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细数海外“中国日”,看中国文化海外遍地开花

近年来,全球化浪潮几乎冲击了世界每一个角落。中国人踏着这股浪潮,纷纷赴海外学习、工作、定居,也把越来越多的中华文化带到世界各地。现在,很多国家都设有“中国日”,除了为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打下良好基础,还为增加当地人士对中国的了解,更大程度地接纳海外华人带来帮助。

法国戛纳“中国日”

由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与法国戛纳电影节电影市场共同举办的“中国日”活动17日在法国戛纳举行,旨在通过电影节推介、中国影片放映、专业论坛等活动,深化中法两国电影业合作。


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上海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发出邀请,希望中外电影人参加将于今年6月举行的第2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



在“中国日”活动中,上海国际电影节和戛纳电影节电影市场的代表共同宣布了开通双方电影市场深度合作的官方通道。未来双方将在电影作品交流展映、电影产业发展及青年影人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


戛纳电影节电影市场总监热罗姆·帕亚尔说:“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发展迅速,也培养了一大批电影人才,法中两国在电影创作、融资和影片项目开发等领域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中国日”上放映了中国影片《我不是药神》。在同日举行的中国电影论坛上,来自中法两国的电影从业者就“走向世界的新时代中国电影”“新时代中国电影的创作”“引进片对中国电影产业和创作的影响”等话题展开了讨论。


加拿大渥太华“中国日”


当地时间5月18日,在渥太华举办的加拿大郁金香节迎来“中国日”。首度专门打造的“中加友谊郁金香园”在郁金香节园区亮相,迎接八方来客。


一年一度的加拿大郁金香节今年迎来第67届节庆。本次“中国日”活动由中国驻加拿大大使馆、渥太华市政府、郁金香节组委会、中国驻多伦多旅游办事处和加中文化艺术协会共同举办。



2019年是中加两国首都北京和渥太华缔结姐妹城市20周年。出席“中国日”开幕式的中国驻加拿大大使卢沙野和渥太华副市长劳拉·杜达斯(Laura Dudas)交换了展现北京天坛祈年殿和渥太华国会山的照片。


卢沙野表示相信,只要秉持相互尊重、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理念,中加友谊就会像郁金香一样盛开。劳拉·杜达斯称赞,当地华人社区富有力量且充满活力,并为渥太华的建设作出了诸多贡献。



在“中加友谊郁金香园”,卢沙野、劳拉·杜达斯等嘉宾共同为郁金香浇水,祝福中加人民友谊像鲜花一样绽放。


加中文化艺术协会理事长、渥太华华星艺术团团长张志刚表示,今年特设的“中加友谊郁金香园”,既体现了中加友谊,也成为渥太华郁金香节的亮点之一。中国元素近十年来一直在北美最大的郁金香节上得到展现,助力中加两国人民相互了解、彼此理解和尊重。



加拿大郁金香节是北美春季规模最大的文化节庆活动之一,如今每年可吸引大约60万人次游客。


马耳他瓦莱塔“风筝节”


17日,第二届“中国风筝节”在马耳他首都瓦莱塔举行。当天上午,五颜六色的中国传统风筝在瓦莱塔“三海神”广场上空飞舞,吸引了大量游客。


在来自山东潍坊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风筝代表性传承人郭洪利的主持下,现场放飞了百米长龙风筝。色彩绚烂的“中国龙”徐徐升起,“遨游”在瓦莱塔蔚蓝的天空中,现场热烈的掌声和孩子们的欢呼声将风筝节推向高潮。



随后,来自马耳他5所学校的200名学生,领取100只风筝,并试着放飞这些风筝。在老师们的帮助下,不一会儿,这些具有浓郁中国特色的“蝴蝶”“燕子”“鹞鹰”等风筝飞满了天空。


“(这些)风筝很漂亮。我喜欢它们的颜色、形状和艺术设计。”来自科斯皮夸小学的学生马鲁什卡·普利斯是第一次放中国风筝,她很高兴参加今天的活动。



带领学生前来参加活动的小学教师杰拉尔丁·西尼科斯皮夸告诉记者,她所在的学校有中文课,来参加活动的学生中有的正在学习中文。举办这样的活动太好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为了促进当地民众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风筝文化,郭洪利及其团队还将访问当地另外7所学校,让孩子们体验如何制作中国风筝。随后,他们还将举办面向公众的风筝制作工作坊。



作为今年“中国风筝节”的一部分,马耳他国家社区艺术博物馆在公共区域展示一系列中国风筝。展览将持续到5月31日。


“中国风筝节”由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与马耳他社会福利基金会、马耳他国家社区艺术博物馆合作举办。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