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冷战”危言耸听 中美必须务实合作

文安立在认为当下中美的影响力和20世纪中苏冷战阵营和意识形态“理念代理国”势力范围完全不同(图源:VCG)

2019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40年的两国关系发展可谓起起伏伏,两国在体制不同的情况下,经历了冷战后期的动荡和21世纪全球化体系的发展,而对于冷战及东亚研究的权威学者文安立(Odd Arne Westad)在此次北京大学发表了对于冷战及大国关系的研究报告讲座,分析了中美两国40年的发展与冷战之后对大国关系的影响。

文安立先从中美建交40年谈起,在他看来,中国和美国在过去的40年,为亚太地区和世界的稳定与繁荣做出了贡献。

1979年1月1日,北京和华盛顿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文安立认为这种关系的建立不仅符合两国间的国家的利益,也为两国人民带来了实质的好处,从长远来看,中美保持良好的外交关系为区域和全球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安立说,从1979年以来,中美关系对于全球贸易体系的开放和自由发挥了不可代替的作用,中国为世界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他说道“尽管两国关系发展中起伏不定,但美国与中国之间的整体关系并非天生不稳定,这从冷战末期和冷战结束后,两国在国际事务间依然平稳合作能看得出。”

文安立补充说,“虽然朝鲜半岛和其他地方仍然存在困难,但整个东亚一直是稳定和繁荣的避风港,中美合作对此至关重要。”而对于美国总统特朗指中国是“修正主义国家”的言论,文安立说:“如果单从国际体系中看,中国并不是试图改变现有的国际体系规则的“修正主义国家”,因为目前的国际体系,有助于中国改革开放与发展。”

有学者认为,目前全球逐渐进入了G2时代,也就是中美两国决定全球发展的竞合时代,甚至使用“新冷战”来描述两国间的大国关系。文安立反驳了这样的观点,他认为将华盛顿与北京之间的竞争用“新冷战”的词语,只存在夸张的新闻标题中,这是一种错误的历史观。文安立补充道,当今的中美两国大国关系,无论在贸易和投资领域,还是在技术方面的竞争关系与冷战时期华盛顿和莫斯科之间的全球霸主竞争关系,包括两国间的势力影响范围,甚至所谓的“国家代理人”都完全不同。

文安立说,冷战时期,美国与苏联的权利竞争的核心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竞争,并且竞争程度相当激烈,当时两国的目标都是不惜一切代价摧毁对方。

而当今国际现状,虽然中国越来越强大,但依旧是多边主义影响世界格局,例如俄罗斯、印度和欧洲依然在区域内有很大影响力,并且相互之间也存在很多不同的看法,当今社会格局,很难将某一种意识形态“兜售”给别的国家。因此文安里说:“世界并没有朝着美国和中国的两极化发展,而是迈向更加多元的发展方向。“

而对于问到中美两国是否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而导致有更大的冲突,文安立说,在全球权利和影响力发生转移的时候,确实存在发生冲突和战争的危险,但是如何避免,取决于相关“权利当事国”的领导层的决策。记者能从文安里的表述中看到对于中美关系发展的乐观判断与信心。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