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远离这种菜!7 岁女童吃了被送进 ICU

黑木耳,是很多家庭十分常见的食材,许多人都习惯将木耳泡发一段时间后,再进行烹煮,但是近日,杭州附近就有一幼童因食用隔夜黑木耳而被送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这是怎么回事?孩子现在情况如何了?

1 黑木耳泡发过夜,竟如此危险!

今年 7 岁的雯雯与妈妈、弟弟住在一起,7 月 27 号中午,妈妈做了一道她非常喜欢的凉拌木耳,三人都吃了,妈妈吃的最多。但在第二天,他们竟然都出现了肚子疼,呕吐的症状,其中,雯雯的情况最为严重。

在送入当地医院治疗之后不久,雯雯情况急转直下,她出现昏迷,肝功能衰竭的症状。当地医院急忙将雯雯转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综合 ICU。在将近一周的治疗中,雯雯已经进行了 4 轮血液置换以及其他支持治疗。

目前,她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处于危重状态。

据综合 ICU 叶盛主任描述,雯雯的情况属于细菌性食物中毒,而中毒原因就是那盘被泡发了两天两夜的黑木耳。

经过省疾控中心检测,导致雯雯中毒的是黑木耳上滋生的一种 " 椰毒假单胞菌 ",它可产生致命毒素 " 米酵菌酸 "。这种毒素的死亡率高达 50%,而且这种毒素耐热,清洗,焯水均无法去除。" 高温情况下,细菌没了,细菌的产物——毒素还在。" 叶主任说。

椰毒假单胞菌中毒症状

一般发病症状最早出现在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呕吐时初为食物或黄绿色水样物,有的呈咖啡样物。继消化道症状后也可能出现肝肿大、肝功能异常等中毒性肝炎为主的临床表现,重症者出现肝昏迷,甚至死亡。

2 除了黑木耳,以下这些食物也需要注意!

" 这种细菌,除了泡发时间过久的黑木耳会滋生,新鲜银耳,玉米面,以及个别地区会吃的臭米面中也会带有。" 叶主任补充了其他几种携带 " 椰毒假单胞菌 " 的食物及注意事项。

干木耳

干木耳的泡发时间不宜过长,一至两个小时即可进行烹饪。

新鲜银耳

叶主任强调食用新鲜银耳必须慎重!储存时间过长的银耳,或是明显有变质、腐败迹象(比如发粘、流水、有异味等)的银耳,千万别舍不得,要果断扔掉!不能吃!

玉米面,以及北方的一种食物臭米面

叶主任介绍说,这两种食物在干燥状态下保存是没有问题的,一般谷物或多或少都会带有一些椰毒假单胞菌。

但若贮存不佳、受潮霉变后,就可能导致椰毒假单胞菌大量繁殖,食用了就可引发食物中毒。

3 危险游戏险窒息,落水也是高频案例!

暑假期间,除了食物中毒,各大医院接诊的儿童溺水,道路事故以及运动产生的伤害事故频频发生。三天前,就有一名 12 岁的男孩因为意外 " 上吊 " 窒息被送进叶主任的科室。

据男孩家人描述,事发时男孩正与亲戚家的兄弟在房间玩耍,跑到高低床铺旁边时脚一滑,不知怎么回事脖子就挂在了上铺的绳套中, 因为喉咙被绳子勒着,男孩无法发出声音呼救,而他的同伴正在玩手机也没有注意到,等到同伴发现,男孩已经窒息昏迷了。

好在抢救及时,目前他已经没有大碍。

脱离了家长视线范围的孩子,最容易陷入危险。

前不久,同样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接收的病例,也让人痛心。宁海县一个两岁的幼童趁奶奶在水塘边洗衣服,没有注意到他,偷偷跑去水塘边玩。等到奶奶发现时,他已经浮在水面上了。

现在孩子还在浙大儿院滨江院区 PICU 抢救,还未脱离呼吸机,智力受到严重影响,能不能彻底清醒也还是未知数。

此前,杭州交通 918 也报道一则女孩左臂被衣柜玻璃割伤,紧急转移杭州抢救的新闻,具体可点击图片查看 ↓

4 医生建议

对于暑期儿童安全这件事,叶主任建议各位家长:

1. 预防食物中毒事故,家长要注意做饭前勤洗手,并将食物生熟分开,煮熟煮透。另外,尽量缩短食物储存时间,不建议吃剩饭剩菜。

2. 预防溺水事故,孩子最好不要到陌生水域或自然水域中去玩,如果孩子溺水,家长要第一时间做心肺复苏,并送到医院。不需要做任何控水的动作,尽快心肺复苏,不要把时间耗在控水上。

3. 对于其他安全事故,一定要让孩子在成人的监控下行动,避免发生危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