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16日,台湾海巡署执行护渔任务时,遭中国大陆10余艘快艇丢掷酒瓶、石块攻击,并冲撞台湾官方船艇。与此同时,台湾海巡人员表示:“从未看过中国大陆船只像这样10几艘集结、主动式的攻击”。坦白说,两岸渔业零星冲突长期存在,只不过在今日两岸关系胶着之际,大陆渔船竟“主动”的攻击,显见在官方不睦的情况下,似已造成“民心思变”。
台湾海巡队遭到10多艘大陆快艇丢掷石块及空酒瓶攻击,场面相当惊险。(台湾海巡署供图)
综合台媒报道,台海巡署舰艇协同金门县政府水试所“金门号”等3艘护渔船艇,在金门外海海域进行驱离陆船及清除非法布网行动时,被原在台湾水域外的10余艘大陆快艇集体闯入并包围台巡防艇与金门号,丢掷石块、酒瓶攻击,2艘巡防艇为保护金门号工作人员,与10余艘大陆快艇发生近距离缠斗,在缠斗过程中台海巡署舰艇遭陆艇围攻并撞毁2部舷外机,失去主要动力。
随着全球海洋渔业资源持续衰退,海洋鱼场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尤其,中国大陆经济日益增长,任何“食用”需求跟着扩大,海鲜食品更不例外。而这般市场供需,间接导致大陆近海渔获量供不应求,大陆渔民便开始“跨界”求渔,频频使用类似“滚轮式拖网”等非法方式大量捕捞。
具有指标的“滚轮式拖网”,就是将直径数十公分、长十几公尺的滚轮系上鱼网,一并沉入海底拖行,所经之处生物惨遭“辗爆”,内部再加装220伏特的电线放电,不管鱼卵或幼小水产动物“无一幸免”,自然也引起紧邻中国大陆的日、韩、台渔农的反弹,导致双边冲突的新闻讯息层出不穷。
有鉴于中国大陆渔民过度捕捞,以及与邻近地区渔民冲突问题,中共早在2017年12月9日,由渔业渔政管理局副局长韩旭发表:为管理和控制渔业、不让渔业破坏海洋生态——北京可以在这两方面为世界提供一个“中国方案”。
该方案强调,到了2020年,北京会将中国大陆整体的捕捞能力降低15%,其中渔船数量减少2万艘、渔船马力削减150万千瓦;减少309万吨捕捞产量,将捕捞总量控制在1000万吨以下;对非法、未报告、不受规范的捕捞行为(Illegal, Unreported, Unregulated,简称IUU)采取“零容忍”态度。
根据中共《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中国大陆年度捕捞水产品的产量已降至1,400万吨,相比前(2018)年下降5.0%。换言之,即便中国大陆捕捞水品产量居高不下,但欣慰的是,大陆确实有继续进行“中国方案”。不过,中国大陆沿海岸相当绵长,尤其与金门、马袓的距离只有数千公尺,纵深不足导致大陆渔船越界情事不断发生,而今日在台海所发生的“石块酒瓶齐飞”,更暗示目前两岸民间关系的警讯。
台湾海峡时常有大陆船只进行非法捕捞、盗采海沙,不仅破坏生态,对于台湾或是大陆沿海的水文保护,相当不利。图为台海巡署舰艇与大陆船只进行对抗。(台湾海巡署供图)
根据台海巡队的说法:“从未见过中国大陆渔船主动式的围攻”。其实,就某一方面来说,民进党政府上任后的陆续作为,早就可预见两岸关系不会如同马英九时代融洽。但经历了2018年、2020年选举,以及近期新冠肺炎引起的两岸争端,已让大陆社会产生极大反弹。原以为社会舆论会回归“纸上谈兵”,但此次大陆渔民的“主动攻击”,可见大陆社会有些“民心思变”。
更进一步来说,中国大陆沿海如此绵延,在中共条条块块的行政官僚体制之下,许多研究数据仍显示大陆渔民社群管制有待加强。然而,两岸有关渔业的冲突本就存在,且是进行式,如今发生“大陆渔船主动攻击”事件,不只反映两岸关系目前的状态,同时也说明了两岸之间“制度性”的重要,就像此前马英九时代为防止两岸渔业冲突加剧,因而提出“两岸渔业协议”需求以安定台海渔业与秩序,即便大陆官方以“疆界、海域这些敏感话题”婉拒,但两岸关系的融洽似乎也能补足治理上的真空。
遗憾的是,如今两岸官方关系陷入胶着,民间关系更因“群魔乱舞”的舆情导致恶脸相向,除了让“两岸渔业协议”沦为无稽之谈,今日所及的摩擦冲突,在将来更难以避免,但怕的是,万一擦枪走火,对两岸都不是好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