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开始!郎平与中国女排传奇故事未完待续

在半决赛与意大利的强强对话后,中国女排最终战胜荷兰、赢下世锦赛三四名决赛,拼得一枚铜牌。37 年前,以郎平为代表的老女排正是在日本夺取了队史首个世界冠军。此番故地重游,未能率队夺冠虽有遗憾,但郎平与中国女排的传奇故事,仍未画下休止符。

资料图:郎平 中新网记者 富田 摄

一段镌刻时代的记忆

上世纪 80 年代,连续五次问鼎世界冠军的中国女排是一代人引以为傲的珍贵记忆。从横空出世到锋芒毕露,郎平腾飞的职业生涯,也正是中国女排强势崛起的缩影。

郎平的国家队旅程始于 1978 年,时任中国女排主帅的袁伟民慧眼识珠,将 18 岁的郎平带到了更广阔的舞台上," 铁榔头 " 的名号自此开始扬名世界排坛。

1981 年秋末,全国人民守在黑白电视机和收音机前,中国女排战胜东道主日本,郎平为球队扣下了世界杯冠军,那是属于中国三大球的首个世界冠军头衔。将体育精神演绎到极致的女排精神,成为中国体坛最独特的存在。

资料图:郎平在比赛中 中新网记者 富田 摄

作为那支划时代球队的核心,郎平在通向传奇的道路上大踏步前进。1982 年秘鲁世锦赛、1984 年洛杉矶奥运会、1985 年日本世界杯,郎平接连荣膺三大赛最佳球员,进入巅峰期的中国女排所向披靡,全盛时代由此建立。

在集所有荣誉于一身后,郎平于 1985 年选择退役。从披上国家队战袍到首次淡出赛场,虽只短短 7 年时光,但落地开花的 " 铁榔头 " 率领着永不言败的中国女排,镌刻了那个耀眼的时代。

一个惊艳华丽的转身

1986 年,郎平以助理教练的身份帮助中国队再夺世锦赛冠军,成就女排五连冠霸业。此后郎平赴美留学,学成归来后,她曾在意大利摩德纳俱乐部重启球员生涯,并于 1990 年随中国女排重返世锦赛决赛,那也是她职业生涯的真正句点。

再度退役后的郎平,完成了从球员到名帅的华丽转身。1995 年,郎平首次执掌国家队帅印。历经 90 年代初的滑坡,彼时的中国女排不但难称世界顶尖,甚至丢掉了亚洲霸主的光环。在郎平的悉心调教下,低谷中的中国女排在 1996 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强势反弹,摘得一枚沉甸甸的银牌。此时距离郎平接手球队,才不过一年多光景。

资料图:郎平 中新社记者 李霈韵 摄

在意大利执教取得成功后,2005 年,郎平出任美国女排主教练。世界排名第 8 的美国队得以在北京奥运会上闯入决赛,这和郎平的悉心指导密不可分。在二度入主中国女排之前,郎平虽未率队染指过奥运冠军,但这两枚银牌同样价值连城。

为师 20 余载,郎平的执教足迹遍及亚、欧、美三大洲,早已桃李满天下。日本女排在本届世锦赛中表现优异,东道主教练组中就有郎平弟子的身影,32 岁的费罗是日本女排史上首位外籍教练。十年前郎平在土耳其电信俱乐部执教,当时只有 22 岁的本地小伙费罗被选为球队助教。一年后郎平回国任恒大女排主帅,费罗不远万里追随而来。他不止一次表示,师从郎平的日子令他受益匪浅。

一座阔别多年的奖杯

在 2004 年雅典奥运会夺冠之后,新老交替不利的中国女排陷入长时间沉寂,逐渐淡出世界超一流行列。2012 年奥运会,青黄不接的中国女排位居日本队之后,兵败伦敦的结果刺痛了球迷的神经。行至命运的十字路口,承载国人无数期待的中国女排急需一位能看清远方的领路人。

再没有人比郎平更适合了,排管中心也盛情邀其出山,但多年积劳落下的一身伤病,却令她陷入了矛盾与犹豫。执教中国女排的压力非常人可想,年过半百的郎平也已不再是纵横沙场的年轻人,她不知道自己的身体能否再应对高强度的工作。

资料图:中国女排夺世界杯冠军 图片来源:Osports 全体育图片社

拖着伤痕累累的双腿,郎平最终接受了中国女排的帅位。这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选择回归并非意味着那些隐忧烟消云散,只是作为中国女排大家庭的一员,郎平愿意为这个光荣的集体担起这份风险与责任。

重掌女排帅印后,郎平为这支球队倾注了所有心力。她带训练、看录像、作分析,不但周末无休是常事,甚至还曾晕倒在训练场上。郎平父亲过世时,她正带队在宁波北仑进行封闭集训,没能见到最后一面。不计回报的付出,郎平让一度没落的中国女排如获新生。

谁都知道,郎平出山是剑指里约奥运;谁都明白,对于当时的女排而言,夺冠的美好愿景可望却难以企及。但仅仅两年时间,郎平就让这支曾经的荣誉之师焕然一新。2015 年世界杯,中国女排时隔 11 年重返世界之巅。当年威名赫赫的 " 铁榔头 ",终于成为了名副其实的 " 金教头 "。

体坛风云人物 郎平闪耀全场 中新网记者 金硕 摄

名为师徒,情若母女。在郎平女儿白浪眼中,女排姑娘之于郎平是 " 比亲生女儿还亲的女儿们 "。郎平记得每个孩子的生日,了解她们每个人的状况。曾春蕾曾这样说道," 郎导真的像妈妈一样爱着我们,谁有头疼脑热,最急的就是她。" 去年郎平生日时,朱婷、张常宁、曾春蕾、徐云丽等 21 名新老弟子纷纷下厨,为恩师料理面食。21 碗热腾腾的长寿面裹着浓浓暖意,这是独属于中国女排的温情。

一场向死而生的决战

2016 年 8 月 17 日,里约奥运会女排 1/4 决赛,东道主巴西迎战中国队。此前的小组赛,贵为卫冕冠军的巴西队一局未失,以全胜战绩晋级 8 强;反观中国女排 2 胜 3 负位居小组第 4,险些被挡在淘汰赛之外。见惯了大场面的郎平坦言,她怎么也没想到球队会跌出小组前 3。

1/4 决赛将在晚间进行。当天上午训练结束后,郎平不但提出要跟所有球员合影留念,还要求助理教练把训练用球全部带走。而在女排往常训练后,球是被留在场馆里的。

资料图:中国女排击败巴西

" 如果输给巴西,我们就不会回到这块场地训练了。如果我们赢了,就把球再拿回来,也很方便。" 对于那支背负沉重压力的中国女排,郎平自己心里也没底,不知道球员们最后能发挥出几成水平。在全力争胜的同时,她也做好了最艰苦的打算。

面对夺冠的最大热门,先失一局的中国队在绝境中爆发出惊人能量,再次完美诠释了女排精神。膝盖有伤的郎平几乎全场站立指挥,到最后已是声嘶力竭。她几次关键暂停与换人调整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激发出了球队的最强战力。整支队伍卸下了心中的包袱,全员进入一种忘我的比赛状态。在黑暗降临前,仅剩一线生机的中国女排为自己拼出了希望的曙光。

3:2,中国队绝地逆转取胜,拿到了最后一张 4 强入场券,观者无不为之心潮澎湃。渡劫后的女排先后 " 复仇 " 荷兰与塞尔维亚,最终如愿问鼎冠军。从小组赛濒临出局,到 " 向死而生 " 登上奥运最高领奖台,中国女排书写了传奇的崭新篇章。而领路人郎平,成为排球史上在球员及主帅时期均获得奥运金牌的第一人。

郎平率中国女排重夺奥运冠军 中新网记者 杜洋 摄

一次前所未有的任命

里约奥运周期结束后,郎平并未在第一时间与排管中心完成续约,腿伤加重的她不得不把治疗放在首位。在夺得奥运冠军后的一年时间里,手术与康复成为郎平生活的重心。

饶是如此,郎平最终仍选择陪伴中国女排走向东京。新的奥运周期,她被任命为国家队 " 总教练 ",这在中国女排历史上尚属首次。彼时郎平说,她会规划球队的发展方向、完成组队,并协助教练班子完成训练和比赛任务。" 总教练 " 的工作将更多从宏观层面把控,掌握整体方向。

身体状况亮起红灯,新职务难免给人以郎平退居二线之感,但她的心从未离开中国女排。在康复一段时间后,郎平现身全运赛场考察球员,并率队出征 2017 年世界女排大冠军杯赛。在这项 16 年未能染指冠军的赛事中,女排姑娘们提前一轮折桂。继世界杯与奥运会后,中国队连续三年斩获大赛冠军。

资料图:郎平 中新社记者 侯宇 摄

待到今年的雅加达亚运会上,郎平已重回场边执教,她对工作的全情投入与手术前无异。中国女排抵达雅加达时已是凌晨,全队仅休息了不到 4 个小时便开始适应性训练,并一直持续到当天下午。而作为球队主帅,郎平的休息时间更短,但她说:" 体能不是歇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 时隔 8 年重夺亚运会冠军,未失一局的中国女排在亚洲一骑绝尘。

一趟从零开始的旅程

小组赛、半决赛两负意大利,在埃格努近乎疯狂扣杀面前,咬牙顶住了 6 个赛点的中国女排最终停下了前进的脚步。比赛结束后,郎平站在场边,不断安慰着已拼尽全力的姑娘们。退场时,她不忘向观众席挥手致意,向远道而来支持女排的家乡球迷表示感谢。

中国女排不是没输过。历经低谷与辉煌,这支信仰之师早已能够坦然面对失败。姑娘们也会流泪,但这泪水是倾尽所有的遗憾,而非未尽全力的后悔。

资料图:郎平与中国女排 中新社记者 麦尚旻 摄

东京奥运周期的首次集结时,女排训练馆在最醒目的位置换上了新标语:走下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郎平也常提醒球员:" 打完一项世界大赛就要一切归零,中国女排想要保持在强队行列,就应该从零开始。"

冠军如此,其他亦然。37 年前,以郎平为代表的老女排在日本加冕,世锦赛未能率队夺冠虽有遗憾,但此刻并非旅程终点。

" 一个球丢了没关系,下一个再来;一场球输了没关系,下一场再来。" 郎平曾说,胜负平常,但不能丢士气。在全场挽救 6 个赛点的中国女排身上,看到的全是希望。面向东京奥运,忘记卫冕冠军的身份,以挑战者的姿态重新上路,郎平与中国女排的传奇故事未完待续。 ( 完 )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