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司机”“坏老人”污名是怎样形成的

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发生后," 女司机逆行 " 的说法与事故发生的消息几乎同时出现在网络和微信平台上,很多人对女司机口诛笔伐。

虽然在真实情况公布之后很多人反思 " 欠女司机一个道歉 ",但如果没有这个反转,如果确实是逆行导致了如此惨烈的车祸,批评一下逆行者其实并无不可。

尽管批评声中不乏对 " 女司机 " 群体的嘲讽,但更多还是表达了对导致严重事故造成重大伤亡的违章者的义愤。

如果因为女司机是无辜的而且被错怪,承受了不该承受的责难,首先应该道歉的不是依据报道给予批评的读者和网友,而是最初消息源的发布者,以及发布新闻且为其贴上 " 女司机 " 标签并有意突出和放大的相关媒体,包括传统媒体、新媒体和自媒体。

某些媒体在标题或副标题中使用醒目的 " 女司机 " 标签时,对后续反应难道没有预判吗?后续对女司机群体的挞伐难道不是某些 " 女司机 " 一词使用者引导的结果吗?

作为区别于 " 男司机 " 的 " 女司机 ",这个词语最早出现时并没有今天这般味道。早些年,司机群体中多数为男性,之所以对 " 女司机 " 要加上一个性别定语,就是为了使信息更加清晰准确,避免信息的接受者对当事人性别产生误判。

如同女飞行员、女仪仗兵,以及男护士、男保育员等等,如果不特别说明,或使人错判性别。

正因为如此,最初报道交通事故时出现 " 女司机 " 一词,大约也只是为了使信息更加精准。

因为女司机相对较少,女司机肇事也相对较少,有时反倒成了一个吸睛的新闻点,随着女司机相对量和绝对量的不断增加,对女司机事故的报道也不断增加,且更加醒目和突出,终致女司机是 " 马路杀手 " 的调侃不胫而走。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些媒体特别是自媒体从吸引眼球和流量考虑,也往往有意去迎合这样的说法。

其表现在于,一是大量男司机肇事事件未必有人报道,而女司机肇事案则曝光率很高;二是男司机肇事即使被报道,因为没有吸睛点,往往不被人关注,而女司机肇事则会成为关注和议论的焦点,于是便形成了报道越多,越引发关注和议论;越容易引发关注和议论,就越被重点报道和特别 " 关照 " 的恶性循环。

无论是对女司机肇事的特别关注,还是对整个女司机群体的调侃,即使够不上性别歧视,也是一种与实际情况不符的不公。

不仅这样的说法没有大数据的支撑,且许多数据还证明,无论是肇事的绝对量、相对量,还是事故的惨烈程度,男司机都远高于女司机。

10 月 29 日《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道披露,2016 年男司机发生的交通事故与女司机相比,杭州市是 6 倍,南京市是 2.4 倍,而女司机肇事致人死亡数仅为男司机的五十分之一。

其他数据也证明,交通肇事者中的男女比例明显高于司机中的男女比例。

现实生活中,与女司机被污名化类似的,还有 " 老人变坏了 " 或是 " 坏人变老了 " 的说法。与 " 女司机 " 相似的是," 老坏人 " 或 " 坏老人 " 之说也完全没有大数据的支撑。

笔者长期观察发现,从 " 扎堆过马路 " 到自助餐的浪费,各个年龄段都大有人在,至于 " 碰瓷 " 和 " 霸座 ",当然多是年龄较大者,但把各类违法行为或不道德行为做一个年龄分组,会发现不同行为中的年龄比例虽有所不同,但整体上不会支撑一些人对老龄群体的非议和责难。

判别人类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是否在性别、年龄、种族、地域等方面存在偏见和歧视。公众的态度和反应固然是重要的,而媒体更不应忘记自己应负的责任和道德担当。

无论是正规媒体还是自媒体,也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平台,都不要为了流量和阅读量,有意臆造一些与实际不符且有歧视倾向的热点和概念,而读者和公众也应该多一些理性、客观的判断和认知。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