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北约闻风丧胆的俄罗斯“怪兽”回来了!

俄罗斯《独立报》网站 6 月 25 日发表伊琳娜 · 德罗宁娜的文章《俄罗斯重建地效飞行器舰队》称,全球对地效飞行器的关注并非近 10 年的事情。不过,近一个月来,有关 " 里海怪兽 " 归来的新闻再度席卷各大新闻网站。

" 里海怪兽 " 是华盛顿给上世纪 60 年代美国间谍卫星在里海区域发现的一种苏制神奇装备所起的绰号。它曾令北约闻风丧胆,但在苏联解体后被冻结。虽然如此,这一技术奇迹的横空出世及其研发过程中遭遇的种种问题,多年来一直为各类报刊所津津乐道。

▲ A-080" 海鸥 -3" 地效飞行器电脑效果图(俄罗斯阿列克谢耶夫中央设计局网站)

文章称,作为一种作战运输工具,它被视为会飞的军舰、水面航行的飞机。它既可在距水面相当于翼展的 0.05-0.2 倍的高度即 3-12 米高处飞行,也能在平地、冰面、雪原、草场上以近 450 公里的时速前行。这要归功于 " 地面效应 ",即机身、机翼与地面或水面之间形成的类似气垫的向上托力,将它举离地面或水面。地效飞行器在行进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更小,稳定性更佳、速度更快、燃料更省。于经济性及载重量方面,它胜过飞机和直升机;在速度方面,它令水翼船只望尘莫及。

按国际海事组织和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的划分,地效飞行器属于船只而不是飞机,受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约束,飞行高度不能超过 150 米。然而,倘若它被允许在 " 地面效应 " 区域外作为飞机使用,即高度超过 150 米,那么则需恪守国际航空规定。

▲资料图片:正在高速试航中的苏制 " 里海怪物 " 地效飞船

文章称,人们普遍认为,现代化的地效飞行器较之普通飞机更安全,因为它甚至能在风暴中降落于水面,且同时可配备多台发动机,出现故障时能彼此替换。从军事角度而言,由于飞行高度极低,它难以被敌方雷达发现,加上不与水面接触,水声测位仪同样拿它毫无办法,更不会撞上鱼雷。此外,它的起飞和降落皆无需专用跑道。

第一架地效飞行器于 1961 年 6 月 22 日问世。而后,苏联落实了长达 20 年、为海军和其他军种研发作战用地效飞行器的国家项目,在其框架内推出了长 92 米、高 22 米、翼展 37.6 米、被五角大楼称为 " 里海怪兽 " 的地效飞行器。它的体积庞大,起飞重量高达 544 吨,绝非浪得虚名,此后," 小鹰 " 型与 " 鹞 " 型地效飞行器相继问世,主要用于运送空降兵及导弹。苏联一共建成了 30 多架地效飞行器,可惜其中绝大部分都在本世纪初宣告报废。

▲资料图片:鹞级地效飞船试射 SS-N-22" 日炙 " 超音速反舰导弹。

自那时起,小型地效飞行器的研发及试航工作便已中止。它们并未出现在 2011-2020 年的国家国防订货当中。

然而,在 2018-2025 年的俄罗斯国家武器计划中,600 吨级地效飞行器样品研发项目赫然在列。俄军方打算在北极和太平洋地区用它开展搜救,并向偏远地区的驻防部队运送补给。它的体量与 " 里海怪兽 " 相当。虽然正式名称为 " 救援者 ",但还有个绰号叫 " 北极怪兽 "。它总重约 600 吨、长 93 米、翼展 71 米。

▲资料图片:漂浮在海面上的鹞级 GEV

文章称,军方高层之所以对大型地效飞行器情有独钟,是因为它能够在五六级海浪的情况下飞行,可用于运送空降兵,且速度较之普通舰艇快得多,鱼雷、地雷皆拿它无可奈何,雷达也难觅其踪迹。" 救援者 " 将于 2022-2023 年首次试航,并在 2025 年完成各类测试。

文章称,负责 " 救援者 " 研发工作的是著名的阿列克谢耶夫中央设计局,从令美国人大惊失色的第一代地效飞行器 " 里海怪兽 ",到后来攻击型的 " 鹞 " 和登陆型的 " 小鹰 ",该设计局一直是俄罗斯地效飞行器、水翼船只、气泡船、气垫船研发领域的翘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