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经济退出论:试探气球还是空穴来风

资料图片:2017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新闻发布会(Public Domain)

日前,自称“资深金融人士”吴小平的一篇讨论私有经济应该淡出的文章掀起轩然大波,而多家中国官媒也不一而同地批驳了他的奇谈。一地鸡毛过后,这场文字风波究竟反映了什么?

这篇题为《中国私营经济已完成协助公有经济发展的任务,应逐渐离场》的文章指出,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私营经济已经初步完成了协助公有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阶段性历史重任。”吴小平还说,在国际市场竞争环境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倘若中国不举国之力,而完全放任市场说话、走经济自由化的道路,中国经济改革将面临难以想象的阻力,同时取得的成果也可能会丧失。

作者周二在“今日头条”发表本文后,仅过了十几个小时就收获了两万多条评论,讨伐声铺天盖地。《人民日报》周四发布微信公众号文章,提出在国家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上,它“只会壮大,不会离场。”澎湃新闻则发表社论提出,中国政府“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个国策没有改变,更没有变天。”

在澎湃网问答平台上,吴小平描述他自己是一位资深金融人,常住中美加三地,在顶级投行工作过10年,之后又投身互联网金融。凤凰财经频道记者通过微信联系到了吴小平以确认文章真伪,他回复说:“是我写的,就不解释了,太多朋友问起。”

现居美国加州的前上海民营企业家袁建斌对中国官媒看似坚定的反驳立场不以为然。他分析,这很可能是欲盖弥彰。

“他(吴小平)可能是因为过早泄露了官方的真正目的。(官方的驳斥)并不是因为他的理论,而是这个话题触动了最高层敏感的神经,因为他们的确是要这么去做。”

袁建斌在来美前曾是一名上海企业家,他在2008年因当地法院在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和审判程序的过程中出错,被判处2年劳动教养,期间遭受了各种酷刑虐待。他表示,民营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当局很快就要拿他们开刀了。

“一些猪养壮了、养肥了,该到屠杀的时候了,该吃肉了。那不管是头母猪还是公猪,它能不能再生出小猪来,能不能再带动新的循环,它(当局)都不考虑这些了。”

经济观察网报道,去年民营企业500强的营收总额超过24万亿元,同比增长26%。虽然上榜的民营企业仍以制造业为主,但服务业企业的比重明显增加,呈现了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的调整趋势。

但目前中国民企的困境是无法用抽象的数字掩盖的。由于当局一向对国企偏袒有加,民企远不能享受国企享受的各种政府资金援助,而他们在与国企及外企的竞争中也饱受倾轧。

与此同时,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渐趋乏力、地方政府负债累累,中小微企业融资越发艰难,由此引发的清算、并购和倒闭浪潮波涛汹涌,而激增的经济群体性事件也渐渐暴露了中国发展模式的软肋。

凤凰网周四还转发了著名刑辩、商业律师陈有西5年前的一份演讲稿。演讲的结尾说,如果政府不贯彻刑法基础思想、不改善经济刑法,中国民营企业家永远都走在通往监狱的路上。

现居加拿大的中国问题评论人士文昭认为,“国企为王,民企为寇”的现实情况会继续拖累中国经济。

“企业家们在缺乏安全感的时候就缺少再生产、再投资的愿望,他们不扩大生产规模、不再投资的话当然就不会创造新的就业,他们甚至把资本转走的话,(反而)还减少就业。”

他还表示,不同民企的境遇也不尽相同,而这和企业规模、从业领域、政治博弈和经济环境都有关联。

新浪财经周四报道,吴小平母校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贺强发文说,他任教的学院培养出了很多优秀学生,但也有个别学生不太争气,希望他好好反思。

记者周四试图搜索吴小平的新闻时发现,不少门户网站已经删除了他的其人其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