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杀死女儿男同学 7个节点能防惨案 都被漠视

日前,上饶市第五小学三年级(1)班的早读课上,发生了一件令人痛心的命案。一位个子低矮,中等身材的中年男人王某建冲进教室,他拿着刀,向着该班一位名叫刘帅的同学,连捅了13刀。

最后,刘帅同学因救治无效死亡。而行凶的男人,正是死者同班同学何琛的父亲。

一个十岁的小男孩儿,正值青春年少,却这样痛苦地离开了这个世界。我们在痛惜生命的同时,也应该深深地反思。难道这场悲剧真的不可避免吗,小孩子之间的摩擦,又不是什么深仇大恨,是什么造成了这场悲剧的发生?

通过新闻报道,我们可以梳理出嫌疑人王某建的七个行动节点。如果我们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好,那么,每一个环节,就有可能避免悲剧发生。

节点一:口头威慑

嫌疑人在得知女儿何琛经常被同桌刘帅欺负后,第一次在校门口警告刘帅不要再欺负何琛。

节点二:武力威慑

第一次口头警告无果,嫌疑人便找到刘帅掐住了他的脖子,再次警告不要欺负何琛。

节点三:想找男孩儿父母沟通,却没有对方地址

王某建在班级家长微信群里说,自己的女儿经常被刘帅欺负,自己也曾多次劝说刘帅父母但却没有效果。由于不知道他们的家庭地址,所以只能在校门口等待与男孩父母见面。

节点四:微信群最后公开通牒,并拒绝男孩父亲私聊

案发前一天,也就是5月9日下午。王某见在班级家长微信群里表示,自己的女儿依旧经常被刘帅打骂。希望刘帅父母做出一些表示,否则,自己便会做一个不讲道理的人,天天在校门口堵刘帅。刘帅的父母看到群里消息后,第一时间回复了嫌疑人并且希望能够添加微信进行沟通。但是王某建却拒绝与男孩儿父亲私聊。

节点五:带女儿在校门口等男孩父母谈判

案发当天早晨,王某建带着女儿在校门口等待男孩父母的出现。但是刘帅的父母将刘帅送进学校之后便离开了。王某建最终也没有等到男孩父母出现。

节点六:送女儿回家,取刀

据何琛的母亲说,王某建脾气非常臭。此时没有等到男孩儿父母的王某建,已经把女儿送回了家。怒气让他失去理智,取了刀的王某建再次来到学校。

节点七:找班主任沟通被激怒

王某建来到学校之后先上楼,进了班主任汪晓荣所在的办公室。经过一番谈话,王某建被激怒,从办公室里出来后直接冲到了教室。

以上每一个节点,都可能成为预防这场惨案发生的关键,但是却都被漠视。

我们试想:如果王某建在口头威慑刘帅后,双方父母能够及时进行沟通;如果被欺负的小女孩能够及时向老师反映,将座位与刘帅调开;如果刘帅同学能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王某建不那么冲动,如果老师能及时发现同学们的异常举动,并进行劝导,大家就不会在事情发生后追悔莫及。

正如网友所说,正常的诉求得不到满足,人被逼急了,很容易走极端,防微杜渐,真的不能只是说说而已!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