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开始谈姐弟恋?

恋爱、分手、复合、再度分手、再度复合,谢霆锋和王菲这段峰回路转的“姐弟恋”一直被娱乐圈津津乐道。2014年,这对相差11岁的恋人在分手11年后破镜重圆。而当年痛心疾首称“姐弟恋确实不靠谱”的看客也纷纷改口说“我又重新相信爱情了”。

可传统的眼光相信,姐弟恋只能止于恋爱,不能谈婚论嫁。男方家长生怕女生年纪大了自己年轻帅气的儿子就吃亏了,女方家长也嫌弃小男生不成熟、没担当。

不过,这似乎并不妨碍姐弟婚逐渐变多的大潮流。娱乐圈里,修成正果的姐弟恋比比皆是。娱乐圈里,修成正果的姐弟恋比比皆是,相差4岁宋仲基和宋慧乔大婚,是人人艳羡的双宋CP。哪怕放眼周围,收过的婚礼请柬里也不乏姐弟恋的影子。

2017年10月31日,宋慧乔和宋仲基在首尔大婚。引得多少少男少女羡慕不已/视觉中国

然而,这有没有可能只是幸存者偏差?姐弟恋、姐弟婚真的变多了吗?

是的,姐弟恋确实变多了

一项全国性的抽样调查显示,90年代以来,中国姐弟恋婚姻一直呈现增多的趋势。不过直到2000年,“夫大于妻”的婚姻类型仍然以68.09%的比例占据绝对的主流地位,“妻大于夫”的比例只有可怜的14.37%。

2010年,这种局面被打破。姐弟恋的“妻大于夫”的婚姻比例大幅增长至40.13%,“夫大于妻”的比例却降至43.13%。除却夫妇同龄婚外,“小丈夫”和“大丈夫”几乎各占据了半壁江山,姐弟恋婚姻不再是非主流。

北京市2004年-2009年全部673581对初婚夫妇的婚姻登记数据也表明,“妻大于夫”的婚姻类型在不断增多,5年内上涨了2.59%。

2017年12月,法国,邓文迪和小她26岁的男友外出度假。然而这样的年龄差在姐弟恋中也是罕见的/视觉中国

但是如果你脑海中浮现的是40岁富婆包养小白脸的故事,或者你就此得出“年龄在婚姻里不成问题”的结论,事实可能会让你失望。

其实,像“锋菲恋”那样相差十岁以上的姐弟恋并不常常发生。在那40.13%的姐弟恋婚姻中,22%的年龄差都在3岁范围以内,年龄差在5岁及以上的全部比例加起来仅为8%左右。

这符合年龄同类婚的规律,意思就是人们整体上还是倾向于和与自己年龄相近的人结合。毕竟,俗语教给你的道理是“女大三,抱金砖”,可不是“女大五”、“女大十”。

2011年9月,张杰谢娜大婚。事实上,还是像谢娜张杰这样年龄差不大的姐弟恋比较常见/视觉中国

那么,姐弟恋中几岁的“姐姐”最有吸引力呢?

答案是,29岁的姐姐。台湾一项研究采用互选配对模型,分析了男女择偶时各个年龄的被接受度。而年龄被接受度就是指符合你年龄偏好的异性中有多少比率会接受你的年龄。

结果显示,女性在23岁到29岁间的年龄被接受度极高,均不低于70%,且这个数字在29岁达到顶峰,为88.33%。男性年龄被接受度的顶峰也发生在29岁,但不同的是,女性年龄被接受度在30岁骤降,到35岁时已降至55%以下。而同样的危机,男性却可以等到36岁以后再去面对。

尽管不想承认,但七大姑八大姨口中的“女人一过三十就贬值”,还是在统计学中站稳了脚跟。即便不在乎自己的恋情是否是姐弟恋,对于一个想养育孩子的男性而言,女性的年龄依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要素。那些嘴上说着不在乎女人年龄的男人们,在听到对方38岁的时候还是口嫌体正直地在心里的小本本上打了叉。

大部分“弟弟”们偏爱的还是30岁上下的漂亮小姐姐/《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剧照

总之,那些突破年龄的束缚,就算相差10岁、甚至20岁都要相伴终生的姐弟恋的确值得写入浪漫爱情的故事簿,可它们毕竟是少数。回归现实,“弟弟”们偏爱的终究还是那些30岁上下的,“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

“我猜你肯定没超过25岁”

说到“漂亮姐姐”,相信你一定听到过以下对话:

猜女性的年龄可能从未像如今这么困难,男人们搞不明白为什么21岁、25岁和32岁的女人看起来几乎没有区别。可是,这和姐弟恋有什么关系呢?

少女感满满的石原里美已经32了,但她看起来和二十几岁的姑娘也没什么区别/网络

一切还得从进化说起。进化心理学认为,先天生理上的差异导向了男女不同的择偶偏好。生育需要女性承担十月怀胎的辛苦和风险,同时女性生育能力的“保质期”更短,因此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女性培养出了更看重男性是否有能力养育后代的择偶偏好,而男性则培养出了更看重女性能否生育的择偶偏好。

心理学家戴维·巴斯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包括非洲、亚洲、欧洲等37种文化的择偶观念都表现出女性都更重视男性的身家、社会地位、个人能力和智力。而男性毫无例外地都更喜欢年轻貌美的女性。

新晋“虎扑女神”佟丽娅可以说是最符合男性审美标准的类型了/视觉中国

一个进化模型也预测出,由于人类女性的排卵是隐蔽的,本质上男性看重的并不是女性是否年轻貌美,而是那些与生育能力相关的生理特征。于是那些标志着女性年轻、健康或者没有怀孕的特征就成为了男性公认的审美标准:光洁的皮肤、红润的面色、白色的牙齿、柔顺的长发、匀称的体形,较低的腰臀比。

值得注意的是,用外貌推测生育能力并不是当代男性择偶的方法论,而是进化中发展出来的男性普遍的心理机制。

不用说,现在你应该已经明白了猜年龄和姐弟恋之间的关系。护肤、护发、化妆、整容、健身、牙齿护理……女性可以极尽各种各样的手段来帮助自己在外形上维持长久的“年轻”和美丽。

只要愿意付出,三四十岁后依旧保持好身材和高颜值完全不是问题/pixabay

只要你愿意健身,马甲线、A4腰、翘臀你统统可以拥有;只要你愿意砸钱,高端护肤品和微整形都能让你肌肤的年龄停在20岁;哪怕你没什么钱,只要你愿意早起化妆,粉底、眼影、高光、阴影、腮红也能帮你瞬间减龄10岁。

而事实上,男性也的确被这些应接不暇的“驻颜术”说服了。英国《卫报》的一项调查显示,81%的男性会在同一个女性素颜和化妆后的照片中选择那张化妆后的照片并且认为女性化妆时更有魅力。

于是,男性就此失去了他们赖以分辨女性生育能力的最后一个线索——外貌。想想前段时间刷屏的周慧敏,51岁的她身材纤细紧致、皮肤白皙平整,仿佛依旧是当年那个“大众情人”。就算普通人不如明星保养得好,三十多岁、驻颜有术的女性也大有人在。

2018年1月29日,周慧敏在香港举行演唱会。这样的颜和身材,你能看得出她已经51岁了吗?/视觉中国

谈的是姐弟恋又怎么样,女性照样有资本对着男朋友喊“欧巴”。

姐弟恋,不想谈也得谈

当然,男性也不会傻到结婚前都不知道对方的年龄。能和年纪更小的女性结婚,男性自然乐意,可惜在中国,这有时由不得男性说了算。

婚姻挤压理论认为,性别比例对男女择偶时对年龄的偏好有很大的影响。在高性别比例的社会中,未婚男性多于未婚女性,男性会受到婚姻挤压。因此处于择偶劣势的男性不得不放宽自己的择偶标准,比如将自己年龄偏好的上限提高以增加择偶机会。

相反,在乌克兰、拉脱维亚这样女多男少的国家,女性是受到婚姻挤压的群体。但想让这些美女随便嫁给你还是太异想天开了/视觉中国

说白了,僧多粥少的时候,僧哪里还能挑挑拣拣。有学者对比了日本和台湾的数据发现,日本男性择偶年龄偏好的上限远高于台湾男性。

在20-24岁的年龄层,日本男性可以接受比自己大5.68岁的女性,而台湾男性的上限只有2岁。在25-29岁的日本男性接受比自己大3.59岁的女性时,台湾男性已经很难接受比自己大的女性了。到了30-34岁,台湾男性只愿意接受比自己小的女性,而如果只是大2岁,日本男性依然愿意考虑。

相比于台湾的102.2,日本的适婚年龄人口性别比例高达106.6,如果不想做单身狗,日本的“弟弟”们就不能只盯着同龄人和小女生,眼光自然而然地转向了“姐姐”们。再加上处于择偶优势的女性也会对获得小男生的青睐更有自信,两者一拍即合,姐弟恋也就多了起来。

日剧《宠物情人》里也有一个甜到齁的姐弟恋故事,日剧中时常出现姐弟恋情节,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日本大众对此接受度较高/《宠物情人》剧照

不得不说,中国男性的境遇与邻国男同胞很相似,甚至更差。2016年,中国全国的性别比为104.98,20-49岁每相隔5岁的每个年龄层性别比都大于100。2015年人口抽样调查显示,15岁及以上男性未婚人口数远大于女性未婚人口数,分别为2059935与1435678。

3000万光棍的说法可能有点夸张,不过在这样的婚姻市场中,哪怕“勉为其难”,中国男性接受姐弟恋也是在所难免的了。

不过,受教育、经济等环境的影响,中国男性的择偶偏好也的确发生了一些微妙的变化,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稀释了他们原本对“年龄”的看重。

美国和香港合作开展的一项研究分析了从1983年到2008年中国人的择偶偏好经历了怎样的变迁。结果显示,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彼此吸引并相爱”、“经济前景”、“大学是否毕业”这三项要素的重要性都有所提升。在“大学是否毕业”这项要素上,男性的涨幅比女性还大。

2018年6月,北京理工大学的研究生毕业集体婚礼。近年来,“大学是否毕业”这个要素在男女的择偶条件里都有所提升/视觉中国

同时,男性越来越看重“脾气好”、“性格积极”等与性格相关的要素。出乎意料地,2008年的男性比起1983年的男性,对“长得好看”、“想要组建家庭和养育孩子”的关注反而越来越少。可以说,过去的男人满脑子传宗接代,现在的男人开始想男欢女爱。

其实什么恋、什么婚并不重要,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舒服最重要。别让条条框框限制了你的生活,谢娜比张杰大一岁嘴上不也是“杰哥”这,“杰哥”那吗?所以啊,如果有朋友问你他该不该开始一段姐弟恋,你就告诉他:

娜就杰样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