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美南海博弈下的推演与预判

今年是2019年。在新的一年开头,我想就中美两个大国的战略博弈,做一个推演和预判。主要是集中在南海问题上。推演时间限定在2019这一年,主要是从中国北京的角度,来看如何因应南海问题。状况想定是,美国以自由航行名义持续在南沙海域加强巡弋,并时不时地进入中国岛礁12浬领海之内,情势紧张。中国有几位军方人士扬言,若再有美国军舰侵入中国岛礁领海,就用军舰将其撞沉。这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但历史有之,即著名的"黑海撞击事件"。1988年2月12日,美国巡洋舰"约克城"号以无害通过为由,进入前苏联在黑海的军港、12海里内水域。前苏联2艘护卫舰奉命从后方追撞美舰,造成双方互有损伤。美舰惊慌之余撤出该水域。我们现在就来听听当时纪录片所留下的一些声音片段……。

美方留下的纪录音档,是对苏联军舰的追撞感到惊恐和不可思议。前苏联也留下了一些官方的记录音档。根据翻译,显示苏联的音档披露了美国军舰闯入领海,动机并不单纯,而是想获取苏联和华沙条约国家之间的水下通讯路线的信息。如今美国军舰频频进入南沙岛屿海域,是否也有相同目的,我想只有时间能给出答案。

时隔30年,没想到这段历史在2018年9月30日的南沙海域再度重演。就是中国海军"兰州号"和美国军舰"迪凯特"号,在南沙南熏礁附近海域险些发生的撞击事件。假设2019年再度发生类似的军事对峙,中国北京方面会如何响应?会采撞击方式?或采其他非常规手段?我在这里先做一个推演和预判。

首先,中国会极尽可能避免中美军舰出现短兵相接或狭路相逢的情况发生。为此,中国会有相应部署,使海上维权的执法梯队(船队)尽快到位并预置到南沙前沿岛礁,就是民船在前负责监视侦察、执法船(海警船)居中负责维权执法、军舰在后负责警戒和危机管控。如果9月30日的中美军舰对峙之前,能有民船或执法船打头阵,或许可以避免双方军舰短兵相接,局面或许有转圜余地。特别是海警船,它有基本武装,却不是军舰,万一发生冲突,也属于司法案件而非军事冲突。海警船往往能扮演微妙而重要角色,我们来听听中国海军专家李杰的说法……。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中国海事研究所主任金莱尔(Lyle Goldstein)也有类似说法:"中国的海警力量,除能加强海上维权能力,在国家之间的冲突中,也能起到缓冲作用。"所以我判断,中国今后将加强在南沙前沿岛礁,进行民船和执法船的预储与预置。以司法维权行动对应可能的军事对峙,这也是一种不对称思维。

其次是,中国会有硬的一手准备,在南沙前沿岛礁如美济、渚碧、永暑等岛,继续部署陆基反舰巡航导弹"鹰击-12B"和远程防空导弹"红旗-9B",拉大防御纵深。必要时,进驻海航兵力"歼-11B",强化制空制海。最近美国要求中国撤出在南沙岛屿的导弹部署。这怎么可能呢?中国若没有硬的一手准备,怎么去应对危机。当然,这些部署不是用来打仗,而是做好南海前沿岛礁的战略预储和预置,争取战略主动权,避免被动。万一有事,心中有底,可以用来危机管控。

除此。中国会在危机发生前或在萌发阶段,启动中美已有的3个磋商机制:"重大军事行动相互通报机制"、"海空相遇安全行为准则",以及正在协商的"危机预防沟通框架"。我想这可以舒缓危机,若美国执意对中国采取压制性措施,中国可以在相应的海域实施针对性演习,慑阻美方,使其知难而退。若还不行,美国执意要试探中国底线,我判断中国不会与美国正面交锋,不给美国试探的机会,会做出若干反制,也是象征性的,不会真干。

最后,为避免美国在东盟国家之间形成某种反华军事协作关系。中国将在2018年与东盟合作的基础上,扩大举办中国-东盟"海上联演-2019",使海上联演常态化,化解美国组织反华联盟的意图。基于上述,我认为2019年中美在南海的军事安全角势上总体上是可控的,但中国需要作出相应准备。

美军“约克城”号巡洋舰遭撞击驱赶。(Publc Domain)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