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川普鲁莽且反覆无常 自伤恐重于伤人

当美国总统川普5日发表两篇推文,再度威胁将提高、扩大对中国的关税打击,使美、中双方最终能够友善解决贸易冲突的希望又成泡影。

就理论而言,川普的主张的确有坚实的基础:若美国对更多来自中国的进口产品加征25%关税,美国消费者可以改向其他国家购买比较便宜、不会被课税的产品。中国工厂为了保住在美国的市场,将会降低输美产品价格,并负担部分关税。

举例而言,美国去年9月对进口中国家俱及其他相关消费品加征10%关税。美国进口家俱约半数来自中国,而美国家俱零售商持有的存货通常大约够卖三、四个月。当关税提高时,理性的零售商只要仍有能力与同业竞争,一般都会先提高家俱售价;而且零售商也相信,消费者买一张餐桌大约会用十年,因此对价格变动并不会很在意。

如果美国对进口中国餐桌永久性地加征关税,美国零售业可能转向墨西哥、越南或马来西亚进口;如果中国家俱厂还想保住美国市场,美国零售商就会压迫中国厂商降价。

但问题在于,零售商一年进口约380亿美元的中国家俱,业者不可能在一夜之间改变采购来源,且墨西哥、越南及马来西亚也没有这么庞大的闲置产能来取代中国家俱。

其他多种产业的情况也类似,因为美国约三分之一的进口产品都来自中国。

如果美国家俱零售业者向越南胡志明市家俱厂洽询采购事宜,越南厂商会先考虑是否值得花钱建立新生产线或增雇工人;厂商也会担心川普现在虽表示将加征关税,但下个月可能又会改变主意,结果造成越南厂商的产能过剩。

纽约联邦准备银行3月发表的报告指出,美国加征关税以来,美国消费者平均每月多负担约14亿美元;洛杉矶加州大学去年9月发表的研究也提出类似的影响。

由于川普的推文一向反复无常,因此美、中贸易谈判随时都有可能继续进行,而且川普的作法也可能是一种谈判战术。

然而,川普行动鲁莽,加上他的政策很容易被错误解读,已经产生实际的影响,即中国正在考虑取消本周的高阶谈判。贸易政策随著川普的风向而转变,绝非保障美国经济利益的好办法。

(作者David Fickling是彭博资讯专栏作者/编译任中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