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战进入深水区 北京还有秘密武器吗(图)

中美贸易战开打,有分析指,美国当前经济"能量"足以在贸易战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市场和消费者都可忍受。面对如此强敌,中国有多少可动用的"武器"反击美国?又能不能毫无顾虑的打出去?这将是下一阶段重点。

目前中国手握"反击牌"包括:

(1)瞄准美国农业州和特朗普票仓"精准打击":"打大豆、打汽车、再打民航机"是中国的3步棋,但中国对美国农产品依赖度过高,农产品价格又会牵动民生,如引发通胀,可能演变成国家安全问题;至于报复波音,可能成为中国下一步选择,但要留意或使中美逆差更难填补,北京显然有所顾虑。

(2)限制赴美旅游:中国客赴美观光每年达300万人次,如计入留学、游学、移民和投资,每年涉及以百亿美元计的收入。中国驻美大使馆6月28日对中国公民发警告,指美国治安不靖,是否有弦外之音,值得留意。过去中国抵制南韩时,曾导致赴韩中国客减少近半,但要留意美国观光客来自全球,若北京"重施故技",是否管用仍有待观察。

(3)抛售美债、限制美资等金融手段:中国近年也曾大量抛售美债,却被其他国家或美国民间吸收,并未引起市场波动或美元贬值。分析认为,中国大规模抛美债,会引发市场动盪,自身外滙也会同步缩水,同时限制美资也会吓跑其他国家外资,北京不敢轻易动用这两张牌。

(4)禁止稀土出口:中国占全球极高比例的稀土生产,一度供应全球逾85%需求。如中国禁止稀土出口,将是一张"绝杀王牌",美国高科技产业包括高端晶片、军事工业元件都会立即面临问题。但随着稀土资源新发现,全球对中国稀土依赖度下降,而禁止稀土出口可能引发美国报复,有中兴事件的前车之鉴,相信北京不到绝对险境,也不会使用这种两败俱伤的"王牌"。

(5)中国官僚体系壁垒:近日有美国企业报称,商品运抵中国后,被抽检、通关缓慢,被指是中国"软报复"美国而制造的无形障碍。此外,中国要操作民族主义"反美帝"情绪易如反掌,民间抵制美货都有可能。只是此举也可能引火自伤,几年前反日本示威就是一个先例。

乐观分析认为,中国每遇重大事件,都会刺激官民一体反思、改革,反而可绝处逢生、再创新高峰,现在又面临类似契机。中国现在的处境是不能示弱,但能退让的余地有限,这也使中美之战一如专家所言"进入未知水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