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要把“美国赢”和“中国输”结合

在特朗普上台以来同中国的九轮贸易谈判中,有关谁输谁赢或谁先让步的争论很多。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4月3日至5日在华盛顿谈判时以及他回国后,美国媒体也有这样的声音,比如中国设置2025年商品贸易额目标、同意美国在华拥有全资企业等,很容易被套上“中国过度让步”的标签。白宫对外舆论公关在强调“很快达成协议”的同时,似乎也刻意在“美国赢”和“中国输”之间划等号。

首先,这是美国极端右翼非常愿意看到的结果。

~q~New consensus~q~ reached on #US -#China #trade, says Chinese Vice Premier #LiuHe https://t.co/zuBgSRvY0m pic.twitter.com/CCZp2zcdPj

— Ben Jones (@benjones1k) April 5, 2019

此前特朗普习惯当着刘鹤的面强调谈判进展

奥巴马(Barack Obama)执政八年,美国右翼并没有消失,而是伺机寻求掌权的时机。也正是在这八年,中国持续崛起并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抢占了话语权,反而美国自身影响力不断下滑,盟邦体系也几近瓦解。特朗普当选后,美国极端右翼借势主导外交,认定中国崛起就是以美国利益为代价的。这基本上是现在特朗普及其执政团队的共识。

其次,出于对特朗普(Donald Trump)的反对和制衡,左派一直认为,美国应该联合日本和欧洲盟友共同应对中国威胁,特朗普双边谈协议的做法很难保证美国利益,存在被中国“欺骗”的风险,或者说幕后交易的嫌疑。为了应对左派这种质疑和施压,同时满足自己选民的政治需求,特朗普也不得不追求“美国赢”和“中国输”的结果。

而且,中美贸易战以来白宫有关美国经济“繁荣”的宣传,也都是以中国经济糟糕为铺垫的。美国右翼传达的信息很明确,那就是美国正在赢得这场贸易战,因为中国经济在贸易战中遭受了很大的损失。对于美国在贸易战中的经济损失,右翼即便勉强承认,也只会说损失比中国小。

但是,中国不可能做出过分的退让。

在军事战争中,中国是少有的打了胜仗后仍会选择后撤的国家。在贸易战中,无论输赢,中国或多或少肯定有所让步,毕竟有些美方要求也的确有助于中国自身内部的改革。有的时候,中国让步是为了让谈判进展下去。同样,美国想要得到自己期待的结果,也会相应地做出让步。这是任何谈判讨价还价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否则这种谈判就不是平等的谈判,属于敲诈勒索。

中美之所以一直谈不成、谈不拢,一方面归因于技术转让、执行机制、结构转型等核心问题上难有突破,另一方面就和美国的这种“二元对立”思维有关。美国试图在公关宣传上压到中国的气势。但美国不能忽略的一点是,中国和美国一样,也擅长公关,也重视面子问题。

在乎面子绝非中国的特例。任何顾忌面子的国家,都会做出让步,包括美国。特朗普最爱面子。他认定美国过去不被尊重,说明他知道羞耻,也重视面子。他所说的“让美国再伟大”,其实也包括面子。在经济或股市问题上,特朗普“报喜不报忧”的做法也是为了顾及面子。

特朗普对华姿态“特殊”

其实,和那些抱着二元思维的右翼不同,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有时也强调互利共赢。他说过,希望达成的协议对美国有利,对中国也有利。他也希望中国经济表现好。他也说过,只有他和习主席能够解决所有贸易问题,并考虑过邀请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到访佛州庄园举行仪式,高调签署协议,这都是特朗普顾及自己和别人面子的表现。

特朗普不参与谈判,无法真正领会谈判议题的复杂和难度。以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为代表的鹰派则不同,他们希望能够满足右翼诉求,让中国真正感受到痛。从最初的关税规模,到后来的网络安全与汇率、产权保护和技术转让,以及最后的执行机制等问题,他们很多人都希望中国从此一蹶不振。

刘鹤牵头和美国谈判以来,美国对中国的姿态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甚至说后撤(back off)。和他交手过的罗斯(Wilbur Ross)、财长努钦(Steven Mnuchin)态度转温强调达成协议的必要性,纳瓦罗(Peter Navarro)那种想要改变中国经济制度的声音无法带偏贸易谈判,都可以说明这一点。

所以,让步也是相对的、相互的,而非绝对的。中国的让步绝对不等于“美国赢”,而只是出于自身利益考量,让谈判“谈有所成”。美国强调自己赢没问题,因为这也是为了面子和迎合选民,中国也理解这一点。美国强调双赢也没问题,毕竟中国一直强调互利双赢的结果。但如果美国一味追求“美国赢、中国输”或“中国输”的效果,中国绝对不会答应。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