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是环卫工 独腿少年入选中国国家滑雪队

8月22日消息,浙江衢州,1994年出生的周鑫涛在15岁时因为车祸失去了右小腿。那时,他常常觉得命运不公平,为了让自己走出事故的阴影里,在付出比别人多很多倍的努力后,2017年他成为了国家滑雪队的一员。现在的他最喜爱挑战各项极限运动:滑翔伞、滑板、攀岩、单板滑雪。

15岁以前,周鑫涛是衢州青少年游泳队的一员,成绩很不错,有可能成为职业运动员,这次车祸让他前途黯淡。他说:“我视运动为生命,老天为何要这样折磨我?”刚开始的两年,周鑫涛在康复的同时,也在修复着受伤的心灵。周鑫涛的父母都是环卫工人,在他出事之后,妈妈一直在家照顾他还有两岁的弟弟。 一次外出散步,周鑫涛看到一位独臂的阿姨在坚持冬泳,逆流而上的她比其他正常人游地更快,这件事深深影响了他。

曾经是游泳队的周鑫涛也想在水里找回自信,因为失去一条腿下水后他总难以掌握平衡,恢复训练又碰到了瓶颈。后来同样肢残的赖建华成为了他的游泳教练,因为本来就有游泳的底子周鑫涛很快就掌握了单腿游泳的技巧,同时也让他慢慢找回了自信。 19岁以前的周鑫涛出门一定要穿长裤,隐藏自己的假肢,把腿包装成与正常人一模一样,让别人一丁点都看不出异常才放心。后来周鑫涛被选入浙江省残疾人公路自行车队,以及残疾人单板滑雪国家队试训,与肢体健全的高水平选手们一同接受训练。重拾自信后,他便完全不在意假肢的存在了,甚至略微得意地说:“我单腿可以完成正常人做不到的事,很酷!朋友都称我‘刀锋战士’。

独立完成一次无动力滑翔伞飞行,对普通人来说都已经很不容易,对周鑫涛来说更是如此。运动一两个小时左右,周鑫涛的假肢和皮肤接触的地方就会疼痛。假肢会和皮肤摩擦,假肢硅胶套又比较闷,里面经常会有汗液堆积,所以得时不时得脱了清理一下重新穿。 周鑫涛有许多假肢,可以适应不同的运动。滑雪、跑步、骑行都有专门的假肢,里面还有汗液抑制剂。每次他都需要根据运动的需求,事先考虑好选哪一款假肢。

一天的暴晒,令周鑫涛的身上晒出了背心的黑白印记。周鑫涛说,运动并不烧钱,费用靠专业训练的补贴和业余时间当教练积攒足以支撑。对周鑫涛来说,最贵的其实是假肢装备,“先后有两家公司为我提供了假肢的赞助。运动假肢价格比较昂贵的,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我个人其实没有办法承担。”

周鑫涛的父母都是环卫工人,读大学期间每个月会给他少量生活费。为了支撑自己运动所需要的装备钱,毕业后的假期和训练休息期,周鑫涛会当游泳教练赚些外快。“我长大了自己也有能力了,应该给家里的经济减负,再说也不能让爸妈再为我掏钱了,在治病的时候,他们已经欠了别人很多钱。


对于儿子的选择,父母多多少少是有一点担心的,他们希望孩子留在自己身边,少做危险运动。想起多年前的车祸,他们还是心有余悸,他们更希望孩子能坐办公室上班。可好动的周鑫涛并没有因为失去一条腿而退缩,他说自己不甘心萎靡地度过一生,他要挑战更多极限运动,也希望自己能为残疾人获得更多应有的尊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