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看这些“网红药”你买过吗?很多网友被坑害!

一瓶出厂价十余元的消毒产品

经过贴牌重新包装后

售价可达数百元

利润在10倍以上

一起“假药案”,揭开微商生存密码

2017年4月19日,苏州市警方在一处微商团队办公现场控制负责人颜未来、颜丙瑞两兄弟,查扣大量未及销售的“网红产品”——“善春堂”牌痔疮抑菌液等系列产品。

警方查处的产品分别由国内三家公司生产,实际性质是“消毒用品”,使用的也是消毒品批号。

颜未来通过网络联系购买厂家成品,贴上自有品牌后,客服人员再对顾客暗示消毒品和保健品的“药用”效果,10几元的消毒品就以“微商”渠道加价销售。

销售额超千万元的微商

颜未来出生于1987年,老家在山东郓城,2006年中专毕业后,曾经在无锡一带的电子厂上班,2011年左右开始从事电商工作。

此后,颜未来通过自己的网店,先后代理销售洗发水、沐浴露、护肤品等产品。

2014年左右,颜未来通过网络,开始销售包括痔疮抑菌液、狐臭散等在内的产品。

2017年底,一名市民向苏州市相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称,其通过网络“微商”,购买了一瓶名为“鼻净通”的滴鼻液,使用后没有效果。随后,市场监督部门将这一线索,移交给警方。

相城警方针对这一案件成立专案组,发现上述产品由江苏无锡一家公司进行销售,公司老板正是颜未来。

警方共查扣“善春堂”牌痔疮抑菌液20122瓶、“善春堂”牌根必治痔疮精油45瓶、鼻净通344瓶、“善春堂”牌濞舒适精油10888瓶、肤润洁皮肤抑菌膏4445盒、本草狐臭散5620盒、清咽茶1120盒、鼻净通贴纸163张。

“善春堂”品牌的持有者,是香港知昀贸易有限公司,这一公司的法人是颜未来。颜未来持有的上述公司,通过网络微商渠道,月销售额最高超过400万元,公司成立至案发,总销售额上千万元。

客服扮演多个角色推销产品

颜未来手下拥有一支完整的微商营销团队。在团队中,除扮演管理者角色外,颜未来的主要工作是联系生产厂家,寻找具有营销价值的“产品”,进行采购后,贴上自有品牌销售。

颜未来的团队最初只有4个人,后随着业务不断扩展,到警方查封前,颜未来手下有超过40名客服人员。

这些“客服”人员个个“身兼数职”↓↓

依据不同的产品,客服人员被分为4个小组,每组配备有一名主管。团队内部,则由一整套颜未来制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

每名客服的底薪为两千多元,按照销售量确定绩效,能拿到数千元至上万元月薪者大有人在。

颜未来通过购买百度竞价排名、发布微商广告等形式增加产品曝光率,消费者上网搜索时,涉及“狐臭”“鼻炎”等关键词时,颜未来代理销售的产品,会排在搜索结果前列。

作为消毒产品,“善春堂”系列产品进价低廉,实际效用较低,但与此同时,其对人体的伤害也小。

也正鉴于此,颜未来选择推广销售这些产品。

相城警方称,通过“公司化”的运作,逐渐扩张的“保健产品”种类,极其低廉的制作成本,带来巨额利润。

颜未来销售的各种产品的成本,都是十余元到二十多元之间,销售时,价格则达到数百元至上千元,利润在10倍以上。

2017年7月25日,颜未来等10人因涉嫌生产、销售假药罪被移送审查起诉。

记者从苏州市相城区检察院获悉,因“案情重大、复杂”,案件曾两次退回警方补充侦查。

2018年2月15日,苏州市相城区检察院对包括颜未来兄弟在内的10人涉案人员提起公诉。

微商打“擦边球”,消费者购买需警惕

北京协和医学院药学硕士,资深药剂师冀连梅告诉记者,在微商的模式中,以消毒产品或保健产品,通过“暗示”使用效果来进行销售的情况,实际并不鲜见。

冀连梅说,大部分人由于不具备专业的医药知识,在看到“白大褂”、“中草药”等字眼时,心理上会将之当作药品,从而甘愿出高价购买。微商所使用的,正是这样一种“心理暗示”手法,“打药品管理的擦边球”。

冀连梅介绍,从专业角度来说,常人要区分“药品”与“非药品”,最直接的途径,是观察产品的批准文号,“标注是‘药’字就是药品,‘消’或者‘卫’,都不是药,而是消毒用品或保健产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