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中国全军大比武,40秒速射百发百中!

全军大比武,一场高手的比拼

郭兴福,说起他那是大名鼎鼎,他一手创立的“郭兴福教学法”享誉全军。当时郭兴福是个副连长,所谓“郭兴福教学法”其实就是步兵技战术的教学训练方法。不过本文不是讲这个事。而是“郭兴福教学法”带来的故事。

▲郭兴福教战士们如何训练

“郭兴福教学法”向全军推广后,1964年解放军进行了一次著名的全军大比武。同年6月15日,由济南军区和北京军区层层选拔出来的训练尖子进行了一次汇报表演,水平之高让人惊叹。特别是射击这一项目,可以说是精彩纷呈 。

当时解放军的班用武器是56式枪族,包括56式冲锋枪、56式半自动步枪、56式班用机枪。56式枪族是1962年起在全军大规模装备的,在当时国际上属于比较先进的,并且在对印自卫反击战中经受了实战的考验,受到参战部队广泛好评。

56式半自动步枪具有射击精好、机构动作可靠等优点,并装有折叠式刺刀,可以进行白刃战,采用10发固定弹仓供弹。本文说的便是它,因为这次大比武最出风头的就是56式半自动步枪。

一、40秒40发全中,留下历史宝贵照片

首先要讲一个人,他叫宋世哲,济南军区某团的作训参谋。在半自动步枪150米胸靶速射表演中,宋世哲40秒内射出40发子弹,命中40块钢靶。

这个表演项目是这样的:设想敌军一个排40人,在距我200米发起冲击,我军仅一名士兵在掩体内进行阻击。要求在1分钟之内,不让敌军冲到我阵地前,就将敌军全歼。一看就知道,这个难度太大了。40秒,中间要装填三次弹夹。优秀的射手每次压弹要用时2到3秒。也就是说40发子弹必须1.3秒左右就射击一发,而且是打40个不同目标,每发都命中,这怎么可能啊。

▲150米40秒速射40发全部命中

而且还是机械瞄准器,放到今天也很困难

宋世哲以前的最好成绩是43发子弹51秒内打完40个钢靶。可1964年6月15日那天,宋世哲有如神助,一枪一个准,最后一计时,40秒,也就是说宋世哲0.8秒就射击一发,全中。这怎么形容啊,想不出形容词啊。就三个字,开挂了。

▲中间还要三次装填弹夹/弹桥

正好那天在现场有一个特殊的人,那就是主席。原来主席之前看到了全军比武情况简报,产生了浓厚兴趣。当得知许多老元帅和将军都观看比武表演后,兴趣更浓了。于是便拿起笔来在简报上批示:“此等好事,能不能让我也看看。”结果主席没白来,真看到了一幕幕精彩绝伦。

当时宋世哲这一下让主席在看台上看得连连鼓掌,而主席唯一一张拿枪的照片,拿的就是宋世哲那把枪。

这也是宋世哲生平最自豪的事。注:虽然绝大部分文章都介绍说是宋世哲40秒40发子弹打掉40个钢靶。不过《军事历史》2012年有一期文章说:宋世哲是57秒42发击落40个钢靶,40秒40发40个钢靶是宋世哲边上的全祥云打的。罗瑞卿走下台拿了宋世哲的枪给主席看。此事我无力考证,哪位读者知道的请告诉我。

二、巾帼不让须眉,女民兵赛场逞英豪

解放军干的漂亮,民兵也不能示弱啊。这次参加汇报表演的共有9个民兵,其中有2个是女民兵。

一个是烟台长山岛海带养殖场副场长刘延凤。

一个是蒙阴县民兵连副连长沈秀爱。你看看这个出枪的动作,多标准。

她们是56式半自动步枪50发子弹100米卧姿有依托2分钟速射。结果2分钟不到时间,射击完毕。刘延凤命中47发,沈秀爱命中49发。厉害吧?

三、强中更有强中手,一山更比一山高

解放军战士表示不服气啊:看看靶纸,弹道分布太广了。老枪都知道,打靶有时未必看环数,有的人可能环数低却有神枪手的潜质。为啥呢?因为弹着点集中啊。

那就来看看解放军战士的。这是北京军区四名战士56式半自动步枪40发子弹100米卧姿有依托1分钟速射。

这是速射啊,看看靶纸,看看弹着点,基本都是十环啊!神啊。

▲40发全部上靶,基本全是十环。

四、打靶不算英雄汉,不服来打酒瓶看

不过民兵又不服气了,打靶算什么,目标太大,有本事打酒瓶。这次刘延凤、沈秀爱加一个男民兵三人上场,100米距离56式半自动步枪打酒瓶。

五、区区酒瓶算什么,打打灯泡试试看

可是解放军战士表示:打酒瓶没有压力。要不试试打灯泡?这个更小。

于是北京军区又派上三名战士,射击灯泡,一枪一个、弹无虚发。

六、双持手枪,同时打掉两个目标

手枪双枪射击,打两个目标。眼睛一瞄,左右开弓,手起枪落,两个靶子同时倒地。这是双枪同时瞄准,实在难以想象。顺便说一句,这是个入伍才三个月的新兵,那时是3月入伍。

七、没有最牛,只有更牛

上世纪80年代,有一部著名的老电影《湘西剿匪记》,上点年纪的人基本都看过。里面有这么一段镜头:片中的匪首瞿二十四化妆成轿夫,结果被解放军识破。瞿二十四见势不妙转身就往山上逃。这时四野的一位独臂团长大喊一声:“别开枪!”只见他不紧不慢,从战士手中拿过一支步枪,用自己仅有的单手持枪,只一枪就把已经跑到半山腰的瞿二十四撂倒。然后团长把枪扔还给战士,喝道:“上山去,绑了!”潇洒之极、帅气之至。影片截图就是下图中右边那个。

也许现在的人会以为这是艺术夸张,又是“神剧”呢。一点都不夸张。老电影可都是良心之作。北京军区表示,这招我们也会。所以接下来又上演了单手射击56半。

▲单手射击56半

单手长枪其实是难度非常高的,因为会变得前重后轻,稳定瞄准很困难。但是现场士兵右手五发五中,再换左手,还是五发五中。这速度,瞄一眼就射。

八、本来没打中,妙手一翻救了场

这次表演枪上还一律上刺刀。顺便说一句,当时56式半自动步枪的刺刀还是剑形、双刃刺刀,两面均开有血槽,为防止反光,其表面镀有乳白色,还不是后来的三棱刺刀。大家都知道枪上有刺刀会影响射击精度。从表演来看,这句话看来对解放军战士不适用。

为啥突然说刺刀了呢?因为接下来的故事和刺刀有关。

接着是民兵3人,祖孙三代,一起出场。爷爷吕其禧、父亲吕志玉、还有14岁孙子的吕永顺,他们来自山东省胶东半岛烟台的崆峒岛,都是渔民。爷爷吕其喜和孙子吕永顺拿的是三八式步枪,父亲吕志玉拿的是俗称“水连珠”的莫辛纳甘步枪。

▲父亲吕志玉使用的是莫辛纳甘

当时前方分别设置100米、150米、200米半身靶各5个。爷孙三个一起上阵,每人7发子弹,各打5个靶子。爷爷年纪最大,打200米。父亲打150米,孙子打100米。三人要一起把15个靶子都打掉。

孙子吕永顺率先射击,首发命中,随着枪声此起彼伏,15个靶子全部被打倒,这下全场再次沸腾起来,一片惊呼,掌声雷动。

▲孙子吕永顺命中目标

这个表演可没有之前的精彩,可为啥全场沸腾了呢?原因是爷爷有一枪没打中,脱靶了。看到这里大家就纳闷了,都脱靶了,那不是出丑了么?那看台上还沸腾啥?还鼓掌?

不是,当时爷爷吕其禧毕竟60多岁了,有一枪脱靶。可在他旁边的吕志玉眼疾手快,马上给予火力支援,一枪帮父亲打掉了靶子。

本来这场表演并不稀奇,可这一枪下来立马出彩。吕志玉本来在打自己靶子呢,这得多快的反应速度啊?这是在电光火石之间补的一枪,真神枪手!这充分展示出一名优秀战士的潜质。打击敌人的同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能够掌握战场情况,还反应神速、枪法如神在场的要是眼神不好,根本看不出来吕志玉给爷爷补了一枪(有资料写不是吕永顺打的,是吕志玉打的)

不过看台上坐的是我军开国将帅,都是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哪个不是行家里手,看到这一幕个个都竖大拇指,掌声雷动。这一枪真是技惊四座、震撼全场啊。

祖孙三代同时上场,打的就是这个配合,打的就是就是这个默契,这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兵民是胜利之本。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