦自由党来说无疑是重大的挫折,将不可避免地对10月份的联邦选举产生影响,特鲁多率领的自由党能否保住执政党的地位,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编辑 颜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