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连续3次出手,人民币汇率狂飙

美中贸易谈判未取得重大突破,却意外促使中国在"汇率战"采取积极作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24日晚间宣布,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重启"逆周期因子",消息一出,人民币应声大涨。

在岸汇价从6.88元翻涨最高至6.8412,涨超300点;离岸汇价大涨逾600个基点,涨破6.83元关口,最高升值到6.8273。

时隔七个月,中国人民银行再度重启逆周期因子,令人瞩目的是,逆周期因子去年5月26日首度引入,进场对冲的七个月期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6.86元升值至6.40元,升值了6.7%。

昨日逆周期因子重回江湖,市场信心大振,在岸和离岸市场人民币立即大涨。这也是自8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第三度出手稳汇率。

应对人民币贬值潮,中国央行过去三周来每周出一招稳汇率。澎湃新闻报导,从8月6日起,央行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到20%,透过价格传导抑制企业远期售汇的顺周期行为。十天后,人行再对离岸空头出手,要求上海自贸区暂停同业往来帐户向境外存放或拆放人民币资金,减少境外人民币流通量,遏制套利资金做空人民币。

最新祭出的逆周期因子,无疑是央行调节外汇市场的工具箱中,效果最立竿见影的一个。国有大行金融市场部人士表示,"逆周期因子能够使中间价更加反映市场供求的变化,对中间价的定价影响也更直接"。

引入逆周期因子是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模型,原来的"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调整为"收盘价+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逆周期因子"。着眼缓解市场的顺周期行为,稳定市场预期,带动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

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昨日公告"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行重启逆周期因子",证实8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行陆续主动调整逆周期系数,以适度对冲贬值方向的顺周期情绪。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