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索罗斯是如何狙击英镑,令英国市场进入黑色星期三的呢?

作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家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的实力毋庸置疑。作为曾经日不落帝国的中央银行,数百年下来不知道掌握着多少数不尽的财富。

即便因为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令英国从世界霸主的神坛跌落下来,但英格兰银行依然是世界上资产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之一。凭借着雄厚的资金实力,自从1694年成立以来,英格兰银行守卫着伦敦国际金融中心,从未遇到敌手。

然而这一切,在1992916日戛然而止。因为,英格兰银行被索罗斯给盯上,并找到了漏洞。

1,想要加入欧盟,是得有条件的

历史上的英国,一直奉行“光荣独立”的政策,十分不希望欧洲大陆各国联合起来。但随着两次世界大战令英国国力大幅度衰落,美国后来居上成为超级大国,这让英国不禁意识到,他的全球影响力已经日益衰落,甚至还会遭到美国的打压。

再怎么说英国也是曾经的世界霸主,自然是不甘心给曾经的小弟当小弟,因此英国便盯上了欧洲大陆,觉得自己可以跟欧洲大陆上的各个国家联合起来,来保持自己和美国之间的独立性。因此在1973年,英国便加入了欧洲共同体。

随着欧洲共同体影响力的不断扩大,欧洲联盟也被提上议程开始筹建。当时的英国为了能更好的跟美国相抗衡,自然而然的也想要加入欧盟。

但当时筹备中的欧盟说,你英国可以加入,但必须加入欧洲汇率机制。而这个机制则要求欧盟各成员国的货币汇率,都必须盯住德国的马克有限浮动,而英国,便被要求英镑对马克的汇率,必须稳定在1:2.7780以上。

2,在索罗斯看来,这是英国的失误,但却是他的机会

在索罗斯看来,英镑对马克的汇率,必须稳定在1.27780以上,是一个严重的决策失误。因为在当时,德国的经济发展如日中天,经济实力不断增长。相比之下英国国力却日渐衰落,是难以支撑英镑对马克的固定利率。

而且欧洲汇率机制是这样的,西欧各国的货币不再像之前那样,是盯住黄金或者美元波动,而是相互盯住,每一种货币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波动,一旦超出规定的汇率,各国央行便有责任通过买卖本国货币的手段,来稳定本国的货币。

在英国加入欧洲汇率体制时,英镑对马克的汇率是1:2.95。但很尴尬,因为英国经济实力的不断衰落,就会导致英镑贬值一英镑所能兑换到的马克,会变得越来越少。

因为经济不景气,为了刺激消费,英国便降低利率,要让更多的资金进入市场,以此来提高英国的经济水平。

相比之下,德国是压根不需要降低利率,因为当时他发展的很好,企业、个人手中都拥有大量资金,不需要新的资金进入,德国的经济就可以发展的很好。为此德国没有提高利率,就已经是对英国的最大帮助了。

但英国希望的是,德国能不能降低利率,这样英国就可以在欧洲利率体制下合规的贬值。因为在经济下滑的情况下,英国需要货币贬值来扩大出口,提高英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然英国的商品卖不出去,就不会有收入。

虽然德国不想让马克贬值,但至少在合规的情况下,英镑还是有贬值空间的。就这么的,从1990年到1992年,英镑对马克的汇率一路下滑,从2.95,到2.85,再到2.7964,距离欧洲汇率机制的1.2778,仅一步之遥。

在这种德国硬是不让马克贬值的情况下,英国无奈之下,只能让英格兰银行拿出33亿英镑来干预市场。但是这一举动在投机者看来,却是英镑快要支撑不住的体现。

3,狙击英镑,可以说是一场赌博

如果英镑十分坚挺,哪还需要央行的干预?在这种情况之下,各路投机者纷纷盯上英镑,开始做空英镑,大量的英镑持有者开始卖出英镑,顿时间市场上大多是在卖英镑的,而不是买英镑的,在这种买方市场的情况下,卖方为了赶紧卖出,就会不断的压低价格,导致英镑的进一步贬值。

当然了,前面说英镑贬值是有利于英国的刺激消费,扩大出口。但问题是,英国是想要加入欧盟的啊!既然想要加入欧盟,就得遵守欧洲汇率体制,英镑在怎么贬值,跟德国马克的汇率都不能小于1:2.7780。在这种尴尬的境地下,除非英国放弃加入欧盟,不然他就得守住1:2.7780,英镑再怎么贬值,再怎么有利于经济的增长,对马克的汇率都不能小于这个数值。

当然了,对英国来说最好的方法就是,马克也进行贬值,这样英镑就能得到更高贬值空间。可是人家德国不愿意啊!

这也就是为什么说,索罗斯的狙击英镑,实际上是一场赌博。他在赌,德国不会令马克贬值。

4,索罗斯赌对了,英国却悲剧了

德国不愿意令马克贬值,英国无奈之下,就只好拿出大量资金到市场上购买英镑。因为市场上如果都是在买英镑的,价格便掌握在卖方手中,买方为了赶紧买到英镑,就会不断的提高价格。这样一来,英国就可以守住1:27780这条线。

但如果,市场上卖出英镑的数量,超过英国要买入英镑的数量呢?两相抵消,还是卖出的大于买入,依旧是买方市场,英镑依然在贬值。要知道光是索罗斯一个人,就拿出一百多亿美元。并且这个时候,英格兰银行要面对的,不仅仅是索罗斯,还是整个投资界的主流判断!

在这种情况下,1992916日,哪怕英格兰银行紧急动用269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买入英镑,也是无济于事。也是在这一天,英国先后两次提高利率,从10%,变成2%,再到15%,这更是让索罗斯大喜过望,因为这意味着,英国暂时拿不出钱来,只好先通过提高利率的手段稳定率。

于是,索罗斯和其他投机者们,继续做空英镑,一直到16日下午17点纽约外汇市场收盘,英镑对马克的汇率最终定格在1:2.703,英镑全线溃败,到晚上的1930分,英国财政大臣莱蒙无奈的宣布,英国退出欧洲汇率机制。

没办法,仅凭英国的经济实力,还无法和整个投资界相抗衡。而这一天,则被英国称之为黑色星期三,索罗斯成为黑色星期三的最大赢家。

5,索罗斯的操作原理

打个比方,英镑对马克的汇率,是1:5。然后我们借入1万英镑,然后就能兑换成5万马克。如果三个月后,英镑贬值,变成1:2,那么5万马克就能兑换成2.5万英镑,还掉之前借的一万英镑,我们还净赚1.5万英镑。

因此归根结底,就是索罗斯得想尽一切办法,让英镑贬值,不然最大的输家便会是他。

为了赢得狙击英镑的胜利,索罗斯提前借入了大量英镑。并且他还做空英镑,令市场形成一种,英镑一定会进一步贬值的恐慌。

打个比方,现在购买花5马克就能购买到1英镑,但我跟你签个协议,说三个月后,我用2马克就来你这买1英镑。如果是我一个人这样说倒还好,那如果是很多人,或者是一个很有影响力的人说的呢?

都说三人成虎,人言可畏,一旦市场上形成这种想法,即便英镑本来是不会贬值,也会因为人们的恐慌,等三个月后变成2马克,甚至更低的价格。

 更何况当时的索罗斯在金融界已经拥有一定的影响力,在狙击英镑之前就到处宣传英镑将会进一步贬值,跌破1:2.7780。在他的影响力之下,越来越多的投机者和机构认同索罗斯的观念,等索罗斯出手,这些人和机构也会争先恐后的跟随索罗斯,形成股市中的,羊群效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