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谊兄弟质押股权疯狂套现?奔跑吧兄弟上演

华谊兄弟最近流年不利

陷入“一抽屉合同”风波后

股票曾一度跌停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今天,微博热搜前列

一下被华谊兄弟的消息占领

原来,有媒体曝出

华谊兄弟忽然质押几乎全部股权

华谊兄弟6月6日发布公告,公告宣布华谊兄弟持股人王中军、王中磊的股份质押状况,截止2018年3月31日王中军持股612,229,855股,占公司总股本22.07%。截止公告日,王中军共向中信建投证券有限公司质押股份550,879,999股,占公司总股本19.86%,作为第一大股东、公司法人,手里仅剩2.21%的公司股份。

王中磊持股171,681,986股,占据公司总股本6.19%,质押股份142,799,999股,占据公司总股本5.15%,手里仅剩1.04%。

股权质押事件曝出后,舆论哗然

网友更是在相关新闻下调侃

是奔跑吧兄弟上演了?

更有人将华谊兄弟和之前

被列入“老赖”名单的贾跃亭做类比

那么,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刚刚,华谊兄弟回应了

华谊兄弟称,股权质押不是抛售股票,更不代表不看好华谊未来,也不会影响华谊兄弟的正常经营。此外,华谊兄弟还表示,会对恶意传谣者保留诉讼权利。

华谊兄弟方面表示,王中军与王中磊一直关注各个行业的创新发展,也希望这些领域可以与上市公司有更好的联动,促进华谊兄弟的整体发展。他们股权质押的资金用途,主要用于项目投资及股权投资,为引领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其实,不管此次股权质押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曾在多年前位居行业“C位”的华谊兄弟

被认为缓慢“掉队”

已是不争的事实

艺人“自立门户”

华谊明星IP减少

冯小刚被认为是华谊兄弟的“底牌”。

华谊兄弟2017年年报显示,公司已经建立影视业经营管理和创作人才队伍,这份队伍名单包括王忠军、王忠磊、冯小刚、张国立、管虎、程耳,前两人是华谊兄弟创始人,冯小刚位列第三。

在2017年华谊兄弟影视作品新增荣誉中,冯小刚的电影占据了半壁江山。其中,《我不是潘金莲》和《芳华》给华谊兄弟带来12个提名或奖项。

“冯小刚近年来一直主打温情商业片,是票房吃香的电影类型,再加上多年资历累计,如果仅就投资方青睐度、票房号召力和市场价值来看,现在冯小刚无疑是华谊兄弟的王牌和摇钱树”,资深影评人岳归歌向记者分析。

周迅、黄晓明、范冰冰、李冰冰……多名知名艺人此前就已离开了华谊。华谊兄弟在2017年年报的风险提示中表示,由于业务规模有限,少数签约制片人及导演对公司业绩的贡献占比相对较高,公司将积极采取多种人才管理措施,加强公司人才储备及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大,减少核心专业人才变动给公司经营业务带来的负面影响。

冯小刚、范冰冰、王中磊

布局粉丝经济

相关子公司去年亏损

华谊兄弟在2017年年报中称,公司坚定看好粉丝经济领域发展前景,并将继续着眼于粉丝经济的培养、开发、运营,不断升级产品及服务、拓展盈利渠道,以开发并满足市场需要,推动中国粉丝经济行业发展。

为了发展粉丝经济,于2012年创建的华谊兄弟新媒体公司在2015年5月更名为华谊兄弟创星娱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华谊创星”),2015年9月挂牌新三板,成为“粉丝经济第一股”。此前,这家公司就是负责华谊兄弟传媒集团各条业务线的新媒体领域的IP管理、粉丝经济生态搭建、新媒体营销矩阵经营、网生IP原创及泛娱乐人才库储备等工作。

在最近火热的《创造101》中,除了王菊等人外,有一名选手叫做戚砚笛,正是华谊兄弟旗下的练习生。2017年华谊兄弟新签约艺人包括洪可欣、黄俊、徐天豪、王雷、刘海蓝、曾梦雪等,正待发展。

今年3月,华谊创星披露2017年年报显示,2017年实现营收1.13亿元,同比下降37.19%;亏损253.71万元,相较2016年盈利6590.20万,由盈转亏。华谊创星解释称,2017年营收下滑主要系公司两大主营业务面临调整升级,同时,流量采购成本提升,致使业绩大幅下滑。

部分利润来自政府补助

2017年获补助上亿元

目前,华谊兄弟还有一部分利润来自于政府补助。根据年报,华谊兄弟2015、2016、2017年净利润分别为9.76亿元、8.08亿元、8.28亿元,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1.02亿元、0.93亿元和1.27亿元。再往前,2012、2013、2014年,华谊兄弟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分别为6539万元、7921万元、9947万元。华谊兄弟近几年获得政府补助在波动增长。

华谊兄弟获得的政府补助中,有一部分是税收优惠。2017年,华谊兄弟确定应获得政府税收奖励9731.86万元。

“电影是重税行业,税收优惠虽然在会计科目下计入非经常性损益,但实际上是经常性的”,2013年时,时任华谊兄弟副总裁胡明就表示,“税收优惠的金额也直接与纳税金额、营业规模挂钩。”

华谊兄弟在2017年年报中称,尽管随着公司经营业绩的提升,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对当期净利润的影响程度逐年下降,公司的经营业绩不依赖于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政策,但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仍然对公司的经营业绩构成一定影响,公司仍存在因税收优惠和政府补助收入减少而影响公司利润水平的风险。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