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俄新冷战已亮起2大信号 中战略回击美

韩媒称,中国对美国的战略是协商、对抗、软硬兼施。

韩国《中央日报》10月7日报道,中美两国贸易战激战正酣之际,围绕南海问题、中国干涉美国大选等问题再起,越来越多的分析人士称这是“冷战2.0”。离2019年1月1日中美建交40周年还有三个月的时间,中美两国却越来越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中美俄三国对世界局势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报道称,“冷战2.0”的特征之一就是霸权民族主义的冲突,冷战结束30年后,全球化时代大幕拉起,民族主义抬头,2017年年末,中美俄三国已经开始了“冷战2.0”。真正的冲突始于贸易战。

第二次的冲突就是军事领域,9月30日,中美军舰在南海对峙,两国军舰最近距离为41米。美国专家指出,如果中国的交战守则变为攻击,双方很有可能发生军事冲突。中国的军舰直接受中国国家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习近平的指挥,中国军方此次的做法是在向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传递信号,即中美之间的紧张局势将在其他的方面展开,冲突危险会进一步增加。

而美国也予以了反击,9月23日,9月25日美军战略轰炸机飞抵南海上空参与训练,10月11日,美军还将在台湾海峡举行军事训练。

10月4日,美国副总统彭斯(Mike Pence)10月4日上午在华盛顿智库哈德逊研究所就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发表演讲。对中国的诸多问题表达了不满和批评。从中国介入美国大选到离间联邦政府,彭斯还总结,中国希望美国换一个总统。在此前的联合国大会上,特朗普已经指出中国介入美国大选,当时中国外交部部长予以反击称,“这是没有证据的指责”。

报道称,中国的政治精英已经意识到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战就是“冷战2.0”,中国官方媒体《人民日报》此前刊登的一篇名为《美国挑起贸易战的实质是什么?》就是最好的证据。社论开头指出,当年,面对实力强大、意识形态相异的苏联,美国发动“冷战”,“倾其所有,拿出所有的黄金,全部物质力量”,对苏联进行全方位打压和遏制,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外因。自1894年美国GDP世界第一以来,在美国的“战略词典”里,哪个国家的实力全球第二,哪个国家威胁到美国地位,哪个国家就是美国最重要的对手,美国就一定要遏制这个国家。

有人曾总结,在美国国际交往逻辑里,存在一个“60%定律”:当另一个国家经济规模达到美国的60%,并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甚至有快速赶超美国的可能之时,美国就一定会将其定为对手,要千方百计地遏制住对手的成长。

社论最后指出,美国无法左右中国,更不可能阻止中国的发展。不经风雨,何以见彩虹?我们深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坚信只要全体中华儿女众志成城,任何人都不可能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2018年夏天北戴河会议后提起的“投降论”至此也在中国消失踪迹。

报道强调,中国对美国的战略分为三步,协商、对抗、软硬兼施,在强势应对美国的攻势下,会并行强硬攻势与柔和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依次访问日本、朝鲜、韩国、中国四国,蓬佩奥会见日朝韩三国首脑已经是既定日程,并没有公布是否会与习近平举行会晤的消息,习近平与蓬佩奥的会晤将成为中美关系的一个重要拐点。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