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高烧”再不退 华北或将遭遇“梅雨季”

这段时间,很多人都是在高温酷热的天气里艰难忍受,中央气象台已经连续 23 天发布高温预警。而这样的炎热天气其实不只在国内,入夏以来,邻近的日本、韩国、朝鲜,远一点的欧洲、北美洲、北部非洲,都遭遇了罕见的高温天气,范围几乎覆盖整个北半球。甚至,北极圈内的一些地区气温都超过了 30 ℃。

瑞典多地创下 260 年来7月气温最高纪录

这个夏天,包括北极圈在内的整个北欧地区,都在纷纷刷新自己的高温纪录,数据显示很多地方地表温度比往年偏高 4-6 ℃,严重的地方达到 8 ℃。据瑞典电视台报道,瑞典多地甚至创下 260 年来7月气温最高纪录。而不止是单日的气温高,这次高温天气的异常持久也很罕见。

北极圈内现 30.4 ℃罕见高温 往年 7 月平均最高 15 ℃

芬兰北极圈城市罗瓦涅米曾是著名的夏季消暑胜地。近日,当地白天的气温却一度高达 32 ℃,比往年同期高出 10 多度。因为当地夏天通常不会超过 20 ℃,居民楼不会配备制冷设备,因此超过 30 ℃的温度也让当地民众很不习惯。

除了芬兰、瑞典,在北极圈内的挪威博德站点,今年 7 月监测的最高温为 30.4 ℃。在这里,夏天最高温达到 22-23 ℃已经是不太常见,而往年 7 月的平均最高温度更是只有 15 ℃,比现在低十多度。但是去年这里最高温度也达到了 25 ℃。

此外,北极圈在夏季处于极昼状态,高温天气通常是从清晨 5 点开始,一直持续到临近午夜。而当地晚间的温度依然能达到 30 ℃。晚间时段,工作结束的民众会换上泳装到河边消暑,高温天气已经把那里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日光浴场。

为何北极圈都出现极端高温?

中国气象局高级工程师朱定真解释,北极本身就是一个冷源地,所以不该出现那么多高温。但从最近几年来看,比如 1959 年、1990 年、2014 年、2017 年,冬季在 12 月都出现了超过 0 度的温度。

专家表示,今年冬季,这里温度就开始偏高,偏高趋势一直延续到了夏季。北极地区比较大,所以过去出现过单点温度 30 ℃,但最近几年出现频率增加,这应该跟全球变暖趋势一致,是一种极端事件,而且可能会越来越多地出现。

第一个原因是全球变暖情况下极地海冰融化。其次,最近经常有一些风暴,这种气旋是偏南向北运动的,向极地输送大量热量,造成极地的增温效应。

极端天气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

世界气象组织 7 月 26 日和 27 日接连发表声明:全球多地高温、干旱等极端天气事件接连发生,干旱和高温加剧了北半球野火灾情。这些极端天气给人类健康、农业、生态系统等带来了巨大的不利影响。

这些影响在欧洲更为明显。比如英国,入夏以来上千人因高温有关的疾病而危及生命;瑞典创下百年纪录的高温干旱引发 50 多起森林火灾;德国,持续的高温和干旱将导致谷物减产七、八百万吨,经济损失 14 亿欧元、约合人民币 110 亿元。

西班牙酷热 最高气温或超 44 ℃

8 月 4 日,西班牙气象部门发布高温预警:未来几天,西班牙全国 50 个省中的 41 个,最高气温将达到或超过 44 ℃。而此前的酷热天气,已经造成西班牙 3 人死亡。

葡萄牙最高温度 47 ℃ 略低于欧洲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温

在葡萄牙,热得更厉害。4 日,圣塔伦地区最高气温达 47 ℃,仅略低于欧洲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高气温 ——48 ℃。

受持续高温影响,葡萄牙南部阿尔加韦地区发生山火,当地两个村庄已被疏散。

德国鱼类死亡 莱茵河船运锐减

在德国,不少地区气温也突破了 35 ℃。数据显示,今年 7 月是德国自 1881 年有气温记录以来最热的 7 月之一。

受高温影响,德国波罗的海沿岸水温升高,达到了 23 至 25 ℃,比往年同期升高了 5-8 ℃。4 日,汉堡附近的阿尔斯特河水温达到了创纪录的 27.5 ℃,水中含氧量下降导致河中鱼类大量死亡。

而由干旱引起的水位下降,导致了德国主要航道莱茵河上的船只运量锐减一半,易北河和奥德河的船运也受到了影响。

北极海冰融化 气候将进一步受影响

如果这样的高温持续,特别是北极圈内都达到了 30 ℃,北极圈内的海冰加速融化,可能对全球气候产生进一步影响。

目前的海冰监测显示,今年以来,北极海冰范围已经比以往偏少 10%-15%,接近有历史记录以来北极海冰最低的年份。而过去 40 年,北极夏季海冰面积已经减少了近一半。

我国东北、华北可能出现“梅雨季”

中国气象局高级工程师朱定真表示,如果极地这个冷源地出现了异常,一定会对中纬度甚至于低纬度地区造成连锁影响。如果假设这种异常是常态,极地的冷空气开始变弱,或者冷源地开始相对增暖了,那么冷空气对南面中纬度和低纬度的影响过程会减少,强度也会减弱。

对我们国家的季风气候来讲,东北、华北地区就会出现一种相当于江南地区梅雨季那样持续的强降水。高温热浪的区域也开始向北移,包括作物的病虫害,对于人体健康、粮食安全都会有影响。

极端天气事件将增多 控制人为影响或有积极作用

现在从气候变暖角度来讲,科学家公认极端天气事件将会增多,包括高温热浪,旱的地方更旱,涝的地方更涝,雨强也更大,台风也变强。同时,小概率、奇怪的天气会越来越多地出现。原来百年一遇,50 年一遇的天气,现在变成了 10 年一遇,20 年一遇,这个趋势从最近十年来看,已经显现了。

现在这种气候变化,是自然变率和人的影响得叠加作用造成的。我们不能改变自然,就应该把我们人类能够所做的事情做一些控制。对于温室气体的减排,应该在不减少生活质量和生产能力的前提下,尽可能用新技术替代旧的、粗放的、排放落后的技术。各国政府要下决心,公众百姓要积极配合,每个人从自己做起,共同保护地球家园。

(编辑 刘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