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二轮对美反击或重创美重要领域

美国政府在对华贸易制裁政策遭到中国政府的报复性举动后,很可能即将启动对华追加制裁措施,如果实施,中国的反击被认为将会击中美国的重要贸易领域。

中国的原油进口对美国没有依赖性

据7月25日报道,围绕与美国的贸易摩擦,中国的对抗措施北京时间7月6日启动。中国征收报复性关税的主要对象首先是农产品。

在有可能即将打响的第2阶段贸易战中,原油等美国能源也可能成为目标。在美国原油出口中,对华出口占到20%。市场上有观点认为,中国的反制将给美国的原油出口扩大踩下刹车。市场已经意识到美国指标原油价格上涨的趋势可能受到压制。

中国为了对抗美国的追加关税,将分2个阶段采取关税反制措施。7月6日以大豆等美国农产品为中心,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产品加征额外关税。对其余160亿美元商品的额外关税启动时间将在今后确定,但原油等能源引人关注。中国征收额外关税的税率与美国相同,为25%。

对美国而言,中国是仅次于加拿大的第2大原油出口目的地(2017年数据)。美国由于增产页岩油,原油出口量在3年里增至3倍。由于作为指标的WTI(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原油期货的价格低廉感一度加强,2018年1月至3月中国的进口量同比达到2倍。

不过,在中国的进口原油中,美国产原油不到整体的10%。英国调查公司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认为“中国找到替代进口来源很容易,但美国难以找到中国这样的大规模替代出口目的地”。

美国石油行业对此感到越来越担忧。美国石油协会(API)6月针对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的对华关税发表声明称,“与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战争损害美国经济。”

为替代美国产原油,中国可以从非洲和中东增加进口。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已决定放宽联合减产,中国的采购或将变得容易。此外,伊朗也是强有力的原油供应来源。美国要求各国停止从伊朗进口原油,但中国似乎打算拒绝。

日本日生基础研究所的高级经济学家上野刚志指出,“中国从其他国家进口,在世界上对行情影响中性,但WTI将面临下行压力。”相比伦敦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WTI原油期货的价格低廉感一度缩小,但双方的价格差有可能再次拉开。

中国面对美国额外关税显示出一步也不让的姿态,但仔细观察报复性关税措施的目录,可以发现中方并非一味强硬。除了原油之外,中国还列入了天然气,但液化天然气(LNG)则排除在外。中国原本并未从美国进口气体天然气,但却是美国液化天然气的大客户。

中国为抑制严重的大气污染,正推进“煤改气”政策。如果对美国液化天然气开征高关税,有可能加大中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压力。2017年冬季,中国的天然气采购陷于被动的痛苦经历也历历在目。这也透露出中国无法把美国产液化天然气排除在外。

《产经新闻》7月25日的报道则指出,表面上顾及自身利益的对华贸易制裁,正在严重打压美国的商品营销。

美国通商代表部7月24日召开的对华进口商品追加关税听证会上,经营化学产品和半导体的美国企业人士抱怨称,由于关税上涨引发的原材料价格提高,美国正在失去这两种商品的国际市场。

半导体行业代表还强调,对华追加关税政策,严重危害了半导体生产领域的原料供应链。因为来自中国产的原料,无法找到替代品。如果一定要对中国的侵犯知识产权行为进行惩罚,关税提高并非好的方式。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