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天空蓝了 政府环保工作凑效了?

北京的蓝天(美联社)

美国彭博社8月20日报道,中国的雾霾治理政策“煤改气”让北京居民呼吸到近十年来最干净的空气。空气污染状况好转真的是“煤改气”的功劳吗?

彭博社周一的报道援引美国驻华大使馆的数据显示,今年7月污染水准为每立方米44微克细悬浮微粒,创下2008年以来第七低的成绩。而北京空气品质最好的5个月是发生在去年夏天至今。

报道认为,“煤改气”政策终于将蓝天还给了北京居民。

关注环境问题的青岛居民何先生告诉记者,确实感受到空气质量的改变。

“07、09年之后(青岛)的空气质量几乎跟北京差不多了,从北京路过的时候就感觉北京的空气很刺鼻,好像不太适合居住了。从去年、前年开始,感觉空气质量有回升。特别是今年,有一点改善。但能不能坚持到明年或后年,还不太确定。不太确定政府在这里面的作为是不是真有那么大。如果发现明年空气又不行了或者今年冬天又无法呼吸了,那有该怎么说?”

2016年年底,中国多个城市出现范围最广、持续时间最长、程度最严重的雾霾天气,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中国政府也因此加紧了环保工作,试图通过关闭工厂来恢复“蓝天”。但此举不但“治标不治本”,还造成了一定经济损失。此后,北京官方将注意力转向另一个导致空气污染的原因——煤炭。

中国从十多年前就开始逐渐增加天然气的使用,减少对煤炭的依赖。需要治理雾霾的压力促使政府加快了“煤改气”的步伐。

无锡民间环保人士吴立红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说,除了燃煤外,中国还存在很多污染源。推行“煤改气”不能彻底解决空气污染。

“中国上了这么多火力发电厂,汽车尾气的排放,还有水泥厂、化工厂、建筑工地的扬尘。这些不都是造成空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吗?一个‘煤’治好了,其他也能统统治好?谁相信啊?”

中国国务院今年6月发布了“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希望大幅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重污染天数,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同时要求中央企业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引导绿色生产。另外,在实施煤改气政策后,中国加大了对天然气的进口,导致去年冬天世界上的液态天然气价格急剧上升。

中文政论杂志《北京之春》荣誉主编胡平表示,北京雾霾是中国环境问题中一个特殊的例子,政府治理雾霾是因为空气污染与执政党的利益息息相关。

“中国共产党的权贵们可以吃特供、喝特供,但却不能不和老百姓同呼吸,因此雾霾这个问题对中国的当权者是一个很大的威胁。所以在治理雾霾上,尤其是首都的雾霾,中国政府有很大的积极性。北京为了强制推行‘煤改气’不准老百姓冬天的时候烧煤,但替代的东西没有全部到位,这就反映出当局做事的风格,他并不在乎老百姓的生活状况。”

胡平补充说,明显看到中国政府没有像处理空气污染问题一样处理其他污染问题。

“水、食物的污染,当局解决起来成效就显得非常低,而且很多问题还有进一步恶化的迹象。”

污染是所有国家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 难以避免的“副产品”。中国政府的有能力和财力去使空气污染的问题得到一定的缓解,但为什么中国的其他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何先生表示,法律缺陷导致民众无法监督政府的环保工作。

“出现什么问题,个人都不能提起诉讼。中国有法律规定,因为环境造成的损害,只能提起公诉,不能个人去诉讼。这个法律就表面污染是制度问题。”

中国要持续地保持空气的洁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彭博社的报道说,中国计划在2020年将对煤炭的依赖从现在的60%减少到58%,而美中贸易战使得中国能源进口的成本增加。所以,北京的蓝天是否持续蓝下去,还是未知数。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