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议:“中美国”的真正来临

中国利用40年的时间获得了今天与世界第一强国较量的机会(图源:VCG)

马来西亚政治强人马哈蒂尔(Mahathir bin Mohamad)在4月初的一次讲话中承认,曾经在现代化路径上一度领先中国的马来西亚已被中国超越,“中国成为没人敢看不起的强国,就是因为他们努力实现自己设下的目标”。

马哈蒂尔并不是唯一产生此感受的,而且这种感受也不仅仅产生于经济体量并不在全球占据特定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也许正如他所表达的意思——从东亚到欧洲,再到北美甚至拉美,中国的成长,尤其是在1978年后的成长,是任何人都无法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事实。而在1978年以前,对一个在世界近现代史上饱经屈辱和磨难的古老帝国重新焕发活力的预期,在世界上的很多人看来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天方夜谭——当然,这一方面来自于对“闭关锁国”的共产主义中国一无所知,但更多的疑心可能的确是对中国未来的预期感到沮丧。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中国曾经常长期是世界最最重要的财富创造者。在500年前西方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前,中国被认为是创造古代自然经济巅峰奇迹的国家,拥有令人惊叹的帝国版图和财富创造能力。在维基百科所整理的历史资料中,公元元年(汉平帝元始元年)中国的GDP总量达到2,682亿美元(测算量),占比仅次于当时四分五裂的南亚次大陆,为26.2%。 直到1500年大航海时代到来,中国在世界财富创造的占比一直保持在四分之一左右。尤其是汉代、唐代和宋代,三大统一王朝不仅树立了中国强大的经济地位,而且也确立了自己在世界舞台尤其是东亚文化圈中独一无二的中心地位。

大航海意味着从孤立走向融合的新的人类社会的到来。在各种主客观条件下,葡萄牙、西班牙率先开启了财富积累的新方式,迅速崛起为海洋时代的第一波“霸主”,势力一度扩张至中国的大门口。1500年,西班牙在全世界的GDP占比不足1.9%,到1600年则翻倍至6.3%。英国在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继而又通过英荷战争将极盛时拥有世界一半贸易量的“海上马车夫”荷兰逐出全球殖民版图中,让“日不落帝国”崛起为新的世界霸主。这就是所说“修昔底德陷阱”。

工业革命最早因为蒸汽机的发明让财富率先在英国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而传统宿敌法国也在蠢蠢欲动。在革命的炮火和国家的统一战争中,法兰西帝国、德意志帝国和意大利帝国赶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化时代的来临而迅速崛起为新的强权国家。直到1914年,新兴国家与传统霸主的博弈最终在萨拉热窝擦出火花,人类遭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灾难。这次战争埋葬了很多国家,传统霸主的地位虽然保住了,但也元气大伤。反倒是“远在天边”的美国虽然在1894年工业总产值便超越英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但是属于美国的世纪直到更大规模的人类灾难之后才实现。

这500年,是西方逐渐征服世界其他地区,并利用其技术、制度、文化、思想价值体系传播摧毁世界其他地区传统,且充满血与泪的残酷历史进程。在这一500年中,人们意识到无论世界霸主是谁,期间的争夺战如何激烈,活跃在世界舞台中心的永远是西方国家。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