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老师留手抄 10 万繁体字作业引热议

" 上百页的作业,都是白纸黑字,关键还都是繁体字…… "22 日,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专业大一学生刘天逸,在朋友圈发了一组照片,引起网友热评。

" 真的是神一样的老师啊,还让学生手抄繁体字 "、" 网络时代,提笔忘字已经不稀奇了,我觉得这位老师的做法值得点赞 " ……记者了解到,布置这份 " 特殊作业 " 的老师叫陈士银,1988 年出生的他,今年才 31 岁,本硕在兰州大学就读,博士就读于清华大学,研究的都是历史方向,是个不折不扣的 " 才子 "。

课堂有趣 上课互行古礼

去年,陈士银老师到该院任教,负责教授《古代汉语》。开学第一课,就让全班所有学生 " 大开眼界 "。" 年轻帅气的陈老师,却是穿着一身熨烫平整的中山装。站在讲台前,颇具民国时期教书先生的气质。" 刘天逸回忆说,上课时,陈老师并没有急着打开课本授课,而是给大伙讲起了个人仪表和上课礼仪。

" 陈老师教我们,彼此鞠躬时将双手置于腹前,男生是左手在外,而女生则是右手在外,相互鞠躬前倾九十度,是为相见礼。" 学生周婷雅说,陈士银老师还解释说,这样的礼仪出自周代礼仪,也符合阴阳的传统观念。

朱圳扬同学是汉服爱好者,自从听了陈士银老师的课后,她和班上许多同学都穿着汉服去上课,在校园刮起了一股对古时礼仪的探索之风。

作业特别 手抄繁体教材

开学第一堂课,除了给同学们讲解礼仪外,陈士银老师还布置了一道特别的作业——抄写《古代汉语》教材,这让不少学生大吐苦水。陈士银在课堂上表示,完成这个特别的作业后,相信同学们对繁体字就不再陌生了,对今后阅读一些原始文献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 这本书有三百多页,共有十万多字,关键全部都是繁体字。" 一些学生私下议论," 这都什么年代了,还玩抄写这种俗套的作业。" 不过,大多同学还是表示认可,认为既然学了《古代汉语》这门课程,就应该对繁体字有了解,陈老师的作业并不俗套。

接受记者采访时,陈士银老师坦言,布置这样的作业其实是有缘由的。他展示了自己六个笔记本,共两百多页,白纸上密密麻麻写着字,不仅有《古代汉语》的课本,还有近六十万字的《说文解字校订本》。即使是复杂的小篆,他也抄写得十分工整。" 我在清华大学求学时,抄书也占了学习很大的比重。" 陈士银老师说,其实抄写的过程,也是自身知识积累的过程,能加重我们的记忆和理解。

到了期末考试,当看到自己《古代汉语》这门课的成绩单,同学们纷纷释然,理解了陈士银老师的良苦用心。" 因为历史专业需要阅读的古籍比较多,多为繁体字,难以理解,但在抄古文过程中,同学们渐渐掌握了繁体字的理解和使用,所以考试中就会得心应手。" 陈士银老师解释说。

治学严谨 受到学生好评

一位同学回忆说,陈老师教授的《古代汉语》课程,全部用繁体字授课,而繁体字在古文中的运用,知识点非常多。如在课堂上,陈老师就 " 历 " 的繁体 " 歷 " 和 " 曆 " 的写法与用法做比较,如 " 历史 " 只能写作 " 歷史 " 等。不仅是字形,在字音、平仄、声调方面,陈老师在讲授课文时也从不忽略带过。

对于自己,陈士银老师也做到十分 " 严厉 "。据了解,近两三年来,陈士银已经点读了上百卷的书本古籍。古书本卷帙浩繁,一本书点读之前,陈士银都会反复阅读数遍,然后分三遍进行点校。第一遍大体点出,第二遍斟酌修改,第三遍反复查验。在校园里,陈士银老师的知礼博学,受到了同学们的好评。杨潇玥同学说:" 陈老师谦虚内敛,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又传授为人之本、做事之道,有一股学者的风范,是我们的偶像和榜样。"

" 网络时代,提笔忘字已经不稀奇了,我觉得这位老师的做法值得点赞!" 一位网友在刘天逸的微信里评论说。还有网友表示遗憾," 这是别人家的老师,自己上大学时没有遇到过。" 对于网友 " 一边倒 " 的点赞,刘天逸觉得并不奇怪:" 老师肯定是从为学生好的角度出发,抄写作业可能会让学生暂时手累,但学到的知识是自己的,能受用一辈子。" 对于陈士银老师布置的特别作业,该院历史 17 班班主任朱春龙也很赞同," 陈老师让大家抄书这一点非常好,大一正是学生打基础的时候,抄书也是一个必备的过程,有助于学生功底的提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