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的“峰健王朝”:这才是一切的始末...

一位海航人评论这篇文章“真是神通广大,内部的辛秘就被这样点点滴滴地扒了出来”。

文章原标题是《海航:陈峰的1000个昼夜和王健的迦南美地》。

美兰机场二期,海航是主力,海南给海航的又一颗定心丸,在陈峰这里,要加点料,他大声,脱稿,洋溢,这是他一贯的演讲风格,在场的200名海航人,还有背后的16万海航员工,都等着他振聋发聩的激励,鸡血。

这一幕,大概有几年没见过了。

海航从海岛起飞,心底又特别渴望彻底飞出这海岛。这个中国最早的开放特区,离广大经济腹地隔海相望,与东南沿海最繁忙的运输干线擦边而过,总有一些隔阂。

海南一心想变成迪拜——度假胜地、购物天堂、医疗宝岛、航空枢纽,也确实正在朝着这方向走。其中就貌似给海航留了一杯羹,看看中东三大航空阿提哈德、阿联酋和卡塔尔航空,也许海南航空应该能比他们更大。

前董事长的意外身故,让海航的所有热点戛然浇上了一盆冰水。从2017年以来,这家企业经历了两次大危机。再往前追溯,也正是这家企业,走出海岛走出国界,似乎只有短短几年时间,登堂入室站到了世界舞台的中央。如今破碎的舞台已经重新清扫完毕,摘去了以往华丽的装饰,创始人陈峰一身中式服饰轻拨帘,回到堂前坐镇,仿佛时光回到了1000个昼夜以前的那些日子。

追思会

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昏惨惨,黄泉路近!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后人钦敬。

7月13号的海口市,热带低压还盘绕在上空。八车道CBD干线北侧的新海航大厦上空,云层厚得让人看不穿。大厦内的报告厅坐满了人却没有往常那样摩肩接踵,相互寒暄,很多女士来宾泣不成声,男士一声不吭盯着台上。

在追思会嘉宾名单里,有地方政界代表、独立董事、合作伙伴、地方其他企业的领袖。融创地产孙宏斌和泰国正大谢吉人的名字也出现在名单上,被安排在了第一排。孙宏斌是刚刚吃下了海航实业版块在海口CBD的地产项目,而正太此前与海航合作了农牧业项目,如今则正在洽谈接手海航的一些业务。此前谈判桌对面的主位都是王健,如今,坐着陈峰。

追思会很严格,没有受邀请,没有提前申请,都被拒绝入内,包括海航内部员工,级别和岗位不够,都没有被允许入内。所有海航人都像是一场发烧后,在放满冰块的浴缸里醒来,除了稳坐中央的陈峰。

2013年的伏笔

2013年的海航,发生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是海航创业20周年。

那场庆祝大会,挂勋章,穿绶带,是海口这个小城市最豪华的晚会,不知道的人以为是刚下战场得了胜的授勋仪式。

第二件,是几位创始人联合宣布,把股权捐赠出来,设立了慈航基金会。

2018年王健的最后一场采访里,他对媒体说,当年是他力劝陈峰捐出股份。在王健的口气里,陈峰似乎还对财富、对子女有所考虑。最终的方案,董事会在这件事上达成一致了。

李先华、陈文理等元老说,王健提出捐股权的动议时,大家也在犹豫。拼来的上亿的财富,说捐就捐了?没人吭声。

最终,陈峰和王健都举手了,大家二话不说都同意,老大捐,大家就捐。

这件事上,王健赢了一招,树立了威信,陈峰似乎被动了一局。

其实还有第三件事,就是重新改组了董事会。

2013年1月9日,经海航集团有限公司2013 年第一次股东会审议、表决,一致通过决议,选举陈峰、王健、李先华、谭向东、刘嘉旭、陈文理、黄琪珺、张岭、逯鹰为公司执行董事。

9人的最中央,是陈峰。王健还是甘当多尔衮,而谭还排在李之后,2015年底他才再进一步。

彼时的董事局主席,还掌控着一切。他最乐于跟媒体谈的话题有两个,一个是十进华尔街:“女士们先生们,我想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我想告诉你们我是如何用一百万美元把这个航空公司发展起来的……”故事的开头,中国航空界人人耳熟能详,以至于媒体特别愿意加上一句——陈峰十三岁在北京天桥学说书,让故事更具传奇性。

但天津大佬逯鹰的加入,让这届董事会开始有了一丝海航以外的味道。

这场改组,波澜不惊,但细细分析,王健似乎扎进了钉子,在董事会开始打开缺口。因为到2015年,这届董事会“分崩离析”,1人离开海航,1人被流放,几位老资格也都遇冷。

1000天前的那场博弈

2015年9月,海航宣布从PPS基金手里收购瑞士著名的地勤服务公Swissport。

这场收购各方比较看好,原因是它完全符合海航在航空领域拓展边界的逻辑和方向。尽管收购金额近30亿美元,比PPS基金更早前的“进货”价格9.4亿美元高出了整整两倍多,但在2015年那个经济环境下,仍然是一笔好收购。

次年一早,海航又谈妥了另一家瑞士的著名航空产业链企业Gategroup,这家公司和Swissport一样早年都脱胎于瑞士航空独立发展,并购逻辑上也完全能够得到认可。

然而在此之后,海航就走上了让人提心吊胆,乃至云雾不解的激进并购之路。

当2017年底资金链问题爆发时,很多人都在质问海航滚雪球模式背后的原因。而旧闻往往能解答一些问题,这个答案,或许就是从2015年的一系列内部博弈开始的。

海航的上一次董事会改组是2013年,那一年,海航刚刚经历了20周年的“成人礼”,彼时还是纯粹的海航。一场盛大的表彰和董事会改选,是财经圈关注的焦点。

2015年的海航,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

这样的十字路口,海航的老板并不是第一次经历。

25年前的那一次,如果不是据理力争,拼了命地运作,加上一点点运气,可能“海南航空就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可能会是“南方航空海南分公司”。用王健的话说:“我们就没工作了”。

20年前的那次,如果不是说服了地方政府注资,可能海南航空也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了。

还有10年前那次,又是地方政府出手,拉了陈峰王健一把。

自媒体总爱“吹嘘”陈峰的资本运作——1000万买一架飞机,一架飞机变一支机队。2015年前的海航,再高明的资本运作,主要还是围绕航空旅游这个航道在做。

2015年前的海航故事,大多是围绕国内形势和资本起伏。

而连续发生的美国次贷危机和欧元区经济崩塌,给了国内很多企业家一个美妙的错觉——中国企业家的时代到了,抄底欧美!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海航高层在十字路口,发生了最严重的一轮争吵。

陈峰说,知足常乐,起起伏伏不要再给自己出难题,做不成一败涂地。

王健说,天赐良机,人一辈子可能都碰不上的机遇,做成就是真人生。

这轮争吵,谁也不知道从一个什么具体的时间开始,但在2016年初的董事局改组会上有了结果。

几位元老没表态,“默许”了王健。年轻派带头“造反”,坚决拥护王总的扩张计划,准备大干一场。

当然,配套的手腕子也不少。

据说,监事部“带头”清查违规和腐败问题,“合规”这个词从2015年开始在海航内部浮出水面,人人自危。

在海航管理岗位上待得久的人,谁身上都有点虱子,一查一个准,而这些人,大多都是“陈时代”的干部,不管是不是陈峰的嫡系,心里却只认陈老板。

王爷闭嘴、维新派拥护、合规反腐拔钉子。

陈峰不会想到这天,下属们会暗暗给高层贴上“陈派”、“王派”的标签。

“陈派”的刘嘉旭,老航空,被踢出董事局,成了架空的“顾问”;

“陈派”的黄昵嵊形男滦牵浩鲎吆: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