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水师重建,为何抛弃德国7000吨铁甲舰,采购英国4500吨巡洋舰

文章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为中国第一代国产驱逐舰,这些“老兵”虽然在性能方面有着诸多不足,但是051“旅大”级驱逐舰的服役,可以说改变了中国海军大中型舰艇只能依靠向外国购的历史。虽然,在上世纪1990年代,中国还是从俄罗斯采购了4艘“现代”级驱逐舰,但是这四艘战舰更像一次技术扶贫,与以往的不买外国战舰就无船可用的状况来说,可谓是大相径庭。对于,结束对外采购军舰的历史,一方面避免了外国厂商的讹诈和卡脖子,另一方面还节省了大量资金。


比如,中国采购“现代”级驱逐舰之时,其两艘就付出了10亿美元,而当时中国的军费也不过100亿美元左右,可以说一次采购就花去了将近1/10的军费。在“现代”级之前,人民海军还从苏联采购了四艘驱逐舰,而这四艘被誉为“四大金刚”的驱逐舰,所花费的资金更多,据说每艘战舰的费用相当于17吨黄金(也有说法是4艘战舰的总费用,相当于17吨黄金)。当然,这些买来的战舰绝对是物超所值。毕竟,上世纪50年代买来的“四大金刚”巡弋中国海疆近40年,为保卫中国的海防线立下赫赫战功。而四艘“现代”级更是让中国在大口径舰炮,中程防空导弹,超音速反舰导弹等舰载武器方面获得实物以及相关技术,为日后中国海军的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此看来,这些花费是值得的。毕竟,当时的情况是战舰属于卖方市场,而中国又极缺战舰加强海军。

不过,此时中国好歹已经有了一定的造舰能力,虽然战舰是卖方市场,但是也有一定的议价权。但是在1949年之前,中国想要从外国军舰,几乎只能依靠“高价”!


公元1875年,清廷决定大建海防。只不过,李鸿章独享了数年南北两洋海军400万两建设经费,却只能买来几艘所谓的“蚊炮船”之后,终于在内外部的压力下开始采购真正的巨舰。李鸿章在1880年3月31日奏准购买两艘铁甲舰。之后派人考察德国参观伏尔铿造船厂及其制造的“萨克森”级铁甲舰,以及英国阿姆斯特朗造船厂制造的“英弗莱息白”号铁甲舰。最终,李鸿章决定将建造合同与德国人签署。因为此时的德国刚刚刚统一不久,不仅需要大量资金,同时也需要有金主买单,让他们在军舰设计制造方面可以尽情试验。最终,两艘排水量7335吨的“定远”和“镇远”交付给了北洋海军,成为整个东北亚地区名噪一时的“巨舰”。但是,清廷为这两艘战舰也花费了巨额的款项(含造舰费用、武器、人员差旅费等各项杂费)约为3399240两白银。


1880年之时,还是陆权国家的德国,在建造“定远”和“镇远”时,是给了清廷一个极为优惠的价格。在此之后,中国在采购军舰的路上钱是越花越多。1895年,北洋海军全军覆灭,为了重新建立海军,清廷再次踏上了欧洲,准备在德国和英国之间采购战舰。最初,清廷看上的是两艘德国制造的7000吨级的铁甲舰,结果德国人对这两艘战舰狮子大开口要价48万英镑折合白银350万两,如果再加上武器弹药费和运输费保险费等各项杂费,成本又要上涨百万英镑左右,所以造价将达到600万-700万两。刚刚在签署马关条约赔偿了2.3亿两白银的清廷,实在无力负担如此庞大的购舰费用。于是不得不退而求其次,从英国采购了2艘“海天”级穹甲巡洋舰。


“海天”级穹甲巡洋舰,其实更像是当年“吉野”号的升级改进版。该船标准排水量为4300吨,满载排水量达到了4500吨,与“吉野”的4100吨不想上下。所不同的是,在主机的选择,武器的配备上有了变化。但是,价格也有一定的上涨,两艘巡洋舰的造价为62万英镑约220万两白银,而“吉野”号为30万英镑100万两白银,价格上涨了约10%。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其他战舰方面。1883年,清廷从德国采购了“经远”与“来远”两舰,建造费用加上其他杂费共花费了白银1739761两银。而1896年清廷向德国订购的“海容”、“海筹”和“海琛”号巡洋舰,同样可以说是“经远”的升级版,但是花费的已经高达60万英镑约200万两白银,而且这同样仅仅只是造价而没有计算其他费用。只是,比“吉野”、“经远”出现的时代,穹甲巡洋舰早已成为“落后”战舰,而各国竞相发展的是铁甲舰。所以,这类战舰更像是廉价货,价格上涨不大。但是,再也没有任何船厂给予清廷优惠政策了。


“海天”级巡洋舰之后,中国再次采购军舰已经到了1931年。所谓国民政府勒紧裤腰带,花费了432万法币从日本采购一艘2500吨的“巡洋舰”——“宁海”号。彼时,法币还没贬值的不如废止,432万法币约为126万美元。如此价格,与二战时造一艘驱逐舰都要500万-1000万美元相比,价格并不高。但要考虑到,1931年世界经济刚刚经历了大萧条,126万美元绝对是一笔不菲的巨款。更何况,此时的中国与日本已处于剑拔弩张的境地,反而为日本送去一笔巨款。这样的采购,真的让人无法理解。

往日不可追,从清廷采购“定远”到新中国采购“现代”,时间相差了110余年。在这110余年里,中国不仅走向了独立,而且随着中国军工技术和军事科技的发展,中国已经开始从一个大国向强国的道路上迈进!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