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与美国矛盾难以化解,日本仍从3个方面配合华盛顿遏制大国?

  在520这一天,当然要向钓鱼岛说一声“我爱你”。光说还不行,得有行动。由4艘海警船组成的编队进入钓鱼岛领海内巡航,这也是今年以来的第14次。日方除了继续监视,并不敢有所动作。



  这实际上是日本自找的。5月19日,美军一艘驱逐舰以所谓的“自由航行”为理由,闯入12海里。也是在5月19日,日本与美国、法国和澳大利亚军队在印尼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举行联合军演,海上自卫队派出了“出云号”准航母,法国则派出了“戴高乐”航母。值得注意的是,“出云号”从4月离开日本,一直在争议海域及其周边活动,舰上还载有以“夺回离岛”为主要任务的水陆机动团队员。目的无非是牵制某大国的海洋活动。


  除了惯于在军事上跟随美国挑衅,日本在科技与经济方面的小动作一直没少过。日媒5月20日报道称,东京方面正在研究美国计划颁布的“禁止出口产品清单”(包括量子计算、生物科技等14项技术),考虑从2020年开始禁止向外国出口包括AI(人工智能)、机器人等在内的高科技产品。日媒特意强调不会针对特定国家,犹如此地无银三百两。在原来限制部分原材料和零部件出口之外,日方把安保当成借口的做法与美国毫无二致。


  2018年11月,白宫提议将AI与机器人技术列入“出口管制清单”,而且仅仅在AI领域就细化到遗传编程、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这一层次,明显是针对某个大国所公开的2030年计划。美国前国务卿克里就曾质疑某大国发展AI技术的目的。


  同一天,日媒还宣扬“日企正减少在华投资和经济活动”。根据日方机构所做的调查,在华日企中仅有28%有意愿在未来3年之内扩大产能,与2018年同期的41%相比下降不少。准备减产的却增加了10%。很多日企纷纷减少对华投资,近70%的在华日企表示有计划将部分产能转移到东南亚。5月16日,日媒曾报道主要向美国出口复印机的理光计划在夏季将生产线全面转移到泰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日媒持续关注在华日企加速调整供应链的消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代表了东京的意愿。



  以上3件事证明,无论是军事领域还是经贸与科技领域,日本并未因为近期两国关系的转暖而进行实际的改善,其立场与之前相比甚至更加保守,并且追随美国从这三个方面对大国进行遏制。


  白宫拉拢日本、印度、澳大利亚等国构筑包围圈并非什么秘密。不应认为“美日同盟”存在被削弱的可能,因为这只是日本所释放的诱饵。2018年11月,日本新潟县(与发生核事故的福岛相邻)所产大米的对华出口限制被首先解除,日方认为这是两国关系转暖的一个信号。着眼于对美关系,日本似乎是一个可以争取的对象。而东京方面则谋求解除核灾10县的所有食品与饲料的对华出口限制。


  问题在于,即使满足这一条件,日本就能给予相应的回报吗?作为一个没有完整主权的国家爱,日本其实一直被握在美国的手掌心。


  认清了这一点,接下来的事情就比较好解释了。2019年4月,WTO认可韩国禁止进口福岛核灾食品,日本实际上败诉。这个现实打击了安倍内阁,因为安倍一直将促使别国放宽进口福岛及周边食品当成一个大战略,结果却遭遇挫败。东京方面转而要求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率先解禁,而交换条件是日本须加入“带路倡议”。最终双方都表示会慎重考虑对方的建议,实际上就是没谈拢。更何况在两国的经济对话里,日方仍然坚持“不采购在安保方面存在风险的设备,但不针对特定企业”,可实际上已经在5G领域排除了HUAWEI等中企参与的可能。



  对日本,不能有过高的期待,也不能存在什么幻想。日本尽管与美国因为经贸问题而无法达成协议,汽车关税与农产品问题也成为美日关系的绊脚石,但这都属于西方的“内部矛盾”。纵然与美国的矛盾暂时无法化解,纵然安倍无法与访日的特朗普发表联合声明,但日本欺软怕硬的投机本性不会变。


  在这场“经贸遭遇战”和“科技冷战”里,日本毋庸置疑还是属于美国阵营。改善对日关系是必要的,但不能因此而寄托什么希望。走到这一步,其实能够依靠的只有全国人民的意志与决心。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