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
1982年李连杰主演的一部电影《少林寺》,让少林寺、少林功夫风靡世界,勾了多少男儿的心?给少林寺做了一次勾心摄魂的宣传,少林功夫似乎已驾乘在宗教神秘性的佛法之上。那么,以佛法与功夫传世的少林寺到民国初期被付之一炬,是不是与他自身功夫的“戾气”有关呢?其实这得从根源说起。
少林寺创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从印度僧人跋陀的“小乘佛教”,到菩提达摩在少室山五乳峰一天然石洞面壁几年而得的“大乘空宗”,他在跋陀开创的基础上,广集信徒,传授禅宗,从“小乘佛教”的度己到“大乘空宗”的度己度人。东魏孝静帝天平三年传法于慧可,从此禅学在少林寺落迹流传。于此可见,少林寺建立之初旨在弘扬佛法,以度己度人为宗旨。不做“世俗争”。
少林功夫据传为达摩面壁时所创,是为了疏通面壁时久坐后的经脉堵塞和强身健体。《续高僧传》有载:“宫中常设百僧斋王及夫人手自行食。斋后消食,习诸武艺。”少林寺佛经教义传道要求人们“四大皆空”“六根皆静”,然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少林寺做了“世俗争”,开始被用于了争勇斗狠中,修道自此有了质的变异。
从资料记载显示,应是少林寺与国家利益的一致性,促使少林僧兵参与阶级斗争,充当阶级统治的工具。从北魏时期,推延至隋朝末年,少林僧人参与械斗、搏击都在延续。在唐朝初期少林寺助李世民夺得天下而成为千年古刹后,期间经宋、元、明、清均受历朝历代君王重视推广,当然这是以少林寺为当朝的统治流血流汗为前提,牺牲一定的佛道精神为前提,更深一步来说是牺牲了一定的信仰度。在改朝换代受到废寺破败的打击,那也因介入了阶级斗争中,似乎与少林寺的“入世”不无关系。
但这些让少林寺破败的程度或许没有民国初期那么严重。
1928年,直系军阀与国民党石友三激战少林寺,石友三放火烧毁少林寺,大火延续四十几个昼夜,千年古刹许多殿堂化为焦土。
那么,石友三为什么要废灭少林寺呢?
民国初年,少林寺有僧众二百多人。
此时,军阀混战,土匪横行,寺僧唯一的想法是要保寺庙平安。当时恒林和尚为登封县僧会司。他在参禅之外,勤练少林武术,习得一身好本领。县府便命他为“少林寺保卫团团总”,以保少林寺平安。
在防匪打匪的过程中,恒林因积劳成疾去世,他的弟子妙兴接任了登封县僧会司及少林寺保卫团团总的职务。如妙兴为防一寺的平安用兵,或许就没有废寺之因。千不该万不该其忘记自己作为僧人的本分,“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加入军阀混战、军阀与民国军队的混战之中,给少林寺的废寺之灾埋下了伏笔。
1927年妙兴带兵在与冯玉祥部的对抗战中阵亡,年仅三十七岁。他阵亡了,事情却没完,种下的因仍然在延续。
1928年三月,建国军樊钟秀兵败南撤,转攻登封县城,其司令部即设在少林寺内。冯玉祥部石友三部向南追击,至辗辕关(十八盘),少林寺僧助樊狙击,终不敌而溃。三月十五日,石友三追至少林寺,放火焚烧法堂。次日,驻防登封的国民军(冯玉祥部)旅长苏明启,命军士抬煤油到寺中,将天王殿、大雄殿、紧那罗殿、六祖殿、阎王殿、龙王殿、钟鼓楼、香积厨、库房、东西禅堂、御座房等处,尽付一炬,以泄厥愤。千载少林寺的精华建筑及藏经,就此魂归天堂。
妙兴投靠北洋军阀,出任团长,参与军阀与军阀、军阀与国民军混战,这不是他为少林寺种下的因么?少林寺被冯玉祥部下焚烧的灭顶之灾,这不是果么?做因果说的佛家圣地,和尚们是否看透?
佛教,意在以法度民众“无嗔无欲”“四大皆空”,到了他们自己时,他们又想了些什么?
(泥文: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勇哥读史工作室专栏作家,著有《泥人歌》《我多想停下来》等多本专著)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