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说“全员恶人”是新时代的杀马特?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最近大街上出镜率最高的不再是各种潮牌的大 LOGO 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让人摸不着头发的新兴词组——“全员恶人”。

大街上,景区里,学校旁,如果你足够细心,就能发现到处都有人穿着“全员恶人”的 T 恤结伴出行。

身着“OUTRAGE 全员恶人”系列的他们往往成群结队地出没,周身散发的凶狠气质让地铁里的路人都想偷偷往旁边挪两个座,搞得不知情的吃瓜群众还以为这是哪个地头蛇带着小弟们在搞团建。

别害怕,这并不是什么山口组三里屯支部,也不是什么黑手党十里河分舵,这只是今年凭借抖音快手在年(ling)轻(ling)人(hou)中迅速走红的一种中华田园穿搭法则,四舍五入相当于十年前组建ゞ灬塟爱家镞╰→的劲舞团杀马特。

有的人看起来全身“全员恶人”

其实背地里作业都没写完

时尚就是这么难测,前两年满大街的克罗心和 BOY LONDON 现在已经难觅踪影,几周前还因为一份报纸炒到40美金再次出圈的 Supreme 也都成了过去式。

红配绿的时代已经过去,基佬紫的时代将要来临

如今走在潮流前线的弄潮鹅们都纷纷穿起了“全员恶人”,正宗穿法还得配上 oversize 的黑白格子裤和一双气垫超厚的老爹鞋,走路时整个人很 relax 的样子,给人一种“不努力就赢很大”的错觉。

装备更齐全的“全员恶人”,从头到脚都能给你整一套“恶人系列”:帽子、头巾、T恤、马甲、挎包、裤子、袜子、鞋子、手机壳,你能想到的,样样都不含糊。

“全员恶人”和他的女朋友

这股“全员恶人”的风潮不仅席卷了年轻人,还在全年龄层进行了渗透下沉,不论是提笼架鸟的大爷还是菜场凯旋的大妈,都追上了这波“全员恶人”的彪悍之风。

大妈一定是制霸广场跳 hip-hop 的

有的班干部还别出心裁地把“全员恶人”做成了班服,怎么讲,是欺负 wuli 班主任站在讲台上看不到你们背后的小动作吗?

更有甚者对“全员恶人”开启了“以暴制暴”模式:你不是全员恶人吗,好,那我就做恶人爸爸。

有的人则更狠了!直接从“全员恶人”变身为“全员爸爸”。

“全员恶人”由此开启外挂模式,从一个潮人间心照不宣的符号变成了一个网友间哈哈哈哈的暗号。

据前方线报,“全面小康”“全友家私”“全智贤全球后援会”等文化衫成为潮人必备已经提上日程,“全额缴纳五险一金”也安排上了,就等哪个时尚 icon 出街带货了。

满大街的“全员恶人”,让人想起那些真正的“全员恶女”!

所以,“全员恶人”究竟是怎么火起来的?

其实“全员恶人 OUTRAGE”的字样来源于日本导演北野武2010年的同名电影,这部真正做到从官到匪所有角色“全员恶人”的硬核黑帮片,之前在内地的译名是《极恶非道》。

暴力美学自成一派的北野武,在这部极致冷感的黑帮片里展现了日本黑帮哲学在时代更迭中的观念变迁。

过去帮派奉行的“道统”在新时代都不再作数,取而代之的是利益为上和市场规则。

但有人就觉得面子没有金子值钱了

而在北野武借着电影告别的那个时代里,有一群少女虽然没把“全员恶人”印在衣服上,却是实打实的“全员恶女”。

上世纪七十年代,正是日本女性帮派“女番”文化的昌盛时期。

这些被男权至上的极道组织隔离在帮派之外的女人们,认为自己一样有权利追求帮派精神和宣泄自己的愤怒。

于是她们成立了自己的帮派文化——女番(sukeban)。

如果你游荡在上世纪70年代的日本街头,你可以轻易地从服装上认出哪些女孩是帮派里的 sukeban。

她们通常穿着一件系着领结的水手服上衣,一条抗议校园制服色情化所以格外长的百褶裙,武器是藏在裙底的剃刀和铁链,或者一个重合金溜溜球?

溜溜球的梗出自于1985年讲 sukeban 的日剧

《太妹刑事》只看剧照像是水手服版的火力少年王

最重要的,也是和如今的“全员恶人”如出一辙的,她们会把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绣在水手服的背面,或者百褶裙的裙摆上。

诸如“无政府”“色即是空”“唯我独尊”等中二感满满的汉字符号,以及自己的帮派和座右铭。

这种“全员恶女”的形象也滋生出了系列亚文化作品,热爱 sukeban 文化的艺术家们用自己的画笔把喜欢的女性角色都变成了穿着水手服拿着武器的帮派大佬。

水兵月是你吗水兵月?

你甚至能从西方导演的作品里找到 sukeban 的影子,比如《杀死比尔》里那个穿着制服拿着流星锤的贴身保镖果果,就是黑帮少女的一种极致演绎。

女儿身,黑帮心,某种程度上可以总结为 sukeban 的精髓。

这么想一想,今年的七月番《后街女孩》好像也是一种 sukeban了?

其实“全员恶人”就是新时代的杀马特

就如同电影《全员恶人》中旧黑帮时代的落幕一般,那些奉行自信自强和反抗压迫的 sukeban 女孩们也早已四散于人海之中,再无当年一身煞气。

如今的 sukeban 往往作为一种模仿行为,出现在各种 cosplay 作品和粉红暴力的迷影情结里。

朋克文化不也是一样么?

当皱皱巴巴的铆钉夹克、画满骷髅的黑色T恤和马丁靴成为一种昂贵的时尚单品,也就没有多少人还记得和这些服装一起诞生的反叛与控诉。

服装从来都不只是一块蔽体的布,你身上穿着的东西正反映着时代的症候,即使它在未来会成为一阵流行的追风。

那当下占领夜市一条街的“全员恶人”的反映是什么呢?

是少男少女们对生活环境的温和叛逆?还是 B2C 电商与纺织工业的集体胜利?

也许只有当它作为标本进入下一波潮流的周期,时间才会给出答案。

就像这么多年过去,人们才后知后觉地发现,那些超越了时代审美的杀马特贵族们所代表的,其实是那些无处可去也无路可退的小镇青年们,蓬勃却被忽视的表达欲。

所以就不要再问什么“如何看待‘全员恶人’”之类的问题了,搞不好穿“全员恶人”的人就是觉得买了件便宜好穿的T恤。

较真谁雅谁土就没意思了,快乐就完事儿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